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婕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在不斷的改革,我國的大學教育也在經(jīng)歷著深刻的改革,英語作為大學的主要學習科目之一,其一很多高校對于學生的英語都有著較為明確的要求,大部分都需要學生擁有英語四級或者是六級水平才允許其畢業(yè),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英語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大學英語教育如今正處在一個轉(zhuǎn)型時期,在這期間大學英語教材需要秉承著怎樣的理念去編寫就成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轉(zhuǎn)型時期 大學英語 教材編寫 理念問題
大學作為我國的高等學府其每年都為國家與社會輸出著大量的各行各業(yè)的人材,其對于學生的教育工作直接會影響到我國未來的發(fā)展,在如今國際化的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已經(jīng)是每個大學生都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了,并且大部分大學無論是大學專本科畢業(yè)還是碩士、博士考試都會對英語有著明確的要求。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正處在一個轉(zhuǎn)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內(nèi)我國大學英語的教材編寫理念問題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因為這會涉及到上千萬大學生的英語能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于轉(zhuǎn)型時期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理念問題。
一、目前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理念問題
目前我國的大學教育正處在一個轉(zhuǎn)型時期,在這個時期內(nèi)不僅是英語教學其大部分的教學科目都處在一個轉(zhuǎn)型時期,而英語教材的編寫工作目前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還是出在其編寫的里面上,下面我們就具體說一說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理論問題。
1.大學英語教材具有雷同性。2007年教育部將《課程要求》進行了修訂,在修訂后,截止到2010年,四年當中有幾套新的大學英語教材問世,這些教材當中有些是新編寫的,有一些則是在原有教材上進行修訂而成的。對于這些教材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較為尷尬的現(xiàn)象就是這些教材都是具有一定雷同性的。這些教材當中無論是其編寫的理念還是其主體框架再到其本身的難度和它所體現(xiàn)的主題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這樣的教材情況是的許多學生在同一個學校應用了三種不同的雷同教材,其綜合教程、泛讀教程與聽說教程都用了這些雷同教材當中的不同套系的教材。這樣的教材雷同性實際上對于我國的大學教育是相當尷尬的,教材的設計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可以掌握其中的知識,并且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其教材也應當具有一定難度上的差異以適應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目前的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理念在這方面就明顯有一定的問題,很多重點大學的學生會感覺英語教材過于容易,而一些非重點大學的學生則會感覺英語的難度過大,因此,目前大學英語教材首先要將教材的編寫理念進行差異化處理,編寫出不同理念和不同難度的大學英語教材。
2.教材的應試性較為明顯。盡管2007年教育部的《課程要求》當中已經(jīng)對大學英語的學習目標進行了明確,即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并且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英語交流。各大教材版本也的確貫徹了這種編寫理念,其主旨目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但是這種編寫理念卻大部分是流于形式的,在大部分的教材應試思想依舊大行其道,無論是在對書上習題的設置方面還是在學習的方式上都能體現(xiàn)出來,例如其習題的類型都是四、六級英語考試所常見的多項選擇題、完形填空、短文細讀,并且翻譯大多數(shù)只求翻譯半句而最后的作文也只要求120字,這樣的要求與四、六級考試何其相似,這樣的教材幾乎就是將四、六級考試的模擬題生生套入教材的習題當中去的,使得教材的整體框架依舊偏向于應試而并非真正的對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提升。
二、過分的強調(diào)了人文素質(zhì)提高
英語教學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的人文素養(yǎng)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們過分的強調(diào)了這種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那么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如果一個學生真的對外國的人文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么其大可以通過閱讀翻譯后的外國經(jīng)典名著以及學習一些專門的外國文化課程來提升自己的英語人文素質(zhì),而并非是在普通的英語課上進行大量的人文素質(zhì)提升教育。對于我國學生而言其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能夠?qū)W會一門國際通用的交流語言從而使得其能夠適應我國目前的國際化發(fā)展狀態(tài)。其次,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就算要對學生的英語人文素質(zhì)進行提高也需要區(qū)分專業(yè)的,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與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應當進行一定的區(qū)別對待,畢竟術業(yè)有專攻。因此在教材的編寫理念上也應當有所差別不能一味的同質(zhì)化,必須強調(diào)差異性的存在。
三、教材編寫理念的實用性
在上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對于英語而言大部分學生都會將其當作是一種工具語言而并非將其當作一種類似于我國古代漢語那樣的學習。那么英語本身就是具有相當高的實用性的,就是說英語的學習是必須要讓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應用的到的。而這種應用已經(jīng)不該僅僅止于書面表達和言語表達,而應當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結(jié)合起來進行學習的。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其學習英語的側(cè)重點也是不同的,計算機專業(yè)、工程專業(yè)、生物工程專業(yè)其學習英語的都有著自身不同的目的,并且這些專業(yè)內(nèi)有著大量的專有名詞,這些名詞或者對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是一文不值的,但是對于他們而言卻是必須要學習的,因此我們編寫教材的理念應當著重于編寫更加適應不同專業(yè)類別學生的英語教材,而不應當單純的將英語當作一種簡單的交流工具來進行教學。
結(jié)束語:轉(zhuǎn)型時期的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理念的問題實際上還有很多,這些問題出在不同的方面,這應當說是任何一個學科進行教育改革是都必須經(jīng)歷之痛,有難處、有問題實際上這是十分正常的,但是我們應當對于這些問題加以正視和思考解決的方法只有這樣我國的英語教學才能真正的是大學生受到益處,這需要大學英語編寫者們更好地理解教育部的《課程要求》從而在編寫理念上徹底做出改變。
參考文獻:
[1]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London: Longman,1983.
[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