余錦云
摘 要:在小學低段語文的教學中,將拼音、識字和語言訓練進行有效整合在學生語文思維和能力的提高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三者相互融合,實現(xiàn)共同的提高和發(fā)展。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融入識字和語言訓練的教學、在語言訓練中融入拼音教學、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融入識字教學是在小學低段開展拼音、識字與語言訓練有效整合的三個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拼音;識字;語言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34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學生能夠連貫地運用語言和文字,并且要完成道德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等。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必須將語言文字的訓練融入到小學低段的教學過程中。拼音和識字是進行語言訓練的基礎,將拼音、識字和語言訓練相互融合有利于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一、 相關概念的理解
(一) 整合
利用一定的方式將分散凌亂的東西聯(lián)系、組織起來,通過整合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整合的核心和本質在于將散亂的東西連接起來形成有價值的整體。
(二) 語言訓練
以學生為主體,將語言的感悟、觸動等作為一種手段和途徑,實現(xiàn)語言深加工的目的。它的優(yōu)勢是非常突出的,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和語言感知的能力,同時,在思維方式的形成和情感豐富等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 識字方法與語言訓練整合
對漢字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決定著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效果,這兩者之間緊密相連,識字方法和語言訓練的整合對于這兩者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兩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
(四) 語言
可以說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它的作用是社會生活中的交際,而且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
二、 將識字和語言訓練融入到拼音學習中
在給漢字注音、普通話學習等方面,都涉及拼音的使用,與語文的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同時,拼音和識字、閱讀、口語等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將識字和語言訓練融入到拼音學習中可以充分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并且在低段的語文學習中,打好基礎是十分重要的。
根據(jù)低年級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將漢語拼音和識字兒歌結合起來,在進行拼音的學習時,對兒歌中的字進行認識。這樣的方式可以將拼音和識字緊密結合起來,讓拼音充分發(fā)揮在識字中的作用,提高識字的效率。同時,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游戲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fā)他們對拼音和識字的興趣,從而積極地投入到拼音和識字的教學中,提高學習的效率。在這個時期進行語言訓練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兒歌學習中所用到的圖、詞等對于語言訓練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 將拼音教學融入到語言訓練中
口語表達和文字表達是語言訓練中的兩項內容,將用漢字組織成的話通過語音發(fā)出來傳情達意,讓其他人聽明白其中的含義。口語表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這在語文的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同時,口語表達對表達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發(fā)音要準確,那么,將拼音教學融入其中就十分重要了。對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可先用拼音來代替,讓學生從中找到規(guī)律。
在拼音學會之后,將拼音教學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同時還可以將拼音教學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這對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比如,在學習二聲yɑng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拼音和我們生活中的“羊”結合起來認識。根據(jù)生活實際,利用發(fā)散性思維進行思考,學生可以說說羊的生活習性等等內容。只一個音節(jié),就可以支撐起多項語言訓練,同時,將認識事物和拼音學習相互融合,對于語文的教學是非常有利的。
在拼音學習中,如果不進行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只靠死記硬背,這樣學習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并且拼音在實質上是沒有意義的,不通過一定的聯(lián)系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是不能達到學習目標的。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的拼音進行組詞、造句,這對于拼音的記憶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將拼音教學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一個語言的氛圍中,認識到了學習拼音的重要性。
四、 將識字教學融入到語言文字訓練中
漢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將漢語記錄下來,將音、形、義等結合起來。只有在對這三方面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對一個字進行充分的認知,對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缺少認識,都不能全面掌握這個字。對于字義的理解和掌握要比字音、字形難度高,尤其是不止一個字義而且字音相同的字。隨著語言環(huán)境的改變,字詞的意思也會改變,如果發(fā)音出現(xiàn)偏差,那么字詞的意思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準確掌握字詞的發(fā)音,讓他們知道字詞所使用的范圍和意思,在什么情況下讀什么音,這對于學生理解字詞的意思是非常有幫助的。將字放到詞、句等具體的語境中學習,有利于理解,語言訓練的過程也是對字進行理解的過程。
訓練是語言文字學習中最重要方法,只有通過不斷的訓練才能實現(xiàn)對文字的理解、認知、運用等。語言訓練的實施通常是以課堂環(huán)境為主,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實現(xiàn)的,比如,朗讀、默讀等等。閱讀是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對閱讀材料中的字、詞等做到準確理解和把握是進行閱讀的基礎和前提,這樣才能進一步實現(xiàn)對于句子、篇章的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肯定會遇見不認識、不懂的字,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充分運用字典進行查找,要查找的內容包括正確的讀音、字形、在特定環(huán)境中字義是什么,通過對這些內容的了解,學生就可以順利地進行閱讀。學生對于字的充分理解和認知也就意味著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識字。不過,識字的過程不只有對于字的認知,還包括對詞的認知。
可以通過編故事的形式將識字融入語言訓練中,比如,可以通過編故事的形式達到這樣的目的。在教材中有一篇課文是《輕輕地》,為這篇課文配上了一幅畫,畫的內容是一匹馬的身上馱著一袋大米,米漏了出來,有一只兔子將這個狀況告訴了這匹馬。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這幅畫來對“大米” “馬”等字進行認識,讓學生看圖說話,進行語言訓練。
五、結語
將識字和語言訓練的教學融入到漢語拼音的學習中,將拼音和識字融入到語言訓練中,很多時候,只要將其中的兩者進行融合也可以達到目的。這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將拼音、識字和語言訓練相整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為將來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呂丹,陳立雄.八榮八恥是靈魂快樂快效為核心——論呂俊華《雙快識字》[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10(16).
[2] 劉曉峰.淺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J].學周刊, 2015(15):105.
[3] 黨小玲.試論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原則與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0(36):64.
[ 責任編輯 張敬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