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翎++田野
摘 要:連動式在現(xiàn)代泰語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對外漢語教師除了要了解漢語的連動式類型外,對泰語的連動式也必須要做出分類,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夠提前判斷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偏誤,并提前預防。故此,筆者在本篇文章中討論了現(xiàn)代泰語的三種主要的連動式類型及其子類型,旨在為廣大對外漢語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現(xiàn)代泰語;連動式;類型
“連動式”這個術語最早出現(xiàn)于李榮根據(jù)趙元任的《國語入門》編譯的《北京口語語法》一書中,原文中是“動詞結構的連用式”。例如英語中的句子,“*I went eat lunch”這是不合語法的句子,因為“eat”必須被“to”標記為一個非限定的動詞。例如“I went to eat lunch”。但是,它在泰語中的對應形式“?????????(go to meal)”是一個完全的語法(grammatical)句子。
連動結構在類似泰語的孤立語中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孤立語中不用動詞形態(tài)來區(qū)分限定動詞和非限定動詞。動詞和動詞短語在在句子中的整合程度和關系決定了連續(xù)動詞構造的類型。泰語中主要的三種連動結構是:從屬型(subordination type)、并列型(coordination type)和混合型(hybrid type)。
1 從屬型(subordination type)
從屬型在語義上類似英語中的“I tried to sleep”。其中主要動詞“tried(嘗試)”從屬于不定式“to sleep(去睡覺)”。泰語中的一些動詞允許簡單的序列化(simple serialization),而沒有任何明顯的從屬標記,例如英語中的“to”,包括了動詞的愿望、意愿、意圖。下列例句中的的主要動詞用下加線表示。
例:??? ???? ???? ?? ???
她想打耳洞。
2 并列型(coordination type)
并列型是將兩個動詞或動詞短語放置在同一組中,意思是“and(和)”,但實際上并沒有出現(xiàn)“and(和)”這個單詞。例如英語句子:Sue will come and sing at 9 tonight.(蘇將九點鐘來唱歌)是一個并列句,但是泰語中表達這種句子時使用連動手段,如:“Sue will come_sing at 9 tonight”這里有三種并列型的子類型,即順序或目的(sequential/purposive)、移動性(motion)、同時連謂結構(simultaneous serializations)
(1)順序或目的
英語句子“come and get it”是帶有“and”的聯(lián)合句子,但是句子“come get it”沒有明顯的連接標記,是一個帶有動詞序列化(verb serialization)的句子。泰語中允許這種類型的序列化:
???????? take-come-use>bring something to use
?????????? take-go-roam>to take (someone)(somewhere)for fun.
這種類型的連動結構描述了相對于同一主題一個接一個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的連謂結構系列。在下面我們看這樣一種情況:一個女學生向她的男朋友解釋她在等待他的過程中所做的一系列行動,一些動詞被放在一起(下面例句中的動詞用下劃線表示),三個動詞的例如:????????????(walk-go-drink water),兩個動詞的例如:???????????(drink water-finish)一些動詞在句中可以被重新解釋為輔助動詞,如用??和??
(2)移動性motion
上一節(jié)說明了運用助動詞來構成連謂結構的情況[V1(motion)-/pay/or/maa/-V2], 這個結構本身的最初部分[V1(motion)-/pay/or/maa]可能包括了連謂結構結構,下面(a)到(d)中所示的其他動詞可出現(xiàn)在其間即[V1(motion)and/-pay/or/-maa/]
(a)運動模式Pattern of motion
(b)反向移動Reverse motion
(c)通過運動Passing motion
(d)定向運動Directional motion
所有這些動詞都是可選的,但如果它們出現(xiàn),它們按照此處的順序進行排列。即,[V1(motion)-(a)-(b)-(c)-(d)-/pay/,/maa/]接下來的例子包含移動性動詞之后的一個或多個動詞。
例:
??????[???(a)][???(b)][????(c)][????(d)]?????????
車直著(a)倒(b)回(c)進入(d)車庫。
(3)同時連謂結構
一些動詞連用描述了同時發(fā)生的兩個動作,并且第二個動詞表示主要動作,第一個動詞指定伴隨的動作,其中詳細說明了主要動作的發(fā)生情況。在下面的例子中第一個動詞指定主動作發(fā)生的方式。
例如:???[?????][???]????
母親[喊著][回答]弟弟。
3 混合型(The hybrid type)
這種連動式中動詞或動詞短語必須共享相同的賓語(subjects),那些在混合型中必須或可能具有不同的賓語?,F(xiàn)代泰語中兩種重要類型的混合型連謂結構是“原因性的”和“結果性的”這些結構描繪了由初始子事件及其后續(xù)子事件組成的事件。
(1)原因型的連謂結構
典型的原因型連謂句子具有因果動詞???(讓)、 ??(做)、 ?????(使)允許這種類型的連謂結構的其他動詞包括“順序和禁止”的動詞。
???????[????]?????????
牌子禁止右轉。
(2)結果型的連謂結構
結果型連謂結構與原因型連謂結構類似,因為它包括最初的引起的事態(tài)和由此產(chǎn)生的事態(tài)。然而,時間構造中的結果表示初始引起的自然和預期的結果。就像英語句子:I wiped the window clean(我擦干窗戶。)是一個結果句,因為初始動作(擦窗戶)后面是一個高度期望的結果狀態(tài)。泰語中的結果型連謂結構特征的否定詞素???(不)可以放在第二個動詞之前。泰語中標識了兩種類型的結果型連謂結構:同一主語的結果和不同主語的結果。同一主語的結果采用的形式為[NP1-V1-V2],在這個結構中兩個動詞(V1、V2)共同分享一個共同的名詞性成分N1來作為它們共同的主語,下面舉一個例子,在下面的例子中第一個動詞???(吃)、和第二個動詞????(飽),而????(弟弟)則作為它們共同的主語。
????[???]????[????]????
弟弟[吃][飽]了。
相比于同一主語來說,不同主語的結果型連謂結構具有兩個動詞的兩個不同主語,它采用如下形式:[NP1-V1-NP2-V2]。NP1是V1的主語,并且NP2是一個服務于兩個動詞的對象,是V1的賓語,是V2的主語。不同主語的結果型連謂結構的一種常見類型包含位置改變的動詞來作為V1。
參考文獻
[1]翟彤.現(xiàn)代漢語連動句的謂語動詞研究[D].西南大學,2009.
[2]孫曉華.現(xiàn)代漢語連動句及其習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3]彭育波.連動句的認知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
[4]孫曉華. 現(xiàn)代漢語連動句及其習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5]李臨定. 連動句[J]. 語文研究,1981,(02):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