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佳
摘 要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經(jīng)常有這一尷尬現(xiàn)象,即很多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音樂教師在實施教學中,并未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而只是一味抱怨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外在因素,其實只要改變自身,讓教育方式與時俱進,那就可以與學生達成共識,也就與學生有了共同交流的途徑。
關鍵詞 新課標 激發(fā)興趣 學生 音樂
兒童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鮮明的節(jié)奏,最能表現(xiàn)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于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經(jīng)常有這一尷尬現(xiàn)象,即很多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音樂教師在實施教學中,并未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而只是一味抱怨那些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因素,其實只要改變自身,讓教育方式與時俱進,那就可以與學生達成共識,也就與學生有了共同的交流的途徑。
音樂教學基本理念里面有說道: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那么怎樣去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呢?
1從教師自身魅力出發(fā)
作為教師,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學生會不由自主的去模仿、去學習。所以教師第一節(jié)課開始就要散發(fā)自己的藝術魅力與激情,用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深深佩服,成為他們身邊的偶像,從而讓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去貼近學生心理,貼近他們的生活,融入學生才能夠讓他們更加喜歡音樂課堂,才能夠讓他們對音樂課堂有親切感。
對教師來說要想做到這點,其自身就必須具備很高的素質(zhì),這種素質(zhì)不僅是品德素質(zhì),還包括專業(yè)素質(zhì)。人說“要想感動別人就必須先感動自己”。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就要深刻地體會并了解音樂的情感。一個教師需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否則只是應付式的講解音樂背景、情感,別說是學生了,就講給任何人聽他們都不一定有興趣去體會音樂情感。曾有教師講:“作為一個老師只有責任心強,只有用心了才會覺得累?!币虼艘脨廴ジ袆铀麄?,用心去贏得學生的心。
2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去引入課堂內(nèi)容
所謂“愛屋及烏”,是形容喜歡一個人從而連帶地喜歡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同樣,興趣是可以傳遞的,通過他所喜歡的事物傳遞到另一個事物。但是要怎樣知道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呢?這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平時多與這種年齡段的學生接觸,通過交流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喜好。例如:在教《雪絨花》這首歌曲時就準備了一首武藝唱的《絨花》讓他們先欣賞,曲子本身不吸引學生,但唱的人卻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教師先問他們喜不喜歡看電視,再問他們有沒有看過湖南衛(wèi)視的快樂男聲選拔,逐漸引入快男比較紅的武藝(2010快樂男聲第三名)的《絨花》,由此讓學生對學習《雪絨花》有所期待。這樣的設計課堂氣氛有了,學習效果也挺好。
3多媒體教學,引發(fā)興趣
曾經(jīng)反反復復的強調(diào),拿著課本左一遍右一遍地唱只是反復地去刺激學生的記憶神經(jīng),從而讓學生有意識地去記住學習內(nèi)容,枯燥又乏味。隨著科學的進步,多媒體已經(jīng)成為當今的一種教學手段與工具,它利用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為一體向?qū)W生傳授信息,促進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感官神經(jīng)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也為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情境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如今的學生都是在各種媒體充斥的生活中長大的,他們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課本上枯燥的文字和插圖,他們需要新的形式去填充。為什么不少學生可以連續(xù)看幾個小時的電視,玩幾個小時的游戲,即使電視和游戲內(nèi)容已經(jīng)是重復了很多遍,而卻不愿意去多看半個小時的課本呢?假如學習會生動有趣,他們也會愿意去主動學習了。從這一點,多媒體就很好地解決了枯燥的問題,它可以讓枯燥的東西變得生動形象,通過播放視頻音樂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故事情節(jié)或描述的歌曲情感那就更方便了。從而引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的興趣,在無意識中已經(jīng)記住了學習的內(nèi)容。在課堂上放音樂、看視頻短片,讓學生由于學習壓力而緊張的神經(jīng)得到放松,又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4巧置問題,激發(fā)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提問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呢?提問也是需要技巧的,提問時應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思路的誘導,必須使問題的設計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價值,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目的。課堂提問重要的是善于提出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的問題,讓學生有興趣和欲望去尋求深入的答案。當然設計問題時要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又略高于他們發(fā)展的現(xiàn)有水平,需要他們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時,學生關于怎樣解決問題的各種思路才有可能真正被誘發(fā),思維的積極性才能真正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也才能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積極探究、多方思索,尋到最終的答案。
課堂氣氛輕松愉悅了學生才能夠放松心情,這樣才能緩解他們學習的壓力,讓學生體會到音樂課堂的樂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接收學習內(nèi)容,于是我們設計問題時就要趣問與妙問。趣問指用形象語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趣引思,使無疑變有疑。教學實踐也證明這種提問方法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也深刻持久得多。妙問是指出其不意的發(fā)問,出其不意地向?qū)W生呈現(xiàn)“不是問題”的問題,從而誘發(fā)他們相應的思考。課程中設計幾個這樣的問題既可以娛樂一下氣氛,又可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引導學生多方思索,多角度認識和理解問題,促進學生求異思維的發(fā)展,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通過音樂課中的音樂,采用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注重學生音樂實踐,引導學生音樂創(chuàng)作等方法,來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熏陶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當然,毫無疑問,這也必將改變小學生喜歡音樂而不喜歡音樂課的尷尬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