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燕+程永清
摘 要: 在各地高校的教育中,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高校教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但缺乏正確的心理疏導,容易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高校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關鍵詞: 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對策
當前,素質(zhì)教育要求高校不僅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的知識和能力,同時要求高校將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作為重要的培養(yǎng)內(nèi)容。在復雜紛繁的社會環(huán)境下,大學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zhàn)和壓力,必須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以使學生能夠正確處理自己的心態(tài)變化,以更好的狀態(tài)面對學習生活。本文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融合對策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大教學重點,各大高校開設了很多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分辨是非,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與理想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改善和提高。同時,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yè)形勢越來越嚴峻,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僅要面對沉重的學習壓力,還可能會遇到很多情感的問題。如果不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則學生就會對抑郁等情緒缺乏正確的認識,不能夠采取正確的方式疏導自己的負面心理情緒。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會導致大學生造成自我傷害,也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事實上,加害同學的案件在高校校園里時有發(fā)生。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和教育,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處理情緒,不斷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偟膩碚f,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要[1]。
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具有一定的合理依據(jù),也有很強的必要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對學生的精神領域進行教育,與學生的內(nèi)心活動息息相關。因此兩者之間有很多共同點,能夠?qū)崿F(xiàn)高效的融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實現(xiàn)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思想層面的價值觀、認識等都是建立在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之上的,人的內(nèi)心活動是一種潛在的意識,會對個人的行為和思想造成極大的影響。思想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任何思想活動都會一定程度涉及心理情況。當然,思想相對于心理也有一定的獨立性,能夠轉(zhuǎn)化為實際的行動,反過來通過實踐影響人的心理活動。因此,要想全面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水平,必須將這兩方面的教育結合起來,發(fā)揮互補互促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成效。
二、如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的融合
(一)重視融合教學
要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明確教學目標,然后將融合教學的思想轉(zhuǎn)化為教學實踐,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心理健康狀況。具體來說,教師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fā)揮心理教育的積極作用。在講解思想政治知識的時候,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對于學生群體中普遍的心理焦慮或者心理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相關知識對學生進行疏導。例如針對仇富的心態(tài)會對學生自身的生活信心造成打擊,也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教師則可以以人生觀的樹立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懂得勤奮努力才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方式,并且金錢并不是衡量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事實上,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學生才能真正接受學到的知識,并試著去理解、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想態(tài)度[2]。
(二)尊重學生主體性
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學校和教師主要是提供服務和指導,而不是通過填鴨式的教育迫使學生接受一套又一套的價值觀體系。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心理狀態(tài),找出學生最急需解決的困惑和問題。只是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完全不顧及學生的主觀思想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課堂教學就會變得沉悶乏味,具有過強的說教性質(zhì),而不能真正觸動學生的內(nèi)心,更不能影響或者改變學生的心態(tài)和思想。這樣的教學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有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叛心理。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則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教學安排,課堂教學就會更有針對性,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參與度。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而且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對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學的根本目標。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進行融合教學應該重視的問題之一。因為,教學方式的選擇直接決定了教學成效。由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因此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做出改變,才能適應教學的要求。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教學資源,收集一些融合思想政治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的教學素材,以供學生進行分析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同時學到兩方面的知識,并且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會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有利于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另外,還要注重通過實踐活動來督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思想道德原則,嚴格約束自身的言行,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在自己或他人遇到心理問題的時候,懂得及時運用學到的知識正確疏導自己的情緒,必要時可以向教師求助,避免不良心理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四)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
教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的融合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個人能力、綜合素質(zhì)等都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融合教育效果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在此情形下,為有效提高融合教育的效率,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應當進行自我學習和補充,尤其是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更應當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此同時,高校應當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傳播講解一些先進的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有效的引導,讓教學能夠變得更加高效。
三、結語
對于素質(zhì)教育而言,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將二者有效融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是每一所高校都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的地方。因此,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效的融合成為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經(jīng)過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上四種主要策略,希望能夠提高當前高校融合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丁燕.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3:65-69.
[2]駱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