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學生社團在管理中存在如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經費來源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等多方面問題,限制了學生能力的提高和社團的發(fā)展。進一步完善社團骨干的能力培訓和社團文化傳承等工作機制,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社團活動的內容,增加其內涵和質量,另一方面實現了加強學生自主管理、提高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目標,使社團工作高效有序運行。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 自主管理 志愿者協會 創(chuàng)新
高校學生社團是由大學生依據個人興趣愛好自愿組成、自主開展活動的學生組織。學生社團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素質上發(fā)揮著重作用。學生社團自主管理是指社團組織與成員以實現社團宗旨為目標,自行選擇相關的活動內容和方式,實現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然而學生社團的自主管理并非一帆風順,容易出現制度、管理、經費和創(chuàng)新性等多方面的問題。
一、深化高校學生社團自主管理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長期以來,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學生社團建設,學生社團的數量也呈明顯的上升趨勢。自主管理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以及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的作用上尤為突出,其預期效果與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本質上一致。
2.有利于保持學生社團活力。如果說學生是社會發(fā)展中最具活力的一股清泉,那么學生社團就是一個儲存著無盡潛力與創(chuàng)造性的活水源頭。學生社團在遵守學校和社會規(guī)范的前提下自主管理,讓其真正成為了學生的代言人。
3.有利于提升學生干部能力。復合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的,也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方向。這就意味著只會單一地完成任務、按部就班地進行工作的學生存在被淘汰的風險;相反那些有一技之長,能夠融會貫通,任務完成出色,但又有自己想法的同學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4.有利于增強青年學生創(chuàng)造力。在學生社團的工作中,一個全新的活動項目的提出和落實就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敢于在沒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大膽而謹慎地開展活動。
二、當前學生社團自主管理面臨的困境
1.社團自主管理缺乏制度保障。制度是保障各種社團正常運轉的基礎。在許多高校學生社團的建設上沒有制定管理制度,更沒有形成體系。一些社團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并不付諸行動,致使組織結構松散,內部分工不明確,導致社團管理松散,凝聚力不強,號召力不足,缺乏堅強的領導核心。
2.社團經費缺乏經費支持。經費問題一直都是困擾各高校學生社團發(fā)展的突出問題。因此,有限的經費再分配到多個學生社團只能是杯水車薪了,無力再承擔更多的大型自主創(chuàng)新性活動。
3.自主管理缺乏骨干支撐。在現實工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有些社團因主席或部長能力有限,責任心不強,其管理下的學生社團或部門的成員積極性不高、態(tài)度松散、凝聚力不強;舉辦的活動影響平平。
4.自主管理缺乏思想引導。有些學生社團骨干在進入主席團以后未擺正自己的位置,思想出現偏差,將自己定位為學生官而非學生友,學生管理者而非服務者。
三、提升社團自主管理程度的有效舉措
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志愿者協會自2005 年成立以來始終保持良好的發(fā)展狀態(tài),所開展的活動涵蓋扶弱助殘、義務支教、社區(qū)公益、環(huán)境保護、大型賽事等活動,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學校師生的一致認可。
1.提升質量與創(chuàng)新形式結合。在活動項目上應當強調形式的創(chuàng)新而非盲目尋求全新項目,不斷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充分體現當代青年學生的先進性,保證活動質量。依托志愿服務基地優(yōu)勢,加強與黨、團支部的聯系,為其開展黨團活動提供支持和指導,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增強了社團在校內外的影響力。
2.建立完善監(jiān)督管理體制。在社團建設上,青年志愿者協會對社團的基本任務、財務管理制度、會議制度和獎懲制度等都進行了詳盡規(guī)定,同時附錄中包括了各部門的規(guī)章制度及志愿者登記表與反饋表、經費預算與結算表等,實現了社團行為有據可查,確保社團各項工作都嚴格地按照章程的標準開展和評定。
3.加大社會募集資金比重。傳統(tǒng)的經費來源顯然已經無法跟上學生社團發(fā)展的腳步,青年志愿者協會充分利用團隊優(yōu)勢面向社會籌集活動資金。一方面,積極與各大公益組織、企業(yè)開展合作,申請項目,獲得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各類志愿項目的扶持和評選。
4.強調學生干部綜合發(fā)展。社團的發(fā)展與社團負責人和主要成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和管理水平有著密切關系,必須把對社團負責人及骨干的培訓放在首要的位置。志愿者協會重視學生干部的能力鍛煉和培訓。針對新社員積極開設培訓會,全方位地提升全體社團成員的素質。面向社團重點骨干成員則積極開展管理技能培訓實現社團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另外一方面,社團還積極開展內部交流活動,例如文娛活動、素質拓展等,鼓勵成員在多方面展示自我,豐富成員的課余生活。
5.重視經驗總結和傳承。項目總結是學生社團工作的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既有助于下一步活動的順利進行,又能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自我檢討、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青協設計志愿者反饋表,在每次活動后分發(fā)給志愿者匿名填寫,總結活動的經驗。另外青協每周定時召開例會,各部門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在增強其責任感的同時,讓干部保持謙遜勤懇的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韓淼.做志愿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7.
[2]任海.奧運會志愿者與大學生[J].上海體育科研,2003(1):4—6.
[3]鄧國勝.中國志愿服務發(fā)展的模式[J].社會科學研究,2002(2):108—110.
[4]聯合國志愿人員組織——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志愿精神在中國.北京.1999.
[5]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動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
作者簡介:戴歡,男,(1979-),講師,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研究方向為學生思想政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