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英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必然途徑,也是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的必然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恰當?shù)姆绞竭M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主要闡述了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針對這些特點提出了相應的幾點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倡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對其內在品質的激發(fā)。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難以滿足新的教學要求,教師也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與教學形式,采用切合有效的手段開展閱讀教學,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一、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足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師生的角色與地位發(fā)生了轉變,但是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很常見,在教學課文內容時,往往是教師領導著學生學習,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與學習的空間和時間,這也就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難以提高,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難以保證。
2.閱讀教學的方式單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而講解課文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但是由于教師的講解方式過于單一,往往在教學一篇課文時,都是讓學生讀課文、回答問題,長此以往,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chǎn)生疲勞感與厭煩感,從而導致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并使課堂教學效率降低,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3.師生缺乏有效的溝通
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單方面地將課文中蘊含的思想及表達的情感灌輸給學生,學生缺乏自己消化吸收的時間,師生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使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很難得到及時的解決。這樣的教學方式也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得到保證,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
二、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主體地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也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閱讀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課文《紫藤蘿瀑布》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瀑布的一些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通過視覺的體驗感受瀑布的壯觀,還可以為學生出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象;然后再為學生出示紫藤蘿花的圖片,并讓學生想象紫藤蘿瀑布會是什么樣的景象。通過這樣的思考與想象,學生的思維會變得十分活躍,他們都想要學習這篇課文。于是,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效率得到提升,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
2.豐富閱讀形式,實現(xiàn)高效教學
豐富閱讀教學的形式是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基本途徑之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教學形式,巧妙地設計閱讀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趣味,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
語文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十分豐富,教師要充分挖掘閱讀資料中的素材,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習。例如,在教學課文《說“屏”》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與屏風有關的資料,可以是一段介紹的文字,可以是屏風的圖片,也可以是影視劇中出現(xiàn)屏風的片段。為了保證學生搜集資料的綜合性與完整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總整理,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收獲更多的知識,學到更多的常識。課前經(jīng)過了這樣的準備后,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課前學習成果,并與其他的學生進行交流,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進而可以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3.師生互動交流,構建和諧關系
師生的互動與交流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可以使教師采取恰當?shù)姆绞皆O計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下,真正地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課文《羚羊木雕》時,由于這篇課文中所講述的主題是“友誼和金錢”,這是與學生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引入,將學生的情感充分地調動起來,從而在積極的互動中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與朋友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摩擦,以及這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并讓學生重點說一說產(chǎn)生摩擦后自己的心理變化,從而便于教師適時地滲透情感教育與人文教育,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了這篇課文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討論課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確,并對學生給予正確的指導,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基本教學目標。語文教師要采用恰當?shù)姆椒ㄩ_展閱讀教學,從而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余緒富.激活資源 品讀感悟 高效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淺談[J].成功(教育),2012(6).
[2]吳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