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
摘 要:“溝通”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互動關系,其最為重要的形式是語言交流和行為互動,它對教學課堂的價值并不僅僅體現為一種教學方式,同時它更是一種以交流為工具并以此促使學生更為快速地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的教育哲學。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努力實現雙向互動的教學,而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最好方法就是“溝通”。將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溝通”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溝通教學;應用探究
“溝通”是小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為了更好地將溝通的價值發(fā)揮出來,教師就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即在合作探究、問題情境、評價環(huán)節(jié)中融入溝通,進而有效教學。
一、在合作探究中進行“溝通”
良好的溝通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合作探究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溝通教學結合在一起,突出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那么教師應當如何去做呢?即把握好每個合作探究教學的階段,并將各種溝通的方法融入其中。首先,準備教學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的認知,既可以在課前準備,也可以在課中與學生一起準備,重要的形式有講故事、談話等。其次,探究學習階段。這一階段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階段,為此,教師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以數學現實為基礎,在創(chuàng)設的知識遷移學習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究新知,組織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大膽質疑、發(fā)表觀點、暢所欲言,進而提升思維的流暢性,使數學教學變成一個極具個性和富有溝通的過程。最后,總結評估階段。這是合作探究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還是有效溝通的重要途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回顧以前學習探究的過程,然后借助師生溝通、生生交流來進行學習總結,并結合實際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學習,在評估中激發(fā)學生再認識、再發(fā)現、再學習。
二、在問題情境中進行“溝通”
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挑戰(zhàn)性的、有用的數學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所以,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教師就要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學生對數學的思考和需求上,設法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或合作探究數學、做數學的機會,讓他們在極具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中展現自我、提升自我,從而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使學生愛上數學。例如,在學習“找規(guī)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學生辨析、認識例題中圖形的規(guī)律之后,用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盡可能地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索規(guī)律。即問學生:“你們想不想借助自己的力量去創(chuàng)造新的規(guī)律?那么,就從你們手中的學具中選擇一兩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去擺一擺?!边@時,學生就開始動手操作了,不一會兒,就擺出各種各樣有規(guī)律的圖形。又如,在學習“加法的實際運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問道:“從教材上的插圖你們可以看出什么?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能不能借助已學的知識解決它?”隨著問題提問的越發(fā)深入,學生的學習思維也變得更加開放和活躍,然后,有的學生就開始觀察圖片上白兔和黑兔的個數,有的將其數量進行加加減減,進而實現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三、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溝通”
首先,發(fā)展評價主體。為了更加客觀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教師的評價以外,學生還要對自己評價或是與他人互評。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應當要享有評價的主動權。第一,自評。它有利于學生對自己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并在不斷地自評過程中逐漸向具體、客觀的評價發(fā)展。第二,互評。它是一種將溝通融入其中的評價方式,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價值,加強了生生之間的聯系?;ピu中要注意的問題有: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觀點;評價時要以評優(yōu)為先,然后再提出他人存在的不足。其次,將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按照相關的評價標準,教師可以將評價分為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個體差異評價。絕對評價主要考察和評價的是評價對象與客觀標準之間的差距,這種方式能有效地反映評價對象的普遍需求,但是缺乏對個體差異的思考;相對評價則更為注重團體中的橫向比較,常應用于選拔和區(qū)分上;個體差異評價則是以評價對象過去的表現為參照物,對其現在的表現進行評價的方式,或是以評價對象身上的某一方面為參照物,對其其他方面進行評價??傊總€評價方式都各有優(yōu)點和缺點,因此,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高效評價,教師就要與學生適時地交流,以此作為評價方式選擇的標準,進而在交流互動的和諧評價氛圍中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總而言之,“溝通”在小學數學中的價值是不可忽視的,在實際教學中,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交流可以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讓學生在充滿“溝通”的教學方法和環(huán)節(jié)中擺脫固定的思維模式,進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火霞.淺談“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6輯[C],2015(1).
[2]王吉九.師生互動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及措施[J].文理導航(下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