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戀
摘要:課堂是學習培養(yǎng)語用能力的主陣地,本文結合一堂高中英語聽說課的課例,從教學目標,活動設計等反思課堂活動,提高學生語用能力。
關鍵詞:聽力教學;語境;語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2-0090-01
1.引言
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總目標,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這個基礎包括持續(xù)的學習動機,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中課程根據(jù)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fā)展需求,在進一步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著重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Jordan指出,學習就是親自去做。在課堂上,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建議和指導,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創(chuàng)造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以下是筆者對北師大版教材Unit23 L2 Conflict Resolution這一課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2.教學過程
Step I. Revision——Complete the following text.
accuse …of; talk … over; go off with; make a scene; put up with; stand up for
Jim, Mary's younger brother, is always ______ Mary _____ bullying him. But the fact is that Jim often ______ Mary's things without returning them back.
Every time Mary tries to ___ herself, they argue a lot with each other. Mary can't ______ it any more. But she doesn't want to _____ like Jim before her parents. Their parents are also worried about how their children can ____ it____.
設計意圖:筆者自編一個小故事,既能復習第一課時所學的詞組,又能為后面的活動做好鋪墊。故事的內(nèi)容選擇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Step II. Listening
(1)Discuss in groups: Talk about the common ways we use to resolve conflicts.
通過小組合作,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調(diào)動積極情感,回憶解決沖突的方法策略。
(2)Listen to a radio program about how to deal with conflicts. Do Ex7.
利用教材的文本,多方面讓學生了解沖突解決的途徑。為后面活動打下基礎。
Step Ⅲ Summary——Listen again and summarize the ways to deal with conflicts.
再次回顧總結,對比解決沖突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懂得以積極的方式去解決生活中的沖突與矛盾。
Step Ⅳ Performance (Group work)
Act out the situation of Mary and Jim at home and your way to resolve it.
Language Support For Arguing:
Just stop making fun of me. I wish you wouldn't… all the time.
Do you possess a brain anywhere in your head? Come on, don't be ridiculous.
Why do you always have to twist the truth? There is no point in arguing further.
You don't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小組合作表演Step I 的小故事,并讓學生自行設計解決方案,表格中給出聽力文本中的一些語言素材供學生選用,促使學生由輸入到輸出,應用語言能力。
Step Ⅴ Homework
生活中沖突時有發(fā)生。假設你班同學蘇華和李江打籃球時發(fā)生爭執(zhí),導致關系緊張。請你結合此事,并根據(jù)以下提示,用英語寫一篇短文,向學校英文報Happy Teens冶專欄投稿。簡要描述事情的經(jīng)過,分析發(fā)生沖突的原因談談避免沖突的做法。
3.教學反思
3.1日常生活中,沖突不斷,學生耳濡目染,有話可說。貼近生活,比較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課堂氣氛。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有些學生基礎不錯,愿意積極分享自己的意見,但有些學生原來基礎比較差,所以有說的沖動,卻無說的行動,怕丟面子,怕被嘲笑。這樣就給聽說訓練課的開展設置了一道難關。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實際情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情況,設置不同的難度階梯,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達到成功點,都有屬于自己的英語話語權。
口頭的表達最終的體現(xiàn)還應該是書面的應用,最后要有量到質(zhì)的提升。
3.2在這節(jié)課中,首先教學設計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整節(jié)課圍繞"conflict"這條主線,先創(chuàng)設場景復習沖突的相關詞匯,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思維,通過聽力材料中總結處理沖突的策略,最后把學到的策略應用于學生的表演活動中,讓學生懂得正面解決沖突,處理好人際關系。
3.3在課堂活動中,學生層次不一。教師有效的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分層教學,積極照顧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沖突事件無處不在,比如自己和家人之間,和同學之間,和朋友之間,或者看到的鄰里之間等都會有小矛盾,只要稍微鼓勵一下,不管哪個學生都可以列舉很多生活中存在的沖突,并可以積極地想象應對策略。不管學生想出的策略是好是壞,這都不是重點,關鍵是學生愿意參與其中,愿意去分享。而且對于策略的好與壞,真是教師應該用來鼓勵學生去批判思維的地方。好的情境能讓學生積極思維,這樣才能利用各種辦法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
3.4真正的教育是一種創(chuàng)造,而教育之路是無止盡的。每節(jié)新課程的課堂都是一次生動而富有探索性的經(jīng)歷。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也是
教師學習的地方。教師利用每一節(jié)課的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學無止境,只有反思型的教師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永遠超出老師的想象,老師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課堂展現(xiàn)學生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課堂,才能上好每一節(jié)課,才能不留下教育的遺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