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婧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只有在語文教學中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促使學生學會閱讀,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自學能力;閱讀材料;回讀課文
九年義務教育是一個學生奠定堅實基礎、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近幾年來,在小學階段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已成事實。培養(yǎng)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成了當前教育變革的一項新課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很多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導致學生語文成績的下降,甚至思維能力的下降。
(1)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師對于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對于“寫”的過分重視,致使各種能力發(fā)展極不平衡,“讀”的地位尤其受到忽略,失去其本身應有的價值。
(2)小學生學習負擔較重,很多時間一味地只是埋頭苦學課本知識,往往忽略了閱讀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閱讀,也就失去了鍛煉閱讀能力的機會。
(3)教材中閱讀材料有限,不能滿足學生對于閱讀數(shù)量的需求,同時,材料中的內容、形式比較單一、包含范圍狹窄、視野不夠開闊,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4)受長期教育環(huán)境影響,教師未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效率的措施,對學生的教育存在盲目性、實驗性、不明確性,對于教學任務、教學目的不明了。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閱讀策略
1.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閱讀材料
閱讀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閱讀課堂就是讓學生通過大聲朗讀來學習新字新詞,強化語感,更重要的是體會作者情感。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最正確的方式閱讀,不斷增加數(shù)量,不斷提高質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齡階段對于閱讀有不同要求,這就使得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級高低選擇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采取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分析小學語文教材的“例子”,無疑以下兩類文章占多:一類以事情發(fā)展寫的文章,一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或說明的問題寫的文章。方法是培養(yǎng)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學習方法轉化為學習能力,就需要教師適時把“鑰匙”——自學的方法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反復實踐,選擇不同類型的短文,讓學生自己手執(zhí)鑰匙,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去打開語文知識的大門,讀懂各類文章,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2.反復品讀課文時加深理解
本著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我們在反復品讀課文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再思考一些問題。如是記事的文章,學生可提:作者著重寫了哪幾個方面的事;反映(或說明)了什么問題等。寫人文章,學生可問:寫的什么人;寫了這個人物哪些表現(xiàn);怎么會有這些表現(xiàn);說明(或反映)了什么。將這些問題歸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就一目了然了。學生在反復品讀中,感受清新活潑的文字,品味作者的意趣,從而得到美的體驗。這樣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而促使問題的質量逐步趨向有價值、有深度、有創(chuàng)意。
3.把課堂交給學生,自讀自悟
關于閱讀感悟,葉圣陶先生有過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上站著讀者,那邊的橋上站著作者。通過這道橋梁,讀者才能和作者會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在語文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學習完生字詞后,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讀課文,邊讀邊寫下自己的感受。剛剛開始,孩子們不知道感受何在,寫什么,無從下手,我告訴他們讀書的感受可以是對某個詞的理解,對某句話的理解,對某段的理解,也可以是一個小小的疑問。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開始讀了,我觀察著他們,時而沉思,時而吟讀,時而圈畫……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到了驚喜,看到了滿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感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了。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不受限制,情感不受控制,自然對課文內容的見解也各有獨到之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論及教師的“教”時曾說過:“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須不斷地用心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p>
我們過去的教學中似乎忽視了孩子們與生俱來的語言、思維、學習、創(chuàng)造的本能,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總是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擔心學生學不會,就在課堂上一個勁兒地講,把課本變成劇本,把自己從表情、聲音、肢體動作上包裝成演員,自導自演,孩子們機械地觀看著,眼睛跟著老師轉,思維跟著老師跑,筆記跟著老師記。老師忽略了自己所想的是不是學生所想,老師要說的是不是學生想說的……實際上,很多時候,課堂是不需要老師整齊劃一地分析指導的。
總之,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熟悉教材,把握學生實情,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閱讀材料,注重反復品讀課文,更重要的是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以全面落實素質教學的總目標,為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佩云,范文秀.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J].考試與評價,2016(3).
[2]張樹花.淺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教師,2014(3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