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茂堂
摘 要:初中生是祖國的未來,擔負著實現(xiàn)祖國偉大復興的重任。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因此,初中歷史被提到一個全新的教學地位,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利用歷史學科得天獨厚的條件,發(fā)揮其德育功能,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完善學生的品格。
關鍵詞:初中歷史;德育思想;策略
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德才兼?zhèn)涞娜瞬?,其中“德”包含思想與道德——“以德御行”“以德自省”是歷史滲透德育的教學初衷,在德育思想的熏陶下,努力將學生培育成愛祖國、愛人民、愛家園的新時代人才,這也是實現(xiàn)祖國偉大復興的關鍵。
一、立足史實,德育思想中的民族氣節(jié)
正如晶瑩的琥珀賦予渺小的昆蟲新的“生命”。歷史德育滲透同樣也離不開史實,離開史實談德育滲透,都是空談。曾經(jīng)有人說過:“評價一個人要在其死后”。生前的種種事跡如一個個縮影一般出現(xiàn)在歷史天地,歷史偉人光輝事跡的思想在歷史天地閃耀,翻開嶄新的書頁,感受那穿透靈魂的震撼感。初中歷史教師應當運用一雙慧眼,巧妙剖析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并將其巧妙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用那光輝的思想照耀學生前進的方向。
例如,在教學《鴉片戰(zhàn)爭》課時內(nèi)容時,歷史教師可以將網(wǎng)上搜集的一些視頻資料在課堂上放映并且引導學生練習教材內(nèi)容,讓那段黑暗的歲月再次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亂世造英雄,林則徐的出現(xiàn)給黯淡的生活點燃了一盞明燈,三國有周郎“火燒赤壁”,近有林則徐“火燒鴉片”,周郎燒出了雄心壯志,林則徐則燒出了一片愛國赤誠。如果說政治以科學哲理折服于人,文學經(jīng)典以人物、情節(jié)感染人,那么歷史則是以珍貴的史實教導人、啟迪人?!笆聦崉儆谛坜q”,縱然有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的口齒,也不能抹殺林則徐的英雄氣概,林則徐點燃了一把火,激發(fā)了學生的民族情感。課堂肅靜的氣氛,以及奮筆疾書的沙沙聲,都是對林則徐的崇敬。鴉片戰(zhàn)爭的屈辱史實不可否認,林則徐的民族氣節(jié)也必須承認,將學生帶入黑暗歲月,感悟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提升了學生的民族氣節(jié)。
二、凈化學生的心靈,洗滌學生的靈魂
從深層次來看,歷史并不是單純的一堂教學課。歷史偉人將深厚的人文底蘊蘊含在教材的字里行間,德育思想“潤物細無聲”彌漫于課堂之上,如果說歷史課堂是肥沃的土壤,那么偉人的德育思想必定是那隨風而入的“春雨”,用現(xiàn)代話來形容那便是“正能量”。精美的教材如一架“錄影機”,將歷史進行記錄和剪輯,透過文字的表面置身其中,穿越到一個又一個的朝代,點滴心酸、點滴憤慨、點滴感動,都是人生的積淀。在歷史天地中,有許多巨人站在歷史的“山峰”上,用那撕心裂肺的吶喊,肅清了整個歷史天地,如“雨后初晴”“雨后彩虹”滿滿都是正能量。初中歷史教師切忌喧賓奪主,以學生為主、偉人為主。規(guī)避空洞的說教,循序漸進,以水滴石穿的耐心將正能量逐漸導入學生的內(nèi)心,洗滌學生的
靈魂。
例如,女媧造人的“愛意綿綿”;昭君出塞的“情比金堅”;南昌起義的“靜待時變”等等。一件件生動的歷史事件如一幅幅唯美的畫卷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偉岸的身軀散發(fā)深厚的人文情懷,給學生以情感的熏陶,凈化學生的心靈。學生有較強的效仿心理,結(jié)合這一心理特征,這些正能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德行,效仿古人,以古為訓,對學生的學習成長也有積極的意義。
三、健全人格,塑造新時代人才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歷史偉人的光輝事跡如一朵朵絢麗的浪花散發(fā)著“永不停息”的斗志,可歌可泣,也給后輩展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的優(yōu)秀人物。他們的名言發(fā)人深省、他們的吶喊聲振奮人心、他們的目光視死如歸,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如旗幟一般飄蕩在歷史的天空。國家危難之時,大義凜然地揚起正義的船帆,不禁被他們的氣節(jié)所折服。當然,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暗礁”,也有大量的反面教材,正確對待歷史人物,尊重史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長補學生之短,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
例如,英勇驅(qū)逐倭寇的戚繼光,點燃憤怒之火的林則徐以及拋頭顱,灑熱血的關天培;忠貞的民族氣節(jié)、視死如歸的豪氣,點綴了歷史天空;然而清政府從“閉關鎖國”,到軟弱簽訂各種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將祖國這位偉大的母親傷害得千瘡百孔,將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與英雄的民族氣節(jié)同時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遷移對比,進行深刻反省和思索,使學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也讓學生明白總結(jié)歷史教訓、與時俱進的歷史意義。
總之,積極倡導初中歷史教師立足教材,深度研讀教材,深度挖掘史實中的德育思想,讓黑暗的歷史歲月以及光輝的人性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總結(jié),讓學生以史為鑒,以德御行,為將學生培育成綜合素質(zhì)過關的全面型人才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魏其武.中學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0(10).
[2]韓瑞玲.略談中學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J].成才之路,2009(21).
編輯 孫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