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義現(xiàn)
作文教學必須張揚個性。所謂作文個性是指學生作文中的獨特見解、方式、情感等。沒有扎實的作文基本功是很難展示個性的。我們應從閱讀等方面努力提升學生的作文功底。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走出課堂積累生活素材是作文教學一大行之有效的方法。課外閱讀是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課內(nèi)教學和課外閱讀的關系,大膽進行教學改革。
一、增強閱讀興趣,鼓勵自我參與
一直以來,大多數(shù)學生閱讀名著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許多教師把名著細化成若干知識點讓學生熟記或只把閱讀當成一種練習。學生在閱讀時缺少了自我參與,只為準確回答問題,而不是在欣賞鮮活生動的美文,這樣就不可能與作者有心與心的交流,更談不上對文本意義的生成與開發(fā)。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使他們自覺地真讀、品讀、愛讀名著。我的做法:課前演講——“走進名著”,讓學生談讀后的感悟、對人物的評價、結(jié)構(gòu)的安排、情節(jié)的認知等,為學生提供展示閱讀體會的平臺,激發(fā)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做好演講,學生會把最優(yōu)秀的一面展示在同學面前,把最有感受的一點與同學分享,學生在演講前會花較多精力去搜集信息、資料,撰寫文稿。在演講稿的寫作中,他們表現(xiàn)出的對自我個體、英雄人物、藝術世界的許多獨特見解無疑也會提升作文個性化水平,寫作時不再是千人一面、萬口一聲,而是百花齊放、有血有肉。
二、給學生自主空間,與文本充分對話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边@就要求還給學生更多自由閱讀的權(quán)利,讓他們能夠獨立地與文本展開“雙向交流”,去感受,去思考,去表達,在積極的思考和體驗中加深理解,汲取營養(yǎng)。在《三國演義》的閱讀中,我只有一個要求:每星期就你所看的內(nèi)容選擇感觸最深的一點寫一篇讀書心得。因為我相信在名著中學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他可能會為名著的意蘊深厚而嘆服,也可能會為某一個精彩片段而深深吸引。他也許思考得很深刻,也許只是一點點真切的感覺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用心去閱讀的人一定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記錄下這些最真最深的點滴感受,不就是絕好的個性材料嗎。
三、拓寬渠道,讓名著閱讀活動方式多樣化
名著博大精深和耐人尋味的特性,以及學生的文化水平、人生閱歷、思想境界的不足,使學生閱讀時沒有耐心反復揣摩,只是蜻蜓點水、泛泛而過。因此,要激發(fā)學生名著閱讀的興趣,除了名著內(nèi)容要讓學生喜看樂讀之外,在活動方式上必須多樣化。既可開展以讀名著為話題的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又可組織征文競賽;既可開展讀書辯論會、訪談會,又可設立班級圖書角之類,最受學生喜愛的應是讀書交流會。蕭伯納曾說:“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流之后,我們就各有了兩種思想?!睂W生圍繞一些話題,準備一些材料,在閱讀交流會上,大家就共同的話題談感受。比如,書中我最喜歡的人是誰?我最熟悉的故事是什么等。通過交流,大家就能共同提高閱讀水平。
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積累個性化素材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蓖槐局髟诓煌瑢W生眼里有不同解讀。因此,在閱讀時,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提出不同的見解,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如實地記錄下來?;蛴涃澩?、反對、批評等觀點,或?qū)懽约汉妥髡?、主人公的對話,形式多樣,體現(xiàn)獨特的個性。比如,在《水滸轉(zhuǎn)》讀書筆記寫作中,一位學生對宋江產(chǎn)生了質(zhì)疑,并做了較為扎實的探究,他指出:“忠心應該是對君王無二心,他開始時拒絕入伙,后來卻想著招安,看起來忠心耿耿,但為什么會利用職務之便私放晁蓋?為什么還在洵陽樓題反詩?可見他的忠是虛,口是心非、收買人心是實。宋江為收降關勝、董平等名將,答應把頭把交椅讓給他們坐,可為什么沒有實踐過自己的諾言?足見他的不信。宋江的孝更是無從談起,自己占山為王,逍遙自在,卻把照顧老父的責任都推到宋清身上?!笨梢哉f,這個學生的閱讀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真正做到了創(chuàng)造性閱讀。
五、展評習作,進一步促進名著閱讀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收集學生習作,先做分類處理,再進行評判,重點看文章有沒有新的、獨特的見解等,這就促使學生更加注重內(nèi)容獨特、立意的創(chuàng)新。然后在后黑板展覽,標題為“我的名著我作主——優(yōu)秀習作展”。這樣,一有時間同學們就會駐足關注、閱讀、評價。讓作者獲得榮譽感,同時也對其他學生有了較大的觸動。
研究證明,興趣與成果密切聯(lián)系,人對已獲得成果的愉悅會變成繼續(xù)獲得成果的興趣和動力。為了讓閱讀成為學生的永久性自覺活動,教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閱讀。當一篇篇習作得到大家的贊賞時,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diào)動其寫作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寫作水平。當然,他們也必將帶著更大的熱情投入以后的閱讀中。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遍喿x是寫作的重要源泉,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能力,從而促進學生作文的個性化。
參考文獻:
[1]郭鳳榮.充分利用經(jīng)典名著,讓學生自由寫作[J].中學教學參考,2011(9).
[2]李勤發(fā).名著導讀課為初中學生成長引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