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敏
【摘要】德育教育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課程,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了能夠適應當前的形勢,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必須有新的進展和突破,滿足當前學生的需要。本文主要從德育教育的意義出發(fā),研究了當前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辦法,不斷提高當前小學德育教育水平。
【關鍵詞】新形勢 小學 德育 教育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各方面的發(fā)展更是迅猛,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在教育方面,需要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來完成祖國交給他們的使命。小學作為學生重要的階段,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價值觀,因此必須作為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過程要充分的結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特點,總結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必須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上推陳出新,將學生健康的成長作為新的教育理念,與學生的家長聯(lián)合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小學德育教育的意義
目前很多家長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對孩子進行教育,在沒有真正的了解到孩子內(nèi)心需要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強迫孩子,重點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德育教育問題,導致孩子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成年之后誤入歧途,嚴重的影響到了我國整體的國民素質(zhì)和品德[1]。未成年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心智不夠成熟,容易被誤導,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都必須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社會環(huán)境對小學德育教育帶來的影響。在信息化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科技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然而信息內(nèi)容的質(zhì)量卻是在不斷的下降,不健康的內(nèi)容對小學生的毒害也是尤為嚴重的,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同時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比較弱,容易輕信網(wǎng)絡上的傳言,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其次,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當前生活節(jié)奏不斷的加快,很多家長忙于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另外夫妻雙方不合經(jīng)常吵架,讓孩子的心理也蒙受了很大的陰影。一些家庭的長輩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從小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容易產(chǎn)生叛逆的心理,導致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難以展開。
最后,學校里教育模式的落后。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和發(fā)展,很多學校一直保持著傳統(tǒng)的方式,不能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潛力,使學生逐漸形成了一種被動的學習習慣,沒有良好的學習意識,體會不到德育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教師在平日的生活中也不能保持良好的形象,對自身的要求過低,在學生之間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三、基于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小學德育教育工作
第一,發(fā)揮社會育人的功能。不斷的改善育人的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校和家長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巧妙的使用當今現(xiàn)代化的網(wǎng)絡技術,多讓學生參加社會性的實踐活動,比如志愿者、小紅帽等等,宣傳社會城市勞模的先進事跡,在實踐中不斷的學習和成長,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能,讓學生的思想變得更加成熟,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會不斷提高。教會學生辨別網(wǎng)絡上的虛假信息,謹防學生被騙,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科學上網(wǎng)。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培養(yǎng)孩子團結互助的優(yōu)良作風。
第二,家長應該高度重視學生自身的德育教育的問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避免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由于孩子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梳理好的榜樣,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解決孩子的苦惱,多與孩子談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向教師咨詢孩子的學習情況及狀態(tài),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與行為的異常,避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培養(yǎng)孩子的團結與他人分享的意識,從小樹立高尚的品格,積極參加學生組織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心中充滿安全感,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三,教師應該嚴格的按照課時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陶冶情操,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另外教師還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們樹立好的榜樣,以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2],將德育教育的工作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引入恰當?shù)睦?,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學知識,形成積極開動思維的習慣,并對學生進行檢查和監(jiān)督的工作。小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弱,在完成課時任務時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醒及監(jiān)督,確保完成的質(zhì)量。在學生品德及心理方面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的聯(lián)系學生家長,找到問題的根源,排除孩子德育方面的障礙,并且定期的召開學生家長會,與社會建立相關緊密聯(lián)系,學校、社會、家庭三者形成一個整體,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影響到孩子的一生,需要社會、家庭及學校方面的高度重視,編排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時要結合當前時代的需要及變化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不斷的減小社會及家庭對孩子帶來的不利影響,使孩子更快的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對學生教育時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價值觀,將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工作核心,不斷滿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新德育教育的模式,為我國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3]。
【參考文獻】
[1]夏紅艷. 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J].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5,02:76-78.
[2]叢靜靜,朱秀云. 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5:22.
[3]楊春科. 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J]. 時代教育,2016,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