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珊
(河北傳媒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1430)
多媒體輔助下的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視聽說交互式教學研究
張 珊
(河北傳媒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1430)
當今,許多藝術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陷入了困境,尤其是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而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交互式教學理論開辟了新的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分析研究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現(xiàn)狀以及交互式教學實現(xiàn)形式來探討該模式在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構建和應用,以供參考.
多媒體教學;藝術類院校;交互式教學;視聽說教學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隨著應用型大學轉型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藝術類院校的大學英語是視聽說教學一直處在教學的邊緣,也就是俗稱的“啞巴教學”.而多媒體的交互式教學為藝術類院校英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打破了視、聽、說分離的教學模式,改進了教與學和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把文字、圖形、聲音等通過計算機進行編輯和儲存的加工處理的一種數(shù)字化技術.傳統(tǒng)的聽說課堂往往是一種單項的教學活動,學生只是在被動地獲取信息,沒有任何的“交互”環(huán)節(jié).而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視聽說教學就是把文字、聲音、圖像等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動與靜、圖與文有效地做到眼、耳、口三位一體.MaryFinocchiaro和ChristopherBrunmfit等理論學家認為,語言本身的學習目的就是要進行有效地交流.因此英語學習就是要鼓勵學生注重交流學習,逐步培養(yǎng)交際能力.教師的責任就是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只有在“交互”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會通過讀、聽、看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利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語言交流,增強語言應用能力.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改革和變遷,形成了一些提高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理念,但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仍舊難以擺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過多的注重語法和寫作教學,學生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導致了學生至今仍是“啞巴英語”.而在藝術類院校這種現(xiàn)狀更為嚴峻,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英語基礎薄弱.我國高等藝術院校招生都以專業(yè)課成績?yōu)榭己藰藴?,文化課要求不高,因此學生的英語水平都普遍偏差.而視聽說教學過程包括詞匯獲得、解析記憶和認知三個階段,但藝術類學生缺少詞匯和語法知識,這成為了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最大障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和聽力水平.
其次,學生學習動機較薄弱.在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一直被認為是一門“邊緣”學科,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極少一部分學生抱有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和出國留學的愿望,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專業(yè)課上,他們往往抱有英語只要不掛科的心態(tài),加上傳統(tǒng)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課堂,學生逐漸缺少了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教學方法不當.目前,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仍保持“播放聽力材料——做練習——核對答案——再播放材料”這樣的固定模式.在播放一遍之后做題,教師再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聽力原文文本,講解生詞、分析長難句來幫助學生理解原文內(nèi)容,再播放材料,這樣的方法確實能夠提高學生的聽力,但方法還是過于枯燥乏味.教師是教學主體,控制整個課堂;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信息,學習缺少了主動性,也扼殺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其次,課堂教學過度強調(diào)結果.雖然教師也認識到了視聽說教學的重要性,但為了完成教學進度,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更強調(diào)結果,忽略了引導學生對聽力技巧的掌握,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和英語水平差異.殊不知知識的學習不僅在于多,更在于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偶爾也會播放一些英文電影片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是機械地播放一遍,學生往往只關注中文字幕,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也毫無作用.
首先,大班授課制.大學英語作為公共必修課在藝術類高校長期處于較為邊緣的地位,不少院校為了減少英語課程,采用了大班教學.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給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增加了難度.在大班教學中,教師雖付出精力來組織課堂活動,尤其是口語訓練,由于授課時間有限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無法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和師生互動性.這也就違背了視聽說課堂尤其重要的“說”這一能力的體現(xiàn).比如,教師設計一些鍛煉學生口語的教學活動,比如分組角色扮演或是就某一主題制作PPT在課堂上進行演示,但由于課堂時間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會得到口語表達和訓練的機會.在授課過程中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這就是在聽“天書”,根本不知所云,課堂都會出現(xiàn)一大批睡覺、玩手機的學生;只有極個別的學生表現(xiàn)出一定的興趣,教師似乎只在給這些個別的學生授課.教師機械地講,學生被動地聽,彼此相互折磨和痛苦.這樣的教學模式忽略了交互式學習的教學理念,視聽說課堂變成了單純地聽力課堂,或者學生觀看影片的娛樂課,而且學生也會抱有反正我也不會,老師也不會對我提問這樣的僥幸心理,忽視了自我提升能力的訓練,也達不到提高聽說能力的目標.
其次,聽力教材的局限性.在選擇教材上,一旦選擇了某套教材,短時間內(nèi)是不會更換的.一是因為對于教材熟悉之后,在今后的教學中會減少備新課的壓力.二是因為一些教師由于其他課程和科研壓力,也不愿意輕易地更換聽力教材.以《應用型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為例,這套教材分為好幾個板塊:其中有兩個板塊是關于英文歌曲和電影影視配音的,但是歌曲和電影片段內(nèi)容陳舊,缺乏時代感,這完全不符合當代藝術類大學生追求新鮮事物的特點,學生也不會對聽力材料產(chǎn)生絲毫興趣.因此,教師會通過網(wǎng)絡搜集當下流行的英文歌曲視頻來進行課前播放,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學唱英文歌來提高學生聽力.通過多媒體視頻和音頻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對提高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從實質(zhì)上得到提升.
由于多媒體的介入,大學英語課堂上的“視”“聽”“說”的教學模式得以建立,也形成了教師、學生和機器之間的三角交互關系.交互式的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自學和相互交流,而交換的方式主要有師生交互,生生交互和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指的是學生與多媒體設備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在“視”和“說”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跟讀、分組角色扮演和觀看影片等過程中,學生實現(xiàn)了與多媒體設備的直接交流,突然了學生主體性,教師角色得以弱化.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單調(diào)乏味,加之一些客觀因素,比如大班教學,在進行語音跟讀訓練時,教室后面的學生聽不到教師講話,就失去了跟讀的興趣.同時由于學生掌握的單詞量較少,缺乏基本語法知識和英語學習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在人機交互新的模式下,客觀條件得到了改進,在視頻、圖像等效果的吸引下,學生接觸了原汁原味的英語,又調(diào)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得他們更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另外,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大多數(shù)藝術類學生思維活躍,表現(xiàn)欲強,追求時尚,在材料選擇上,要選擇時尚的話題、歌曲或?qū)W生比較感興趣和熟悉的原聲電影片段,不帶中文字幕;學生在聽完有趣的對話和電影片段之后進行角色扮演或分組進行電影配音.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欲和興趣,在模仿過程中學生也能提高語音和語感能力.
生生交互指的是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矯正的共同發(fā)展過程.生生交互的教學模式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提高聽說能力的機會,使得學生更加輕松愉快地學習,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由于視聽說課堂時間有限,真正能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就是課上和課下的互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就某個話題進行PPT制作、自編自演劇本、演講比賽、原生電影配音等都是生生交互模式的表現(xiàn)手段.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只充當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只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與引導.
師生交互指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參與的教學過程.雖然多媒體課堂實現(xiàn)了學生與多媒體設備之間的互動,但課堂的互動主體仍是教師與學生.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組織小組討論、朗讀等教學活動中,對于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與一定指導,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但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授課也是一味按著PPT宣讀,根本不理會學生是否理解與接受,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專業(yè)和個性特點,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其為我們的教學服務,把教和學發(fā)揮到最優(yōu)化,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師生交互教學.
同時,教師設置教學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英語水平.如果單詞太難或提出的問題太難以至于學生無法理解或回答,不僅學生感到尷尬受挫,也達不到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的目的.因此設置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設置的問題要符合學生水平,讓每個被提問到的學生都有話可說,而不是聽到無數(shù)個“sorry”.同時師生之間交流也能很好地反饋教學效果,如視聽說課堂中聽力材料播放次數(shù)、語言點講解以及播放過程中暫停的時機等.根據(jù)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內(nèi)容和存在困惑,對教學節(jié)奏和難度進行及時調(diào)整.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運用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增加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置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以視促聽,以說帶聽,強調(diào)了視、聽、說三者之間的有效結合,極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切實培養(yǎng)學生實際語言交際能力,提高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的質(zhì)量,不斷推進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
〔1〕Brown,H.Douglas.Teachingby Principle: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uage Pedagogy[M].Prentice HallR egents,1994.
〔2〕Harmer J.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River W M.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交互英語教學新模式[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甘美.試論交互式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J].Sino-U S English Teaching,2006(3).
〔6〕馬玉萍.多媒體與網(wǎng)路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多態(tài)教學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6).
〔7〕王華蘭.藝術院校大學英語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解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5).
〔8〕郭淑麗,于劍峰.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1).
H319.3;G642
A
1673-260X(2017)10-0188-03
2017-08-06
2017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 《網(wǎng)絡多媒體交互下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其應用》(2017030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