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娟
【摘要】 目的:在門急診護理實習帶教中行臨床護理路徑,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探究。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門急診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實習的46例護生,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護生23例。對照組護生的護理實習帶教過程中行傳統(tǒng)護理干預,觀察組護生的護理實習帶教過程中行臨床護理路徑,將兩組護生行不同護理實習帶教后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及帶教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對應性實習帶教后,觀察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及帶教滿意度均顯著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門急診護理實習帶教中行臨床護理路徑,可以顯著提高護生的理論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及帶教滿意度,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門急診護理; 實習帶教; 臨床護理路徑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8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5-0149-03
臨床實習是每位護生必修的課程之一,其是臨床護理教學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顯著提升護生的專業(yè)水平及臨床經驗,為護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臨床護理路徑是臨床上提出的新型護理模式,是一種具有高品質、高質量、低成本的醫(yī)療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是由臨床路徑護理小組按照標準化治療護理流程對一類特殊患者進行全程臨床路徑護理干預[1],可以顯著提高醫(yī)療服務效率,并控制不合理醫(yī)療費用,同時顯著提升患者的滿意度,保障患者的醫(yī)療安全[2]。為了進一步探究在門急診護理實習帶教中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筆者所在科對46例護生進行了如下過程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筆者所在醫(yī)院門急診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所實習的護生中選取46例參與本次探究,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n=23)與對照組(n=23)。所有護生均對此次探究的目的、過程及帶教方法進行了充分了解并表示自愿參與本次探究,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中觀察組護生均為女性,年齡最大22歲,最小18歲,平均(18.24±2.12)歲;對照組護生也均為女性,年齡最大21歲,最小17歲,平均(18.01±2.24)歲。兩組護生均已完成學校的理論課程。兩組護生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實習時間、實習內容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對照組護生的護理實習帶教過程中行傳統(tǒng)護理干預。在觀察組護生的護理實習帶教過程中行臨床護理路徑,分4個階段對護生進行實習帶教:護生上崗前、實習初級階段、實習中期階段、實習后期階段,每個學習階段結束后均由帶教小組對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及帶教滿意度進行評價,具體帶教方法如下。
1.2.1 制定計劃 門急診科室成立護理帶教小組,由護士長設計調查問卷表對護生的帶教滿意度進行詳細調查。調查方式為帶教小組下發(fā)問卷并指令專人收回問卷,調查時間分別為每個學習階段結束前的1周,即實習初期、中期及后期等階段的最后1周,對護生發(fā)放問卷調查表進行滿意度數據采集與分析。
1.2.2 制定教學路徑表及實施臨床路徑護理 成立臨床帶教路徑研究小組,對護生的實際需求及臨床實際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根據護生的臨床實際情況及需求制定出相適應的個性化臨床帶教教學路徑表,具體內容為,(1)上崗前:由護理部組織采用集中講座的方法為護生教學。臨床帶教路徑內容設定為對護生進行上崗教育,包括為護生詳細講解實習醫(yī)院院史、帶領護生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及各科室的分布情況,為護生詳解護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及護理等概況,講解醫(yī)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對護生進行醫(yī)德醫(yī)風教育,對護生工作時的儀容儀表及護士禮儀進行講解和規(guī)范,提升護生對于醫(yī)院內感染知識及法律法規(guī)知識的了解程度,對醫(yī)患之間的關系處理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同時講解并示范六項護理技術操作(經鼻口腔吸痰技術、導尿技術、生命體征測量技術、口腔護理、心肺復蘇術、無菌技術)及護理文件書寫與規(guī)范。(2)初級階段(入科第1周):采用總帶教講解的方法為護生進行教學。臨床帶教路徑內容設定為帶領護生熟悉門急診科的環(huán)境、布局及物品放置位置,詳細了解急診室的常規(guī)工作及各個班次的工作程序,強調“無菌觀念”和“三查八對一注意”的重要性,熟悉急診患者初步鑒別和處理原則。(3)初期階段(入科第2周):利用下午的時間對護生進行模擬訓練。臨床帶教路徑內容設定為對護生行護理基礎操作實習,并對其實習操作流程進行合理化規(guī)范,為護生示范護理基礎操作程序,并講解其中需要注意的操作方法,示范并講解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示教室為護生提供模型人教具,便于護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4)中期階段(入科第3周):采用總帶教集中指導的方法對護生進行教學。臨床帶教路徑內容設定為強化護生的基礎護理知識水平及操作流程,及時糾正護生在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并為其進行正確操作示范。指導護生操作流程,提高護生的護理技術水平,詳細為護生講解搶救室儀器的使用方法及儀器的保養(yǎng)注意事項。(5)后期階段(入科第4周):采用個性化指導方法對護生進行教學,臨床帶教路徑內容設定為培養(yǎng)護生對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能力,熟悉常見急癥的急救措施與方法,培養(yǎng)護生的預見性思維及判斷性思維,并完成護理理論考核及個人實習鑒定。
1.2.3 綜合考核 帶教小組需要詳細掌握每個護生各階段的學習情況,并進行考核,對未能掌握的護生進行個別指導,增加護生的掌握程度,直至達到教學目標。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生行不同護理實習帶教后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及帶教滿意度,并進行對比分析。
1.4 評價標準
根據臨床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實習大綱對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進行評定;采用自制的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帶教工作進行評定,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標準,總滿意度為滿意度和比較滿意度之和。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及操作成績比較
觀察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均顯著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兩組護生的帶教滿意程度比較
觀察組護生的帶教滿意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高質量的臨床護理教育可以培養(yǎng)高質量的護理人才,臨床護理實習過程就是一個實現護生專業(yè)知識水平提升、豐富臨床操作經驗的重要途徑[3]。臨床實習可以將護生的課堂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知識,將理論與實踐互相印證、互相融合,做到將專業(yè)理論知識完美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4]。提升護生的整體護理素質,因此,臨床實習是護生學習階段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受到學校以及醫(yī)院的一致重視[5]。
傳統(tǒng)的實習帶教學習方法具有隨意性和盲目性,采取跟班跟人的學習方法,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臨床護理路徑實習帶教學習方法可根據臨床帶教教學要求路徑表對護生進行目標明確的帶教計劃教學,教學效果較明顯[6]。對護生采取階段式的指導和講課可以顯著避免傳統(tǒng)帶教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增強護理管理者對護生教學質量的質控,保證帶教的有效性[7],提升帶教實習的教學質量。
臨床帶教教學可以讓觀察組護生明確學習內容及學習計劃,提高護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并提高臨床帶教教學的教學效果,使護生的臨床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能得到明顯提升,增強護生在護理工作中的信心,提升護生的相關護理理論及操作技能。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均顯著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生的帶教滿意度為95.6%,對照組護生的帶教滿意度為65.2%,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生的帶教滿意度顯著性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門急診護理實習帶教中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比較顯著,對提升護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成績及帶教滿意度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云,李付儒.臨床護理路徑在門急診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9):9-10.
[2]王超,任喆.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48(36):4476-4479.
[3]王媛,梁萍,李彩玲,等.臨床護理路徑應用評價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34):3841-3843.
[4]王麗華,劉振宇.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學,2013,19(3):459-462.
[5]林意,嚴秋雁,周銓梅,等.臨床護理路徑在頭頸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22):3764-3765.
[6]王秀蘭,劉靜,邸曉君,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3):308-310.
[7]賴海燕,盧桂花,秦麗平,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垂體瘤經鼻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9):1745-1747.
(收稿日期: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