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然
【摘要】由于高中生學業(yè)負擔重,課外書籍的閱讀常常和教材脫節(jié),對文章的理解不到位。在教學中,通過觀賞經(jīng)典電影,來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這符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語文電影教學中,本文提出要在“正確的導讀、嚴謹?shù)恼鐒e、觀后的反思和延伸的關聯(lián)”四個方面下工夫,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 名著 電影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49-01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對文章的時代背景、文學流派等知識了解不足。雖然有的學校通過研究性學習方式,以課前導學方式解決了一部分這種現(xiàn)象,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閱讀量過低的現(xiàn)狀。而對于高中語文課程來說,閱讀教學非常重要。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更多元化,對知識的渴求更急迫,尤其是在信息時代,海量信息的篩選能力也直接影響到高中生的閱讀水平。
語文教育是人文教育,是母語教育,但長期缺乏閱讀,我們的語文教學真的會變成工具教學,甚至只是高考的識字工具。我們需要加強學生對經(jīng)典文學名著的閱讀,使之成為學生的精神養(yǎng)料,這也是符合高中語文課課程標準里提出的“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 美國哈佛大學英語系兼比較文學系主任詹姆斯·安格爾稱:經(jīng)過時間檢驗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可以拓展一個人的靈魂,并給他帶來終生的審美愉悅。但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受高考“指揮棒”的制約,教師平時在課外不敢給學生布置過多的閱讀,否則學生無法完成各科作業(yè);而缺乏閱讀的學生又無法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涵。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里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明確電影這種藝術形式也應該是學生課外學習的資源,這就解決了困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量難以達標的問題。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學情,開始嘗試把名著電影引進課堂,讓學生通過電影這種“快餐文化”了解經(jīng)典名著,拓展學生語文視野,加強語文感知,收到良好的效果。
單純的看電影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因此要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把電影當成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
首先要有導讀。將電影引入語文教學,必須要有教師的正確導讀,這其中包括對原著意義的解釋,對作品時代性的理解,對電影與原著區(qū)別的講解等方面。在欣賞電影前,要求學生課外做一定的功課,先查找相關的背景資料,對深刻理解電影和原著都有幫助。每次電影教學,我都會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匯報他們查閱的影片背景、主要人物特點,同時我提示學生在觀看時要注意哪些重點方面。有時我甚至事先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這樣更能抓住文章的重點和難點。比如我在和學生一起欣賞電影《祝?!窌r,就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必修3中《祝?!吩?,查閱辛亥革命時期中國農(nóng)村的真實面貌,理解魯鎮(zhèn)的人們對祥林嫂命運的態(tài)度根源,正確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
其次要有甄別。電影與原著之間是有區(qū)別的,電影改編有三種類型,一是移植,即忠實于原著的電影;二是詮釋,導演用名著詮釋一種理念,但表現(xiàn)形式與原著可能不同;三是仿寫,利用原著的人脈重新構建故事。這三類里,我一般只選擇移植名著的電影提供給學生,因為我們觀賞電影的目的是通過電影感知原著,要盡量觀賞那些忠實于原著的電影,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比如必修4里的莎士比亞經(jīng)典名劇《哈姆萊特》就有四十多個版本,最新的由邁克爾·阿梅雷達導演的現(xiàn)代版本對原著的忠實程度就不如勞倫斯·奧利維爾1948年黑白版,因此我在課堂上給學生介紹時,要講清電影的改編性,強調(diào)要通過電影接觸原著。說到底,語文課堂中的電影觀賞,還是為了提高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文本閱讀的能力。
第三要有反思。電影語文教學中,我們不能單純?yōu)榭措娪岸措娪埃寣W生通過欣賞電影提高對原著的深刻領會能力,提高學生分析文章主題能力,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所以每次組織電影教學,學生都要在課后撰寫觀后感,要用自己的話結合時代背景對人物性格或某一事件進行分析,抒發(fā)見解,從而加強對名著的理解。經(jīng)過一年多的試驗,學生的寫作水平明顯提高,他們對名著中的各種描寫手法有了直觀的認識,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運用較為熟悉,在自己的寫作中受益匪淺。
第四要有關聯(lián)。在語文電影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不要局限于電影本身,要從電影里拓展出來,要關聯(lián)到電影藝術涉及到社會和文化諸多方面,社會內(nèi)容涉及政治制度、經(jīng)濟制度、教育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家庭婚姻等方面;文化內(nèi)容包括宗教、民族特性、文化區(qū)域、價值觀念、大眾媒體和民俗節(jié)日等。欣賞一部電影,就是了解一次社會文化的機會,就是強化對經(jīng)典名著的深刻理解機會。比如在欣賞《邊城》時,要了解湘西的社會基礎,了解湘西文化中的精萃,更要了解那種詩意牧歌式的語言之所以在湘西這個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原因。學生通過對《邊城》的欣賞,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原作優(yōu)美筆觸的描寫手法的理解,明白了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感受到那富于詩情畫意的鄉(xiāng)村風俗畫幅和充滿牧歌情調(diào)和地方色彩。
語文電影教學是一種嘗試,它對提高學生語言能力,親近名著,加深閱讀理解,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觀賞影片,從而激發(fā)閱讀原著興趣,對提高語文教學水平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