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純
(長春大學 吉林長春市 130022)
摘 要:本文通過對吉林省省屬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對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的提問頻率、提問的等待時間、課堂提問的分布、教師反饋進行了分析和討論。認為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教師應認真設計課堂提問,控制好課堂提問的頻率,注意師要注意提問的分布,兼多利用積極的反饋并給予學生充足的等待時間。
關鍵詞:大學英語 課堂提問 等待時間 反饋
1.引言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發(fā)布了修改后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標志著大學英語新的課程要求和教學改革在全國正式實施。自《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正式發(fā)布以來,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得到了很多高校積極響應。但大學英語的課堂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大學英語課堂研究成為了廣大學著關注的焦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影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是由師生課堂互動展開,師生互動又主要是通過提問展開。課堂提問貫穿教學的始終,是教學語言最主要載體,在教學活動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有鑒于此課堂提問日益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
2.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輸入信息、傳遞信息,達到師生交流的一條重要渠道,通過提問可以獲取教與學的反饋信息。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手段,牢牢控制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和方向,突出授課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成為課堂的主導;學生則會根據(jù)教師的提問,有選擇的把學習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重點、難點上,并在提問過程中逐步具備用正確、靈活的語言達到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等交流的目的。英語課堂提問的提問藝術,包括問題的設置、提出、回答等,對啟迪學生思維,更好地主動第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輔之訪談的方法。面向大學英語教師發(fā)放問卷1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7份,有效率為97% ,受試教師來自吉林省省屬五所高校的的教師;面向學生發(fā)放問卷445份,回收有效問卷443 份,有效率為99% 。在問卷調查正式施測之前對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進行了效度和信度的分析。此次教師問卷Cronbach's Alpha 值達到了0.861,而基于標準化項的Cronbachs Alpha值達到了0.856,學生問卷的Cronbach's Alpha 值達到了0.911,而基于標準化項的Cronbachs Alpha值達到了0.918,綜合以上,兩份量表的分層信度分析及整體分析結果,均表明該量表的信度較高( ),均表明該量表的信度較高( ),說明量表的內在一致性程度較好。能夠比較穩(wěn)定和可靠的測量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
問卷包括大學英語課堂提問調查問卷(教師)和大學英語課堂提問調查問卷(學生)兩部分。其中大學英語課堂提問調查問卷(教師)由受試個人信息(性別、年齡、授課專業(yè)、是否進行分層教學、班級學生數(shù)量)和26個問題組成,問卷最后附有開放性問題,受試者可對大學外語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進行描述。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的問卷(學生)問卷由受試個人信息(性別、所在專業(yè)、高考英語分數(shù)、所在年級、英語課班級學生的上課數(shù)量)31個測試問題組成,問卷最后附有兩道開放性問題,學生可以描述英語老師課堂提問的真實心理感受和理想中的課堂提問的樣態(tài)。兩份問卷涵蓋了提問數(shù)量、問題的難易度、學生應答、教師反饋、候答時間,等內容。兩份問卷均采取李克特5級量表形式記分,用1-5分代表 “完全否定”到“非??隙ā?。
4.結果與討論
4.1 提問的頻率
教師課堂提問頻率是關系到英語課堂成敗的重要因素。教師不提問會使課堂變成填鴨式教學。而教師提問過多,又會變成討論式課堂。根據(jù)問卷調查大學英語課堂,絕大多數(shù)學生(91.8%)認為課堂提問是師生之間重要的交流手段,他們的老師會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而,而(48.7%) 的學生認為他們經常被老師提問。大多數(shù)教師(87.5%)認為他們在課堂上經常提問,同時有 (31.3%) 的老師認為他們的學生總向他們問問題。
數(shù)據(jù)表明教師提問是課堂教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組成部分,教師提問是大學英語課堂師生活動的重要方式,教師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幾乎為每個老師所使用,是有效的教學核心。然而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卻很少,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表明,因為教師對學生提問的反饋沒有令學生滿意,或者學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導致了學生對教師的提問較少。
4.2 課堂提問的分布
課堂是一個多維的環(huán)境. 教師在課堂上面對大量的學生,教師必須能夠控制和組織課堂以使教學順利的進行。教師提問的分布關系到課堂的公平,顯得尤為重要。從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看, 相當多的學生(68.3%)認為教師的提問總是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學生。大多數(shù)的學生(81.3%) 認為他們的老師更喜歡提問那些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而上課不舉手,坐在角落里的同學往往被忽略。就教師而言,大多數(shù)教師(85.7%) 認為他們會叫答那些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 59%的老師認為他們并不總是選擇坐在前排或教室中間的學生回答問題,而按順序點名叫答的老師相對較少,只有 (12.5%) 。
就大學英語課堂而言,教師愿意提問那些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那些不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提問分布的不均,不僅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而且還降低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減少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提問的分配不均違背了教育機會平等的原則,學生會產生抱怨。訪談的結果同時表明,學生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回答老師的問題,更多的參與教學。但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由于很多學生在教師提問之后選擇了靜默或者只說“sorry”從而令很多老師很無奈,所以選擇了不再提問他們。學生對提問的消極反饋讓老師對學生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但是作為教師還是要注意課堂提問的分布,因學生而設問,鼓勵學生都能回答問題,都能參與教學。
4.3教師的反饋
教師對學生問題的反饋是課堂提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問卷結果表明82%學生認為大多數(shù)的老師當沒有從學生那里得到滿意答案的時候,會選擇追問其他同學。大多數(shù)的同學 (87.8%) 認為老師會用表揚的話語來鼓勵他們,同時89.9%的同學會認為教師鼓勵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 74.3%的學生認為教師在問題之后總結答案,而 80.8%的學生認為教師對答案的總結很有必要。同時一部分同學認為老師不對答案進行總結和評價分析會減少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的反饋對于學生來講非常重要。積極的反饋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訪談中老師和學生也都認為簡單的的表揚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鼓勵他們去更多的參與教學。然而過于簡單的表揚如 “Good”, “Very Good”, “ok”, “not bad” 并不會產生積極的作用。訪談表明表揚加評價是對學生的一種積極的反饋。批評作為教師對問題的反饋會起到消極的作用,學生會因為老師的批評而產生逆反的心理,因此選擇不去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5.結語
可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1)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設計課堂提問,控制好課堂提問的頻率(2)教師要注意提問的分布,兼顧所有學生(3)教師要利用合適的反饋以增加學生的自尊心,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3)教師要提供充足的等待時間,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4)鼓勵學生自主提問,從而增加學生的課堂參程度,進而提高語言交際能力。(5)避免靜默,關注學生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