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馬銀靜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江蘇/馬銀靜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讓小學生喜歡閱讀,并能夠感受到閱讀的興趣,在閱讀時能夠語言流利,富有感情,并能夠用正確的普通話朗讀。隨著閱讀量的增加,還要求學生對所讀到的的文字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诖耍覀円匾曅W生的閱讀教學,從基礎出發(fā),逐漸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边@對我們的閱讀教學從全局上進行了指導。這說明在小學生閱讀教學中不能是教師在講,而是要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去閱讀和感受,從而找到讀書的樂趣,這種閱讀不是別人可以替代的,要把學生看做是有靈性、有創(chuàng)造力的個體。在整個閱讀教學中,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時,還要兼顧到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在書本、學生、教師之間搭建和諧的橋梁。這要求教師學會組織和協(xié)調(diào),站在把握全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從而能夠讓學生找到正確的讀書目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之前有教育專家指出,要讓學生讀書“內(nèi)化”,我想就是能夠閱讀到精髓,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獲得心靈體驗吧。這要求在閱讀中并不是以獲取語文知識為根本目的,而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轉(zhuǎn)化為學生內(nèi)心深處,觸碰到學生的靈魂。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重在“灌輸”,再學習字詞,沒有關注過學生的情感體驗,講解課文多以分解逐段逐字講解,不能夠與實踐相結(jié)合,往往是空中樓閣,基礎不牢。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閱讀進行“內(nèi)化”。
新課標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這說明興趣對閱讀的重要意義。閱讀只是一顆小火苗,興趣才是源源不斷的燃料,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燃料為支撐,這顆小火苗遲早是要熄滅的。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先從培養(yǎng)閱讀興趣出發(fā)。小學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強,正是培養(yǎng)讀書興趣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借助這個良好的機會,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讀書習慣。首先,我們要給學生選好書,選學生感興趣的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喜歡讀,想去讀。其次,我們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給學生試著講故事,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故事戛然而止,讓學生自己看書找到答案。如筆者鼓勵學生看《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先是給講到魯濱遜漂到孤島上,然后問:“他一個人在孤島上是怎么生存的呢?”這樣就調(diào)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就會對這本書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再次是鼓勵學生讀書要堅持不懈,無論如何,每天至少讀書半小時,并爭取讓家長一起配合共同督促孩子閱讀,讓家長也參與到閱讀之中就更好了,這會給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朗讀的好處不是短期可以見效的,但從長遠來看效果比較明顯,因為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正是學習語文所需要的,是語文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朗讀,特別是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更要重點抓朗讀。首先,我們要培養(yǎng)學習正確的朗讀習慣。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育就是養(yǎng)成好的習慣。朗讀教學同樣如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做到心到眼到,不丟字,不添詞,朗讀時要精神飽滿,端正坐姿,發(fā)聲有力。其次要鼓勵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背一些《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但因為不理解很快就忘記了。在小學階段要把朗讀和理解結(jié)合起來,通過活潑的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理解,這樣學生就會記得更牢固。再次,要采取多種朗讀教學方法。如齊讀、分角色讀、范讀等,齊讀可以激發(fā)情緒,渲染氣氛,適合讀一些短文、文言文,如《孔子拜師》等;分角色朗讀會讓學生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如《負荊請罪》、《狼和小羊》;范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可以分為學生范讀和教師范讀。當然,朗讀的方法還很多,并不是拘泥于此,如輕讀、領讀等。
小學生的閱讀形式比較多,但這些都是手段,根本的目的還是要內(nèi)化,讓學生把閱讀到的東西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這種轉(zhuǎn)化并不拘泥于字詞,還有心靈上的感受,要求和文章的作者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振,這才能真正的達到讀書的效果。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就是讓學生聲情并茂朗讀之后的一種自我體驗,鼓勵學生反復品味。其次,比較閱讀,知識內(nèi)化。比如學習一篇文章還要找一篇相似的文章對照閱讀,比較不同的寫作手法,以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如學習《李廣射虎》的故事再讀一讀《武松打虎》,學習《鄭和遠航》的時候再讀一讀《大航?!?。再次,提高課內(nèi)教學效率,讓課外閱讀也能進課堂。在文本閱讀內(nèi)化的同時,也要學生課外閱讀盡可能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這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教學內(nèi)容在更短的時間完成以引進課外閱讀。筆者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嘗試,盡快講完課本內(nèi)容,鼓勵學生占用課堂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并讓每個學生每周交一次課外閱讀的讀書心得,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踐,確實養(yǎng)成了學生閱讀課外書并記讀書筆記的習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總之,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既要重視精讀,又要重視泛讀,既要重視課堂閱讀又要重視課外閱讀。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首先要做好閱讀設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指導學生多多朗讀,并把這些閱讀內(nèi)化為學習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江蘇省新沂市橋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