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的一員,身份對于每個人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每個人都想找到準確的自我和位置。華人作為美國少數(shù)族裔,在美國社會中處于主流文化的邊緣。由于中美國種族與性別的歧視,美籍華人群體被迫保持沉默,并很難發(fā)出他們的聲音。這篇文章主要論述了美籍華人在美國所處的現(xiàn)狀。
【關鍵詞】美籍華人;美國;現(xiàn)狀;種族
多年來,中國人在美國似乎將受到歡迎。為1882年排華法案,先是加州為1882年排華法案,向華裔公民道歉,東西兩岸的華裔社區(qū)群情鼓舞,紛紛認為這是華裔在美國社會地位上取得的歷史性進步,甚至整個亞裔社區(qū)都與有榮焉。 隨后,在中期選舉中,全美共有22位亞裔國會議員候選人參與最后的角逐,打破歷史紀錄,其中許多都是華裔候選人。情況并非上文所述那么樂觀嗎?答案肯定是不那么樂觀。
中國幅員遼闊,各個區(qū)域之間差異極大,中國國家的移民在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乃至生活態(tài)度上都有著巨大的差異。在美國這個龐雜的群體中,華裔最為弱勢。日韓裔來自美國盟國,阿拉伯裔美國人敬而遠之,印巴裔和美國人言語相通,中亞裔則赴美人數(shù)太少加上也是穆斯林所以美國人也不會招惹。東南亞國家移民相對復雜,其中越南裔柬埔寨裔大多數(shù)是當年越戰(zhàn)的難民,美國對其有負罪感,新馬泰印尼裔地位則接近日韓裔,菲律賓裔是美國前殖民地人民,緬甸裔也主要以逃離軍政府的難民為主。結果這么一篩選下來,華裔自然成了亞裔群體中最不受重視的一群人,因此才會在美國電視劇和電視節(jié)目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歧視侮辱華裔的言語。 而更糟的是,華裔不僅和亞裔群體走不到一塊,內(nèi)部也諸多分歧。華裔有來自大陸的同胞,也有來自海峽對岸的臺灣臺胞,還有不少香港澳門的移民,而東南亞移民中也有相當多的人祖籍是潮汕福建地區(qū)。政治上,他們和各自的行政機構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加上受到各種互相矛盾乃至敵視的教育的影響,華裔社區(qū)內(nèi)部就一直有著多地僑團互相競爭的傳統(tǒng)。同一個省的僑民卻會有分別隸屬中國領事館和“臺灣經(jīng)文處”的兩個同鄉(xiāng)會,此前加州歷史最悠久的僑團因為改掛五星紅旗更是引來不少爭議。雖然大家都在異國他鄉(xiāng),明面上的斗爭當然不會如在國內(nèi)那邊激烈,但私底下互相鄙視拆臺的行為屢見不鮮。
除了政治原因,文化原因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最顯著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南北文化沖突。歷史上,廣東福建移民歷史悠久,唐人街曾經(jīng)遍布粵菜館,而如今隨著華裔移民構成多元化,長江流域中原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的移民也明顯增加,大家不僅把自己家鄉(xiāng)美食帶到了美國,也把國內(nèi)的地域歧視傳統(tǒng)帶到美國,什么上海男人怕老婆北方人邋遢廣東人什么都吃的老段子換了一個新背景繼續(xù)在華裔社區(qū)到處傳播。在國內(nèi)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而在美國大家處不好了就可以搬得遠遠的,結果導致華裔社區(qū)很難凝聚起力量。
相比其他移民社區(qū),華裔移民社區(qū)還有一個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上的差距。華裔移民平均收入已經(jīng)非常高,但內(nèi)部貧富差距卻極大。華裔移民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留學,工作,投資來美的高收入高學歷群體,華人赴美炒房最熱的時候經(jīng)??梢钥吹健癤先生持有大量現(xiàn)金,急需投資,現(xiàn)金買房”的小廣告。 而另一群體就是通過合法或不合法渠道前往美國的體力工作者,他們做著最辛苦的低收入體力工作,一天在遠離華裔社區(qū)的中餐館工作十幾個小時,生活在周圍看不到黃面孔的地方,過著又聾又啞的日子。很顯然,這兩撥人的政治訴求和經(jīng)濟政策偏好不可能一樣。留學生群體很多成了共和黨的鐵粉,為什么?低稅收,親商業(yè)。而后一伙人卻經(jīng)常給民主黨投票,何故?高福利,親非法移民。這樣兩個派系雖然都是華裔,但根本擰不成一股繩。
不熱衷政治,不僅內(nèi)部紛爭不斷,華裔也不善于運用美國社會的各種政治工具為自己所用。首先,華人對政治不是一般的冷漠。由于歷史上各種因政治惹禍上身的經(jīng)驗,加上華人在美國秉承現(xiàn)實世故的生存哲學,歷代華裔移民都和政治保持距離,以投身政治和公益事業(yè)為不務正業(yè)。第二代移民讀書都熱衷扎堆商學院、醫(yī)學院或者學計算機,學政治學和法律的寥寥無幾。就算學了法律也是選修國際貿(mào)易、商業(yè)仲裁等來錢快的方向,對憲法、選舉法感興趣的華裔第二代基本是稀有動物。別說憲法那么高大上的,華人第二代連對做檢察官法官的興趣都不高。不僅有志于選舉的人少,指望華人去投個票支持自己也是困難事。
總而言之,中國強大了固然海外華人也感到光榮,但祖國也不是萬能的,尤其對于已經(jīng)入籍別國的僑胞而言。能否在異國他鄉(xiāng)立足,華裔同胞們還需要增進團結,投身政治,拿起武器來捍衛(wèi)自身權益。熱衷于國家大事,在每一期期選舉華人熱情有所上升。
參考文獻
[1]論西人宜明白華人不平之故[N].中外日報,1905-12-12.
[2](美) 德爾伯·L麥基(Delber L Mckee).排華與門戶開放 政策之爭:1900-1906(Chinese Exclusion versus the Open Door Policy:Clashes over China Policy in the Roosevelt Era.1 900-1906)[M].1977.
[3]John Dart,“Poll Studies:Chinese Americans,Religion,”Los Angles Times,July 5,1997,B.
作者簡介
馮長郭(1992-),男,山東省鄒城市人?,F(xiàn)供職于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 遼寧省沈陽市 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