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韓雪
摘 要 高校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比較豐富,體育教師要依據(jù)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和特點,以終身體育作為日常教學目標,引導高校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并將健康教育、素質(zhì)教育和快樂教育等應用到大學體育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空間。本文對終身體育的內(nèi)涵、目標、作用等進行分析,論述大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并提出具體改革方法,以期達到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 終身體育 目標 大學體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1.016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Goal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YANG Hanxue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Abstract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P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more abundant, PE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o lifelong sports, as the daily teaching objectives,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and happiness education into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to create a good the sports learning space for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bjective and function of lifelong sports,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reform methods in order to achieve a good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words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go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1 終身體育的內(nèi)涵與特點
1.1 終身體育的內(nèi)涵
終身體育不僅能夠推進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也能夠適應我國國民體育需求。終身體育思想的核心便是讓一個人一生都進行體育鍛煉,提高國民身體素質(zhì)及生活品質(zhì)。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即教授學生運動技能,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并且進入社會之后仍然能夠堅持鍛煉。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對大學生加以引導,使其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確保他們在日常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將終身體育理念滲透到大學體育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體育技能,使其形成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并在學業(yè)結束之后,仍然能夠自覺進行體育鍛煉。
1.2 終身體育的特點
(1)終身性特點。大學生一生都要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相較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觀念,其目光更加長遠,不僅要求學生在學校進行體育學習及鍛煉,走出校門之后,更要接受體育教育,堅持體育鍛煉,將體育作為一項終身性的活動。
(2)多元性特點。其強調(diào)的是內(nèi)容方面。終身體育意識形成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考量,引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對運動項目進行自由選擇。學生要依據(jù)自己的身體特點、鍛煉需求、興趣愛好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并堅持鍛煉。①
(3)全民性特點。它是指體育鍛煉需要有廣泛的參與主體,不僅僅是體育教師、高校學生、運動員及體育愛好者,普通民眾也要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提高國民身體素質(zhì),為大眾體育教育提供發(fā)展空間。
(4)明確性特點。無論是大學生、體育愛好者,還是普通民眾,都要為自己制定明確的鍛煉目標,從而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不斷提高生活質(zhì)量及身體健康水平。
2 終身體育思想對大學體育發(fā)展的作用
2.1 充分發(fā)揮大學體育的人才培養(yǎng)價值
大學體育教育主要是為了通過系統(tǒng)的教育過程,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當前,社會壓力比較大,人們處于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將終身體育思想應用到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能夠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目的具備一個明確的認知,引導其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繼而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完成大學教育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能夠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2.2 構建特色體育理論體系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國大學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將終身體育思想應用到大學體育教育中,與社會主義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要求相符合,不僅能夠向大學生傳授基礎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而且更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精神及體育意識,使學校體育教育與社會體育教育同步結合,從根本上對我國社會主義高校體育理論體系進行構建和完善,實現(xiàn)終身體育目標。②
3 以終身體育為目標審視大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
3.1 教師和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淡薄
縱觀當前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比較注重體育技術,并未認識到理論教學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學生無法對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全面認知,更無法從根本上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傳統(tǒng)教學背景下,體育教師對學生的運動技能及身體素質(zh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并沒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導致大學生普遍缺乏終身體育意識。
3.2 體育教學內(nèi)容及方法單一
應試教育背景下,大學生體育基礎和身體素質(zhì)都比較差,使大學生缺乏體育興趣,學習積極性也普遍偏低。當前,很多大學體育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項目,教學內(nèi)容以各類球類運動、體操類運動和跑步等為主,缺乏創(chuàng)新性。而體育教師的課堂參與性也比較低,只是向?qū)W生講解基本的體育技能,然后讓他們自行鍛煉,使體育課堂學習比較枯燥,制約了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3.3 高校體育場地和器材配備不足
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配備充足的教學場地及體育器材等基礎設施,才能夠?qū)崿F(xiàn)終身體育目標。部分高校由于經(jīng)費不足,場地、器材等有限,使日常體育教學無法保障,導致學生的課外活動參與積極性普遍偏低,很難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更遑論終身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③
3.4 高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zhì)低
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素質(zhì)及綜合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部分高校體育教師數(shù)量有限,專業(yè)水平普遍偏低,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注重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及實際學習需求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無法激發(fā)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高校體育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高,制約了終身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
4 基于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建議
4.1 樹立終身體育思想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對其進行終身體育教育。教師既要結合高校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技能,又要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故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要著力于對學生的體育知識及技能進行培養(yǎng),并在日常教學中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立足于高校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使他們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并時刻堅持體育鍛煉,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2 制定明確的體育教學改革目標
終身體育主要強調(diào)體育鍛煉的終身性和長久性,其使學生能夠終身堅持體育鍛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目標制定過程中,既要對大學生的身心素質(zhì)進行考量,也要立足于長遠,使學生在離開校園之后,仍然能夠堅持體育鍛煉,確保身體健康,且終身受益。其要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融為一體,為終身體育發(fā)展奠定完善的環(huán)境基礎及制度基礎。④
4.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形式
首先,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以室外和技能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依據(jù)大學體育課程要求和學生地點,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設計,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并依據(jù)具體教學內(nèi)容,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合理應用,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以足球教學為例,教師不僅要向?qū)W生傳授基本的足球技能,也要在課堂上組織足球比賽及足球游戲等,并觀看足球視頻,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體會足球運動的樂趣。其次,應用多元化的教學組織形式。終身體育教學背景下,要依據(jù)當前教育改革要求,對高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進行確定,實現(xiàn)其多元化,不斷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4.4 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
在終身體育思想理念指導下,選擇高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編寫體育教材。首先,基于社會和學校需求,依據(jù)大學生的生理特點及心理特點,對高校體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確定,使學生既能夠得到體育鍛煉,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我價值。其次,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在原有教學基礎上,增加實踐性比較強的新型教學內(nèi)容,使其更加多樣全面。第三,大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既要講求實踐性,更要兼顧理論性,注重課堂教學與課外鍛煉同步,從而使學生在長期體育鍛煉背景下,逐漸形成終身體育觀念。
4.5 采用科學的教學評價考核方法
首先,立足于終身體育目標,執(zhí)行體育教學評價工作,對大學生的日常體育學習情況具備明確的認識。其次,注重教學與評價的同步性,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效用,為體育教學提供助力。第三,依據(jù)大學體育教學情況,對多種評價方法進行同步應用,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使大學體育教學更具針對性,引導大學生不斷樹立體育學習自信心。第四,應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指標和教學評價方法,既要對大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也要評估大學生的學習結果,使體育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合理。
4.6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
基礎設施建設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硬件支持,它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空間,從而使其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要將現(xiàn)代化體育場館建設工作落實到位,并依據(jù)大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對學校體育器材進行更新,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場所,使其真正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氛圍中,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在該過程中不斷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未來離開學校之后,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5 結語
綜上所述,終身體育教育是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能夠使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不斷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學校和教師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體育學習需求,對體育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等進行合理界定,制定明確的高校體育改革目標,使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注釋
① 姜宇航.基于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電大理工,2014(4):79-80.
② 周鵬.終身體育思想視角下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1):126-128.
③ 殷征輝.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淺析[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15(4):67-69.
④ 張樹滑.基于“終身體育”目標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運動,2015(10):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