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載升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續(xù),不僅必要,而且還有深遠的意義。為了了解高年級課外閱讀的情況,從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有關的建議。
關鍵詞:閱讀;調查;興趣;對策;成效
一、調查目的
小學五年級第一學期的語文教材編者獨具匠心,安排了較多有關讀書的內容?!陡`讀記》讓學生領略了閱讀的快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給學生闡明了閱讀的方法,《走遍天下書為侶》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還有許多古今名句指引學生走向閱讀。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要點。
作為一種藝術性與工具性結合的科目,課內閱讀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來自于課外。我們都知道,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繼續(xù)、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課外閱讀明確指出:5~6年級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背誦優(yōu)秀詩文60篇??梢?,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大的比重。通過大量閱讀,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表達能力,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心理品質。既然課外閱讀這把金鑰匙如此重要,那么我校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究竟怎樣呢?對此,我特意開展了一次調查,形成了這份報告。
二、調查內容
以我校高年級學生為對象,了解我校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主要從“學生對課外閱讀的價值認識”“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學生閱讀的習慣”等方面探索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
三、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根據(jù)實際情況,自編選項,對我校高年級的161名學生(我校現(xiàn)有12個教學班級,在校學生508余名,該學校屬農村地區(qū),經濟條件在全區(qū)屬一般水平,是廣州市一級學校。)進行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161份,回收161份,回收率100%。調查結果如下:
(一)我校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態(tài)
長期以來,我校語文教學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許多學生處在“自由發(fā)揮”的狀態(tài)。故學生閱讀的習慣比較差,不能進行有效閱讀。為了更系統(tǒng)地分析,我找出了上一個學期質量檢測的具體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
同時,在卷面發(fā)現(xiàn),較多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順利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詞匯量少,語言平淡,語病多,錯別字、病句屢屢出現(xiàn)。在課外閱讀知識的考查中,失分特別嚴重。
(二)學生對課外閱讀價值的認識統(tǒng)計
問題:您(分學生與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有價值嗎?
分析:大部分的學生與家長都認為課外閱讀是有價值的,但是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家長都認為課外閱讀沒有價值。這部分學生與家長認為讀課外書就是讀“閑書”,與成績的高低、語文能力的強弱不會有太大的關系,進行課外閱讀無異于浪費時間。所以,他們注重將課本讀熟讀透,幾乎放棄了課外閱讀。
(三)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統(tǒng)計
問題:你喜歡讀課外書嗎?
分析:興趣是學習語文的動力,也是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動力。從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大部分學生是比較喜歡讀書的。教師對選擇第三個選項的學生作進一步談話,了解到由于農村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讀書的家庭氛圍。部分學生看書的積極性不高,雖然老師平時強調讓他們多讀課外書,但是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一般都是囫圇吞棗,故沒有體會到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同時,電視、網絡、電腦游戲等大眾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帶來極大的沖擊。另外,本校的學生有一部分來自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家長自身條件有限,還有的家長忙于經商,沒有為學生樹立閱讀的榜樣。
(四)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
問題:您喜歡讀什么書?您家的課外書籍有多少冊?
分析:閱讀是一場心靈的對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故此,要找到合適的課外書籍尤其重要,但是從上面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卻不容樂觀。小學生課外書籍的匱乏,特別是農村地區(qū),無疑就是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最大的障礙之一。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學生對課外書籍的選擇存在盲目性,而家長由于沒有經驗,往往聽從孩子的選擇,可見教師課外閱讀指導作用的重要性。
(五)閱讀的習慣
問題:您一般每天閱讀課外書多長時間?
分析:從這部分的調查來看,我校五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比較差。有52.4%的學生每天看書20分鐘左右,由此可見,他們的閱讀時間很短。他們大部分看書的耐心較差,懶于動腦思考,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對策
根據(jù)以上的調查結果及相關數(shù)據(jù)的分析,如何激勵、督促、指導高年級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已成為擺在我校語文老師面前緊迫的任務。
(一)培養(yǎng)興趣,走進閱讀
怎么才能讓一個年少的學生安心靜坐,深入到閱讀當中呢?這就需要我們給他一把合適的椅子,讓他感受到坐在閱讀這把椅子上的樂趣。而這把椅子就是興趣。
1.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
地點和時間都要因學生而定,不固定、不規(guī)劃,隨時隨地,學生覺得合適就可以。午間、作業(yè)完成后、下午的閱讀課……老師要善于體察學生的情緒,了解他們的需求,把握機會。千萬別在學生玩得正起勁的時候,強迫為他們讀書。
2.選擇學生喜歡的優(yōu)秀課外書
學生正處于最美好的階段。詩人惠特曼說過:“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見什么,他就成了什么?!苯處熢谶x擇書時一定要注意視角要寬廣,不要讓學生只“吃”單一的“食糧”,這樣才不會造成偏食。例如,獲得紐伯瑞獎、安徒生獎等國際一流的圖書、較受學生歡迎的“知心姐姐系列”的圖書都是很好的選擇。
(二)營造氛圍
開心閱讀在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后,教師應該善于針對學生現(xiàn)有的閱讀水平,營造融洽的閱讀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書的海洋中遨游,讓學生主動地“讀”。
1.讓讀書的話題在教室內不間斷
(1)從學習的主題單元中尋找話題。我們使用的教材都是以主題單元的形式,把一些內容、題材相同或相近的文章編排在一起。從學習的主題單元入手,最貼近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又容易尋找閱讀的話題。例如,教材中安排說明文和自然現(xiàn)象的主題單元,學完之后,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想探究什么自然現(xiàn)象,再找找有關文章或書籍來讀一讀,并互相交流。
(2)教師參與,提升話題。教師如果能身體力行,參與話題閱讀,隨時向學生提供有關書籍的消息或新聞,了解學生正在閱讀什么樣的書籍,或關心什么樣的書,教室里有關書籍的話題就不會間斷。
2.利用閱讀布告欄營造閱讀氛圍
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閱讀布告欄,提供相關書籍的信息,經常貼上一些新出版的書籍封面、教師寫的有關書籍的介紹文、有關話題書籍的介紹等,這樣,班上的學生對書籍的關注就會愈來愈多。
3.實行書籍值日生制度
讓每個學生可以愈發(fā)與書籍親近的方法之一就是實施書籍值日生制度。這種值日生制度,會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以及責任感。
書籍值日生的第一項工作便是管理班級的圖書角:整理放倒的圖書、被撕破的書等,是書籍值日生該做的首要工作;書籍值日生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他們最有興致的工作,就是選出老師要給學生閱讀的書籍。
我校每周都安排閱讀課。每節(jié)課我都會用5~10分鐘的時間讀一篇文章或一個片斷給學生聽。當天的書籍值日生可以圍繞本階段的讀書話題,在布告欄中推薦自己有興趣的書籍,選擇一篇文章提供給老師。這么一來,學生會非常期待自己變成值日生。
此時,由于學生需要區(qū)分已經閱讀過的書籍和尚未閱讀過的書籍,因此,值日生就會和其他同學商量,并在老師閱讀的時候更加仔細聆聽。這樣連續(xù)的活動,可以協(xié)助學生成為一個積極的讀者。
(三)多種手段,鞏固成效
1.舉辦閱讀競賽
如果每隔一段時間舉辦一次閱讀競賽,就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欲望。在閱讀競賽中獲得冠軍的學生可以得到“閱讀王”的稱號,而且,他會成為很多學生羨慕的對象。舉辦閱讀競賽需要注意:
(1)閱讀競賽旨在選擇一位閱讀很多書籍的學生,測試的題目可以出與書名和主角名字有關聯(lián)的問題、與書名和作家有關聯(lián)的問題、內容與書名有關聯(lián)的問題……
(2)為了防止部分學生養(yǎng)成技巧性閱讀的習慣,題目中也該含有一些測試是否有細讀的問題。例如,出示精彩的片段描寫,說說是出自哪一本書;或者精彩的對白,說說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2.寫閱讀日記
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要求學生寫摘錄筆記,在閱讀的過程中摘錄好詞、好句,并用三兩句話寫下自己的感想。在教學實踐中,這個要求格式過于死板,很多學生最后變成應付式地完成作業(yè)。如果讓學生記閱讀日記,效果就不一樣了,學生可以記載閱讀中積累的好詞佳句,但更多時候,我們看重的是學生在閱讀中的個性化感受。
高年級一般以文字表達的方式為主,教師可以配合學生的水平,指導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如,自己對自己告白的日記方式、與出現(xiàn)的人物對話的方式、以“如果我是主角”的想象寫的方式等。
總之,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一項十分重要但又非常細致的工作。如果教師能夠采取各種積極的、有效的手段幫助學生養(yǎng)成堅持閱讀的習慣,將課外閱讀進行到底,讓學生讀而樂,樂而讀,久而久之,養(yǎng)成正確的讀書方法,并且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良好習慣,這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