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荷馬“回到”荷馬:希臘古風時代的教諭詩

        2017-03-17 08:00:39上官劍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荷馬史詩

        上官劍

        摘 要:詩歌是希臘古風時代最為重要的思想表達方式,詩教是古風時代文化教育的“同義詞”。這一時代的教諭詩充分闡釋了其教育理念。荷馬史詩獨特的英雄觀對古希臘教育影響深遠;赫西奧德、提爾泰奧斯、梭倫等人的教諭詩更多傾向公民教育,卻始終根植于荷馬史詩;古風時代末期的大詩人品達則重新回到荷馬史詩的語境之中。希臘古風時代的詩教成就斐然,其教育理念值得反思與借鑒。

        關鍵詞:教諭詩;荷馬史詩;赫西奧德;提爾泰奧斯;梭倫;品達

        中圖分類號:G40-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6)06-0013-07

        “用體育來訓練身體,用音樂來訓練心靈” [1 ],這是希臘古風時代{1}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模式。這里所說的“音樂”就是我們現(xiàn)代所稱的古希臘詩歌,它集樂、舞、詩以及表演于一體,是散文興起之前古希臘正式的、最重要的并且?guī)缀跏俏ㄒ坏乃枷氡磉_方式。即使一些科學或哲學作品也是以詩歌形式表達,如邏輯學奠基人巴門尼德的《論自然》在闡述邏輯學中“存在存在、不存在不存在”這類基本理念時就是用史詩格律(Hexameter),因為這種格律才是古風時代正式、高雅的“官方語言”;甚至政治理念與法律條文也都滲透在政治家們的詩歌作品之中,通過城邦公民的口口相傳傳播開來。古風時代正式的作品都以詩歌為載體,正如孔子所說:“不學詩,無以言!”

        一、何謂“教諭詩”

        按照古希臘的標準,怎樣才算是受過教育的人呢?柏拉圖說得很清楚:“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我們指的是他沒有受過歌舞方面的訓練;受過教育的人,我們指的是他受過徹底的歌舞訓練?!?[2 ]古希臘詩歌名篇中很大一部分作品其宗旨就是教導青年人,這類詩歌被稱作是“教諭詩”(Didactic Poem)。“教諭詩”的概念其實遲至17世紀才在德國最終成型,而到18世紀后才被廣泛使用。雖然“教諭詩”的概念并非出于古希臘,但西方研究者卻總是從古希臘開始,因為“詩歌”與“真理”的關系一直是古希臘學者關注的核心問題。這既出于對真理的渴慕,更出于對青年人成長的謹慎態(tài)度,“教諭”一直都是古希臘詩歌的重要使命。

        “教諭詩”的內涵也一直未有明確定義,本文試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界定其內涵。一般來說,“教諭詩”旨在教導知識、技能和積極的倫理道德,作者有明確的教導意圖,且存在明顯的師生情境 [3 ]。如以“教諭詩之父”赫西奧德的作品《工作與時日》為例,詩中不僅教導了關于耕作、航海、氣候等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目的是勸誡“游手好閑且耽于享樂、并試圖通過賄賂法官圖謀他人家產”的兄弟,勤勞才是正當的人生,神的公義會降臨到每一個人。這就是最為典型的古希臘“教諭詩”。與之不同的是,還有一類詩歌或是更為關注人的內心感受,但其倫理觀明顯消極和負面。如彌涅墨斯(Mimnermus)的“一旦煩苦的暮年到來,美顏變丑,心志消磨,陽光之下再無歡樂” [4 ];或是直接關注審美價值,如阿利克曼描繪夜景的名篇“沉睡,峭壁與山谷……沉睡,紫色深海的巨獸;沉睡,所有羽類垂下了翅膀” [5 ]。沒有人會把這些詩歌當做“教諭詩”。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這些詩歌在古希臘非常重要的社交場所——“酒會”(Symposium)中廣為吟誦,同樣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希臘人。

        古希臘的“教諭詩”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強調個人品質的養(yǎng)成,如赫西奧德(Hesiod)、泰奧格尼斯(Theognis)和品達(Pindar)的作品;另一類則注重公民道德的培育,如提爾泰奧斯(Tyrtaeus)和梭倫(Solon)的作品。當然這兩類詩歌之間會有交匯,也會有個人與城邦的“重疊”,因為“人是政治的動物”,在古希臘這兩者同樣不可分割。

        二、從荷馬到品達:古希臘詩歌教諭理念的發(fā)展與“回歸”

        雖然荷馬史詩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教諭詩”,但研究仍必須從荷馬史詩著手。這不僅是因為其被稱作“古希臘圣經”的崇高地位以及在古希臘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深遠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古希臘教化目標中最重要的概念“卓越”(Arête)、“正義”(Dikē)、“榮耀”(timē)等幾乎都是從中而來,其他詩人的教諭作品也多是在荷馬史詩的背景上延伸——或是贊揚或是批判。即使是對這兩部史詩頗有微詞的柏拉圖,也不得不承認“荷馬是希臘人的教導者”(《理想國》卷10,606e)。

        荷馬史詩形成于城邦興起之前,具有濃郁的英雄情結和貴族氣質。這一特征在古希臘歷史中雖時強時弱,卻始終一以貫之,即使是諸如赫西奧德的“農民詩歌”也有史詩的影子。在城邦興起之際,“公民”概念漸成核心,貴族階層慢慢褪色,高歌愛國主義的提爾泰奧斯(Tyrtaeus)和“雅典城邦的教導者”梭倫(Solon)的詩歌作品更多是從城邦“共同體”(community)的角度引發(fā)強大共鳴。但即使如此,貴族精神在古希臘從未真正衰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品達(Pindar)用一系列的運動員頌歌試圖復興荷馬式的貴族英雄情結。從這些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古希臘對于什么是“卓越人才”看似理解不同,其氣韻卻一直未變,一眼就能看出屬于古希臘的特殊樣式。

        1. 完美的戰(zhàn)士:荷馬史詩的人才觀

        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培養(yǎng)卓越人才,那到底何為卓越呢?荷馬史詩體現(xiàn)為一個詞——Arête(卓越){2}。在荷馬史詩中,Arête并不是只屬于人的概念,它泛指世間的一切美好事物,甚至包括俊美的馬和流光溢彩的服飾。但Arête首先是屬于神的,《伊利亞特》中一半的Arête都用在對宙斯的描寫中。因為所有美好事物都是從神而來,所以當Arête用于人的時候——也就是當史詩表述“卓越人才的規(guī)格”時,其標準就是參照主角阿喀琉斯:驍勇善戰(zhàn)、能言善辯、一呼百應、容貌俊美而且還是貴族出身。美好的事物必須是和諧的,所以才會在各個方面都顯得美好。這種思想可以說是古風時代詩歌作品中的基礎色調。

        阿喀琉斯是戰(zhàn)無不勝的英雄,但他不只是驍勇善戰(zhàn)、武藝超群。阿喀琉斯從小就師從一位偉大的教師——人馬喀戎,這位有著永生生命的“半神”和善智慧,精通各種技藝,他教導了包括阿喀琉斯在內的許多古希臘大英雄,如忒修斯、伊阿宋、赫拉克勒斯以及醫(yī)藥之神亞斯克雷比奧斯等,可見英雄都是被神選中的寵兒。喀戎將這個男孩撫養(yǎng)長大,教導他包括音樂、醫(yī)藥、騎術、狩獵和武藝在內的各種技藝,這些技藝對于阿喀琉斯的英雄事業(yè)有著無法估量的價值,讓他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處處勝過他的同輩 [6 ]。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們也一定是器宇軒昂、儀表不凡之人,詩人對他們的“身體”從來都不吝贊美之詞。如帕里斯被描述為“神一樣的亞力克山德羅斯”,還有“高大魁偉”的埃阿斯,“面容俊美……像一股幽黑的溪泉”的阿伽門農;而英雄即使戰(zhàn)死也頗富美感,如特洛伊城普里阿莫斯的兒子戈耳古西昂“腦袋垂向一邊,像花園里的一朵罌粟花受到果實和春雨的重壓” [7 ]。對于那些膽小懦弱者,詩人則毫不留情地抨擊他們的丑陋,如想退出戰(zhàn)斗的特西特斯就被描寫成羅圈腿、跛腳、溜肩和禿頭,同時低俗、淫穢和愚蠢,他作為普通士兵站出來公開發(fā)言,激烈批評阿伽門農,這位挑戰(zhàn)權威的士兵很快就被奧德修斯揍了一頓 [7 ],在荷馬的描繪中,這個特西特斯是“最丑也是最壞的”。美與精神上的高貴一致,這是希臘人一種確定無疑的信仰。這種古希臘教育中身體與精神的內在高度聯(lián)系,也可以在以后的古希臘文學、哲學、雕塑等藝術作品中被反復印證。除此之外,英雄們也一定出身高貴,每個人物的出場都會詳細地介紹他的家族與父輩,因為這是高貴血統(tǒng)的證明。詩歌中還有許多關于貴族生活與禮儀的描寫,這些優(yōu)雅得體的行為舉止,也是教養(yǎng)在生命中的美好展現(xiàn)。

        如何才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卓越”呢?答案是:“超越你的同輩!”(《伊利亞特》卷6,208){3}毫無疑問,戰(zhàn)場是問鼎英雄的最佳場所,也是凡世間英雄實現(xiàn)最高“Arête”的途徑??稍诤推綍r期如何勝過自己的同齡人呢?希臘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競技。如在《伊利亞特》短暫休戰(zhàn)時期祭奠英雄的葬禮上,在《奧德賽》的酒會中,希臘人都舉辦了競技運動會,這也可以看作是奧林匹亞運動會的雛形。競技作為古希臘文學作品最喜愛的主題之一,表達了古希臘人對“身體”與“至善”關系的獨特理解,也決定了體育(Gymnastic Training)在古希臘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地位,為其他文明所罕見。由此也不難理解溫文爾雅的雅典城邦如何能憑借彈丸之地成為地中海的霸主。最崇尚高等理性的族類對武力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愛,讓“身體”與“精神”一同淬煉、成長,這一理念正是通過荷馬史詩告訴所有的希臘人。

        對于荷馬史詩,還有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問題由此衍生而出:首先是英雄們?yōu)楹我獨v經艱辛來取得這些勝利呢?答案是為了獲得“榮耀(”timē),榮耀是對人的獎賞,是“正義”(Dikē)的具體實現(xiàn)。那么為何要獲得榮耀呢?因為這些光榮事跡會被寫進詩歌廣為傳唱,詩人的使命之一就是“將神與英雄的事跡代代流傳”,而英雄正是在這世代相傳的美名中得到永生。荷馬史詩對于希臘人的意義也正在于此,因為它對生命進行了重新詮釋,引導出對生活細節(jié)的各種規(guī)定和基本的倫理規(guī)則,而荷馬也就成為了“希臘人的教導者”。

        2. 正義的生活——教諭詩之父赫西奧德與《工作與時日》

        從現(xiàn)代視角來看,赫西奧德的《工作與時日》與古風時代的其他詩歌風格明顯不符。無論是荷馬史詩還是九大抒情詩人的作品,描繪的都是典型的貴族生活和貴族理念,而赫西奧德展現(xiàn)的卻是農村生活題材,似乎與那個時代的文化格格不入。但必須說明的是,古風時代早期的農民地位并不低下,不能把之后各大帝國貴族階層的奢華豪逸與農民階層的悲慘痛苦簡單地套入赫西奧德的詩歌之中。荷馬史詩中有些被稱作巴塞留斯(翻譯成“領主”或是“國王”)的貴族們農忙時期也要下田協(xié)助奴隸們勞作,他們的妻子也要在家里紡線織布??梢栽O想,赫西奧德的農民家庭與一般的小貴族相去并不甚遠,因為詩人稱自己的弟弟為“高貴出生的佩爾賽斯”(296行) [8 ],建議佩爾賽斯“選一名沒有孩子的女仆照顧家庭”(604行),建議“耕種是要一名仆人帶著鋤頭跟在后面”(468行),囑咐“耕種季節(jié)一到你要和仆人們不分時節(jié)抓緊時間搶耕搶種”(460行)。此外,雖然詩人將他的成就全部歸于繆斯的恩賜,但僅從詩人在文字上的造詣來看,他的教育程度肯定不低。從詩人的自我介紹可以知道,他是一位荷馬史詩的“吟誦者”(rhapsode),并在“安菲達馬斯的葬禮競技會”比賽中獲得一只“青銅三角鼎”,還把它獻給了“繆斯女神”(655行)。赫西奧德的詩歌與整個古希臘的貴族文化并無沖突之處,他所表達的理念反而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和豐富了古希臘的主流文化,與之后興起的城邦理念也非常契合。

        赫西奧德教諭詩的“Arête”有三個最為根本的要素:一是虔敬。“盡你所能且純真潔凈地祭奠永生神靈”(335行),“做自己本分的工作,不冒犯永生的神靈”(第825行)。這也是赫西奧德的詩歌與荷馬最大的相似之處,他們詩歌的背景都在一個屬神的世界,詩歌中提到的訴訟乃是人間和天上的一場戰(zhàn)役,人間的不義最終將被審判,且神的法則不局限于人類社會,整個自然界也在他的規(guī)定之下。詩歌后半段對農作、航海等節(jié)令的描寫突出了這是個屬神的世界,神制定了這些規(guī)則,而這些規(guī)則循序有據,彰顯了神的大能。

        二是“公義”。這首詩寫作的直接目的是訓誡詩人的兄弟——“已經分割了父親大部分財產,揮霍掉以后又覬覦自己兄弟的財產,并通過賄賂法官來謀取這不義之財”。這首詩并不是為了描述整個訴訟,而是由此引出詩人的核心理念,即這個世界是正義的?!盁o論誰強暴行兇,克洛諾斯之子、千里眼宙斯都將予以懲罰”(240行);“須知,寬廣的大地上宙斯有三萬個神靈,這些凡人的守護神,他們身披云霧漫游在整個大地上,監(jiān)視著人間的審判和邪惡行為”(255行);那些“心存不善、歪曲正義”者最終會遭到判決和報應(260行),“害人者害己,最受傷害的是設計者本人,宙斯的眼睛能看見一切、明瞭一切”(265行)。

        盡管《工作與時日》也是用史詩的格律寫成,但赫西奧德的理念較荷馬還是有所不同。起碼他在詩歌中從不調侃奧林匹亞眾神,像《奧德賽》第八卷歌手得摩多科斯拿神靈們的風流韻事來取悅聽眾的事情絕不會發(fā)生。赫西奧德筆下的神不管是好是壞,他們都高高在上,人類的態(tài)度始終應該是謙卑與遵從。

        三是“力量”。對此他用了一個寓言來說明(200-211行):一只鷂鷹用利爪生擒了一只脖頸密布斑點的夜鶯,高高飛翔到云層之中,夜鶯因鷹爪的刺戮而痛苦地呻吟著。這時,鷂鷹輕蔑地對她說道:“不幸的人??!你干嘛呻吟呢?”“與強者抗爭是傻瓜,因為他不能獲勝,凌辱之外還要遭受痛苦。”如果從荷馬的角度來看,鷂鷹是對的,因為所有的Arête是一致的,尤其是“力量”,代表的就是正義。但赫西奧德奉勸他的兄弟:“佩爾塞斯,你要傾聽正義,不要希求暴力,因為暴力無益于窮人,甚至家財萬貫的富人也不容易承受暴力,一旦碰上厄運,就永遠翻不了身。追求正義才是明智之舉,正義終究要戰(zhàn)勝強暴?!保?15-217行),不要誤以為“力量就是正義,虔敬不是美德”(193行)。

        那么,此處赫西奧德是否意在批判荷馬呢?這也未必。因為在詩歌的110-190行,詩人敘述了人類的歷史,從“黃金時代”開始一代代衰落。荷馬史詩描寫的年代是“英雄的時代”,雖然遠遜于“黃金時代”,但也是一個比當下的“黑鐵時代”好得多的時代。在“英雄的時代”,力量與正義統(tǒng)一,而在這個邪惡的時代,力量只是助紂為虐。

        《工作與時日》這一被視作“教諭詩”的開山之作區(qū)別于古風時代其他詩歌作品的最獨樹一幟的理念就是——“勤勞”?!爸挥袕氖聞趧硬拍鼙妒苡郎耢`的眷愛。勞動不是恥辱,恥辱是懶惰”(309-311行);“如果你心里想要財富,你就如此去做,并且勞動,勞動,再勞動”(381行)。最廣為流傳的篇章是:“邪惡很容易為人類所沾染,并且大量地沾染,通向它的道路既平坦又近切。然而,永生神靈在善德和我們之間放置了汗水,通向它的道路既遙遠又陡峭,且出發(fā)處路面崎嶇不平,可是一旦到達其最高處,那以后的路就容易走過。”(285-292行)

        赫西奧德在詩中反復穿插提到“公義”、“神”和“勞作”等不同概念,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幾個概念渾然一體、相輔相成。其對永生神宙斯整全、正面的解釋不只是出于個人偏好,而且提供了一種形而上的哲學依據,只有全知、全善的神的存在,才能據此推導出古希臘社會最為重要并為之奮斗的理想與目標——“正義”,否則任何道德倫理的基礎都是薄弱且不堪一擊的,而“辛勤勞作”也是在此基礎之上推導而出的適合于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這與后來的基督教文化基本吻合,也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標準一致。在赫西奧德的詩中我們看到的是構建有序社會的充滿理性的正面力量。

        3. 優(yōu)秀的公民——提爾泰奧斯和梭倫的教諭詩

        提爾泰奧斯(Tyrtaeus)和梭倫(Solon)比赫西奧德大約晚一個世紀,當時正值希臘民主思想嶄露頭角之際,這兩位詩人的風格也明顯為之一變,從“神話語境”過渡到“城邦語境”。兩人更多的是從社會共同體(community)角度出發(fā),認為個人的價值只有通過“城邦”這一集體才能得到實現(xiàn)。其中許多理念也與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道德情理相通,讓人頗感親切。

        在提爾泰奧斯的詩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烈火一般的“愛國主義”。提爾泰奧斯時代的斯巴達正面臨一場艱難的長期戰(zhàn)爭,傳說中他是由德爾菲神廟派來挽救斯巴達的使者,正是在他的詩歌的感召下,斯巴達人英勇戰(zhàn)斗并最終取得了勝利。他所表達的核心理念亦是之后斯巴達人行為規(guī)范與標準的一部分。

        “英勇殺敵為國而戰(zhàn)/死于最前線最美好……年輕人,堅持吧,勿恐懼,勿可恥地逃跑,你應當有堅毅果斷的精神,并肩作戰(zhàn)時不要茍惜生命,年輕人倒合這般死!年紀輕輕像朵花,男子看見贊嘆,女子看見憐愛,生也美,死亦美?!?[9 ]

        而斯巴達人對待英雄和懦夫的態(tài)度也是“正義的”(just)。對英勇作戰(zhàn)者:“他在前方倒下喪失寶貴生命,會給城邦人民和父親帶來光榮,父老和青年都會一齊失聲痛哭,全城人民都會為他沉痛哀悼……”;懦夫的代價則是:“棄城而逃,拋下沃土,到處行乞最可哀,帶著慈母、父老、稚子、愛妻四處流浪,遇到誰都遭憎惡,可恨的貧困壓迫他……亡者沒人關心、沒人可憐?!?[9 ]

        從提爾泰奧斯一系列的愛國主義詩篇中我們可以看到荷馬史詩中不變的要素“武力”、“榮耀”、“正義”;但他最愛使用的是復數,不再是荷馬史詩中的個人英雄,而是謳歌“公民們”與“士兵們”,這正是之后整個斯巴達社會的基本結構。

        另一位城邦詩人則是被稱作“第一雅典人”的梭倫,作為“古希臘七賢”之一,梭倫用詩歌為雅典城邦立法——“我的靈魂命令我教導雅典人” [10 ]。他是雅典的基石,孩子們在學校都用心背誦他的詩歌,在聚會或者訴訟中也常常聽到梭倫的詩。法律是形成公民責任感的最重要力量,雅典人愿意聽他說話,樂意服從律法的管束。

        梭倫與提爾泰奧斯一樣具有愛國精神,他一首題為“薩拉米斯”(Salamis)的詩歌曾極大地鼓舞了雅典人的士氣,奪回了薩拉米斯島:“讓我們去薩拉米斯,為這美麗的島而戰(zhàn),洗刷那難以忍受的羞辱?!?[11 ]

        梭倫與赫西奧德一樣追求“正義”(Dikē)的生活,這也是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他為雅典城邦立法的細則,如:“我愿意有錢,但我絕不想要不義之財,日后報應總會來。憑橫行霸道獲得的財產來得不正,是被不義的事情迷住心竅。昧著良心為非作歹,隨即便會身敗名裂。壞事猶如火焰,起于微末,最后造成很大苦惱?!?[12 ]與赫西奧德不同,梭倫雖然也歌頌神,但正義的降臨不全然是來自神的審判,更多的是理性的推演。因為不義的行為會損害城邦機理,會引發(fā)民眾之間的傾軋,會腐蝕整個“共同體”。

        4. 貴族英雄——品達頌歌的教育理念

        品達可以說是古風時代的最后一位大詩人,也是古風時代抒情詩的巔峰代表。他的詩又將我們帶回到了荷馬的英雄時代。品達最為人稱頌的作品是他的運動員頌歌,歌唱奧林匹亞運動會上運動員獲得冠軍時的輝煌時刻,以及英雄凱旋時的隆重場景。品達的詩歌是荷馬式的,即使他用的不是史詩格律,即使他描寫的是競技場上的對決而不是荷馬史詩中真正的戰(zhàn)場,但就算隨意挑選一首他的頌歌,仍能感受到荷馬式的英雄氣息撲面而來。

        品達的頌歌結構近似:獲得奧林匹亞競技的某位冠軍有著顯赫的身世,是神邸或英雄的后裔;祖先們跌宕起伏的神話傳奇和卓越品質在其后裔——奧林匹亞冠軍身上再度體現(xiàn);冠軍歷經艱難獲得光榮勝利,在城邦永享聲譽,這是英雄應得的榮耀,是“正義之花”的再次綻放;在繆斯的賜福之下,詩人為運動員寫下頌歌,讓他的聲名得以永世流傳。

        在此以《奧林匹亞頌之一》為例。這首詩旨在慶祝希耶?。℉ieron)在公元前476年取得賽馬(keles)冠軍。這闋頌歌以一個比襯(priamel,古希臘詩歌一種常見的修辭方式)開始{4}:“水是萬物中最好的,但是黃金,猶如夜里閃爍的火焰,使旁邊的一切財富的榮光黯然失色。但是,我的心呵,愿你歌頌賽會的榮耀,不要在白天于那荒涼的空中尋找比太陽更加耀眼奪目的星辰,也不要以為有什么比奧林匹亞更偉大的競技值得歌唱。”(1-11行) [13 ]然后是對希耶隆勝利的盛贊:“他揮舞著西西里羊群的正義的杖,盡收一切巔峰成就,被最美好的詩歌稱頌?!保?2-20行)

        詩歌最核心的部分是重新構造了希耶隆的祖先珀羅普斯的神話傳奇。珀羅普斯的父親坦塔羅斯是宙斯的兒子,他也是一位神邸,他決意冒著生命危險娶美麗的希波達彌亞公主,為此必須和公主的父親展開一場賽馬競技,因為這位父親被預言女兒出嫁之日便是他的死日,所以他已經殘忍地殺害了很多求婚者。但珀羅普斯認為“既然男人注定一死,為什么要蜷坐在黑暗中,不知何為,寂寂無名地老去,分享不到半點榮耀?決不!如今兇險就在眼前,你來助我實現(xiàn)目標吧?!保?0-85行)在海神波塞冬的幫助下,他獲得“一輛金色的戰(zhàn)車和長著翅羽永不疲倦的駿馬”(86-87行)。至此,奧林匹亞的賽馬冠軍希耶隆和他偉大祖先珀羅普斯的形象疊加到了一起,而前者的榮耀更甚:“奧林匹亞盛宴的榮耀更遠勝于珀羅普斯,馬場上,是速度的比拼,是勇敢力量的艱難的豐功偉績。勝利者在余生中永享甜蜜與安寧?!保?4-97行)

        在詩的末尾處,品達驕傲地“簽下大名”,這也是抒情詩興起后許多詩人的慣例。他說:“我的工作是為那人加冕,用愛奧利亞人的騎士格調。我自信今世無人能出我左右,擅長以崇高追求與高貴的力量,用廣為流傳的詩歌來榮耀(英雄)?!保?00-105行)“讓我與勝利者們比肩而立,無論何時,因為我的智慧在希臘人中首屈一指。”(115-117行)

        在品達的詩歌中我們又讀到了頗為熟悉的荷馬式的“Arête”:英俊不凡、堅韌頑強的貴族青年,在神靈的庇護下雖歷經艱難但最終“超越了他的同輩”,并通過詩歌獲得永久流傳的聲譽。這里所有的美好事物又和諧地共振在一起,英雄獲得榮耀并永享美好生活,“這種每天都擁有的善是凡人至高的善”(99行)?!爸粮咧幨枪诿釣橥?,不要猶豫,愿你永遠行走在高處?!保?15行)

        品達處在一個民主思潮高漲、貴族政治地位式微的轉折時期。當一代代貴族沒落的時候,我們總是可以從那個群體的詩歌中讀出“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的無奈與不滿。但品達的作品卻截然不同,他描繪的是一個令人向往、極度榮光的國度,沒有諷刺和挖苦,也沒有自怨和自艾。盡管那個貴族時代早已逝去,但品達的詩已經超越了時光。其頌歌不只是為一個階層歌詠,而是為高貴的精神歌詠,這也是品達的頌歌以及古風時代所有教諭詩力量的主要來源,他只朝最美好的事物舉目、只傳達最崇高的情感。這些詩歌塑造了古希臘的民族精神,至今仍在廣為流傳,正是詩歌中這種純粹、堅定且如烈火般燃燒的高貴追求,才讓他們歷久彌新。

        三、反思與啟示

        古風時代歷時三百余年,是古希臘歷史中頗為動蕩卻始終昂揚向上的時期,它孕育了之后的古典時代,是柏拉圖那一代人心目中真正的“黃金時期”。在古風時代,“詩歌”與“武力”盛行于整個希臘半島與周邊鄰邦,打造出希臘人獨特的民族特質,文雅且豪邁,懂得歡娛卻又善于自制,這是現(xiàn)代人特別是東方人難以真正理解和把握的獨特風貌。

        如果僅從“教育成果”來看,人才輩出、名家云集的希臘半島充分印證了詩教時代的空前成功,而其教育理念又明顯相悖于當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誰對誰錯的問題。古風時代的教育絕非盡善盡美,但不斷“現(xiàn)代化”的我們是否也應該駐足反思?對歷史的批判我們曾不遺余力,而從正面與積極的角度來探討古代教育,也許會給我們更深層次的認識和啟示。

        1. 詩教何以可能

        首先讓我們覺得陌生的是詩歌這種教育形式。在這個詩歌式微、“詩人已死”的年代,詩歌只能是文化的點綴,何以可能成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其實詩歌教育并非古希臘獨有,它也曾是中國上古教育的主要途徑。如《周禮·春官宗伯》云:“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边@里的樂將詩、舞自然而然集于一體,德、文、武融匯其中;這里的樂教就旨在育德、育智與育體,先秦文明也自此孕育而出。可見詩教(或稱作樂教)作為一種教導方式,在人類文明之初曾是一種不約而同的共同選擇。

        希臘從古風時代至古典時代一直到泛希臘化時代,荷馬史詩等名篇一直都是各類教育的基本“教材”,從識字斷句開始直到高等學園,對詩歌的理解與把握不斷提升。從識字開始,接觸的就是最為經典的著作原本,很少有希臘人會放棄荷馬史詩而另起爐灶。這不僅讓希臘人的教育在一個高點起步,也讓整個民族形成一種統(tǒng)一的核心文化。

        此外,詩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也正是當代教育所缺乏的。古希臘詩歌通過文字與音樂、舞蹈的結合而具有極大魅力,“詩人總是按照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講述,這些有著天然裝飾的咒語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柏拉圖《理想國》卷10,第601頁),因為“無論是誰,都會為詩歌陶醉”(阿爾基洛科斯)。講述者與聽眾不再是簡單的師生關系,而是表演者與聽眾的關系,兩者之間不會像當下教育在主客體之間形成極大的緊張與壓力,而是通過詩歌產生一種共通的情境。同時,城邦或者部落(tribe)之間經常舉行少年組和成年組的各種詩歌表演競賽,其隆重程度不亞于體育競技,人們的參與意識強烈,不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深深地迷戀其中,在技藝和審美方面共同提高。這才是當代教育不斷提倡的真正的“情境教學”、“互動教學”和“體驗教學”。

        2. 宗教不只是神話

        現(xiàn)代教育無法認可古風時代詩歌中太多的神話故事,以及古希臘人對奧林匹亞眾神的虔敬態(tài)度,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信息時代,古希臘近似原始的多神宗教觀念是愚昧與無知的同義詞。但當我們了解高揚理性大旗的柏拉圖在他的阿加德米學園定期祭祀阿波羅與雅典娜、邏輯學之父亞里士多德用三段論推演出神的存在時,我們是否偶爾也會懷疑我們的武斷與輕率呢?

        《荷馬史詩》和《神譜》開篇高歌繆斯女神,這不僅是致敬和頌揚,更重要的是宣告這些詩歌是神的話語,從而為自己的詩歌定位: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和“真理”!古希臘時代荷馬史詩的游吟詩人們也極受尊重與歡迎,他們衣著光鮮、手持權杖,這只權杖就是赫西奧德《神譜》中繆斯女神所贈的月桂枝(代表阿波羅神)。古希臘只有兩種人可以手持權杖:其一是代表世俗最高權力的巴塞留斯(常譯成“國王”),其二就是吟誦史詩的游吟詩人。只有首先確定神的地位才能確定詩人的話語權,才能確定詩歌講述的都是真理。這一時代的詩人將自己的才華與技藝歸功于神,同時也就確定了自身的權威性。古風時代后期,特別是古典時期,詩人們明顯不再這么虔敬,常常將詩歌歸功于自身才華,雖然個人獲得了名聲與尊重,但對一個群體來說在抬高自身的同時其實也在自掘根基。詩人們或為名或為利,歌頌傳統(tǒng)文化不認可的對象,有時甚至詩人自己的詩歌也自相矛盾。人的有限性一目了然,詩人從神壇走下,話語的權威逐步走低,甚至被一些哲學家斥為“匠人”。詩歌中再沒有真理體系,甚至整個教育中的真理體系也被希臘人自己逐步攻破。而這種困境我們今天依然存在,在懷疑主義、相對主義、工具主義橫行,缺乏真正權威價值體系的當今社會,我們如何確保知識來源的可靠性,如何解釋某種倫理道德觀的合法性?我們又如何心安理得地認為教師是一種高尚的事業(yè),而不是為稻粱謀的“匠人”呢?

        3. 教育的精英情結

        現(xiàn)代人無法接受古希臘教育的另一個原因是,古風時代詩教的貴族文化背景和精英教育情結與當代教育公平和大眾化教育的民主步伐極不相稱,其實這種觀點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兩組概念并不一定對立。這可以從最具荷馬式風格的斯巴達教育中窺見一二:“斯巴達之教育,一干涉嚴酷之軍人教育也。嬰兒之生,必由官驗其體格,不及格者,撲滅之。生及七歲,即使入幼年軍隊,教以體育,跣足裸體,惡衣菲食,以養(yǎng)成其任受勞苦凌犯寒暑忍耐饑渴之習慣……舉國之男女老少,莫不輕死好勝,習以成性。彼斯巴達一彈丸之國耳,舉國民族,寥寥不及萬人,顧乃能內制數十萬之異族,外挫十余萬之波軍,雄霸希臘,與雅典狎主齊盟也?!保簡⒊墩撋形洹罚┧拱瓦_是典型的貴族體制,這種教育也是按照傳統(tǒng)精英教育方式進行的,但這種精英教育方式卻艱苦苛刻異常,在極度控制物質供給的條件下進行,可見精英教育與奢華的物質條件完全可以剝離開來。這也是整個希臘黃金時期的主流思想,以培養(yǎng)“哲學王”為目標的柏拉圖所倡導的也是簡樸與自制的生活。

        從以上一系列詩歌中品味出來的是,這種古希臘的精英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不著眼于物質生活、不為欲望所捆綁的高尚品性,是培養(yǎng)在各方面都有卓越表現(xiàn)的同輩人的表率與楷模。這種精英教育與教育公平毫無實質沖突。而且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我們剛剛經歷過一個將所有社會精英全部掀翻在地的時代,那個時代的教育以民主自詡,卻對整個民族傷害至深。即使這一極端思潮已經過去,但余蔭猶在,當下的教育仍然完全著眼于為將來謀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生計,甚至精英階層也只是用收入和地位來衡量,教育理念的境界重心整體下移,教育的大眾化蛻變成“平凡的”甚至是“平庸的”教育,這顯然是對教育民主的傷害。真正的教育民主并不是朝大眾的日常需求靠攏,而應當是一齊努力朝向最高道德目標,用培養(yǎng)精英的方式成就更多人,正如品達的詩歌所說的那樣——讓“我們”一起“永在高處行走”!

        注釋:

        {1} 對古風時代的劃分有不同意見:歷史學家從政治事件的角度來劃分,一般將其界定為從800BC到490BC左右第一次希波戰(zhàn)爭結束;從文化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一般將其界定為前蘇格拉底時期,即哲學和散文興起之前。本文采用后一種劃分。

        {2} Arête一詞沒有完全對應的英文翻譯或者中文翻譯,英文通常譯作“excellence”,中文通常譯作“卓越”。而古希臘文中的Arête內涵更加廣泛,包括一切美好事物,如“善”、“好”等,用于人的時候多指最為杰出的人。

        {3} 原文為“αι■ν(always) αριστε■ειν(to be best) και(and) υπε■ροχον(distinguished above) ■μμεναι(to be) λλων(others)”.

        {4} 品達的《奧林匹亞頌之一》翻譯參考LOBE版的英文譯本和中文譯本http://www.reeds.com.cn/forum.php?mod=vie wthread&tid=18504.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柏拉圖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21.

        [2]柏拉圖.法篇[M]//柏拉圖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0.

        [3]Robert M. Schule,John G. Fitch. Theory and Context of the Didactic Poem:Some Classical,Mediaeval,and Later Continuities[J].Florilegium,1983(5):1-43.

        [4]Mimnermus. Fragment1[M]//Gerber. Greek Elegiac. Massachuset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81.

        [5]Alcman. Fragment89[M]//Lyric:Anacreontea-Choral Lyric from Olympus to Alcman v.2,Massachuset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455.

        [6]C.J. Mackie.AchillesTeachers:Chiron and Phoenix in the Iliad[J].Greece & Rome,Volumn,1997(44):1-10.

        [7]荷馬史詩·伊利亞特[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179.

        [8]赫西俄德.工作與時日·神譜[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10.

        [9]Tyrtaeus. Fragment12[M]//Elegiac Poetry. Massachuset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51,59.

        [10]Werner Jaeger.Paideia: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Volume I[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41.

        [11]Solon. Greek Elegiac Poetry:From the Seventh to the Fifth[M].Massachuset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133.

        [12]梭 倫.古希臘抒情詩選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81.

        [13]Pindar.OlympianI[M].Massachuset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2:46-59.

        猜你喜歡
        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中的兩種時間敘事方式解析
        生態(tài)美與人物美的交融:論《格薩爾史詩》與《荷馬史詩》的人物塑造
        《吉爾伽美什》與《荷馬史詩》中的生死觀比較
        荷馬史詩中男性老人社會地位考察
        卷宗(2017年22期)2017-09-02 02:41:39
        試析“荷馬史詩”所反映的宗教場所
        文教資料(2017年4期)2017-04-21 16:42:17
        傾城傾國的“無恥人”
        淺析《荷馬史詩》中女性的依附地位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32:23
        跨文明視域下《荷馬史詩》與
        江漢論壇(2016年7期)2016-10-28 01:36:01
        《荷馬史詩》中的女性社會地位
        黑龍江史志(2014年1期)2014-11-11 18:23:32
        不朽的阿基琉斯,永遠的《特洛伊》
        電影文學(2014年10期)2014-06-16 20:07:10
        我的美艳丝袜美腿情缘| 情侣黄网站免费看| 亚洲人成绝费网站色www| 欧美亚洲国产人妖系列视 |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中国a级毛片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北岛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亚洲av五月天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人妻久久久一二三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闺蜜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片内射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 夜晚黄色福利国产精品|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亚洲AV日韩Av无码久久| 日本av一区二区播放| 亚洲成人av大片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完整在线视频免费黄片| 国产丝袜美腿诱惑在线观看|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中文字幕亚洲一二三区| 少妇高潮av久久久久久| 欧美 变态 另类 人妖|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蜜| 开心五月激动心情五月|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