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春曉
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PBL教學法,通俗的講就是以問題為基礎,引發(fā)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層層探究,這種方法最早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arrows提出的,一經問世,便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從整體上講,這種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實際操作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在一些發(fā)達國家的醫(yī)院帶教學習中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1]。PBL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醫(yī)學教學模式,它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對于知識有著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在醫(yī)學教學過程中,臨床實習是每個醫(yī)學生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至關重要的時期,對于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傳統(tǒng)的帶教方法中往往是以“技術”為中心,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于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發(fā)展[2]。為了探究PBL教學法對于實習護生在臨床帶教中的具體應用效果,該文選取了一定的樣本作為實驗對象,分組進行了對比,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具體過程匯報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該院實習的護生52名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這批實習護生的學歷均為大專生,其中男生23名,女生29名,年齡都在20~24歲之間,將其平均地分為A、B兩組,且兩組實習護生在年齡、性別、知識水平、實操能力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對于A組護生,帶教老師則對其采用傳統(tǒng)的帶教方法,以帶教老師的傳授為主,帶教結束后對其結果進行評價。而對于B組護生,帶教老師則采用PBL的教學方法,在帶教前,仔細閱讀該次實習的大綱要求,選取具有顯著代表能力的病例進行帶教,并整理出完整而詳細的病例資料。每周帶教學習過后,由老師組織進行一次學習交流研討會,由幾名學生對于本周的學習進行發(fā)言,其他學生各抒己見,對于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認真討論出結果。教師在日常帶教過程中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深入的解答。
在實習結束時,同時對A、B兩組護生進行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考試,對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操作能力進行評定和打分,實行百分制的評定方法。在實習結束時,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學生對該次實習效果的評價、自身技能的提高程度、解決分析問題能力,統(tǒng)計調查問卷的結果,并制成統(tǒng)計表。此外,還要求實習護生對其帶教老師做出評價,由此次實習負責人統(tǒng)計出相應的結果。
對于所得的數據進行初步的統(tǒng)計,然后對其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組與組之間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用[n(%)]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①實習護生的成績比較。通過對實習護生的基礎理論知識的考試和技能水平的測試,B組護生在這兩方面的成績較為突出,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護生的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護生的成績比較[(±s),分]
組別 理論成績 綜合技能成績A 組(n=26)B 組(n=26)83.2±2.7 90.3±2.8 71.9±3.4 82.7±3.1
②對于實習護生的教學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和比較,從各項的分類統(tǒng)計來看,B組實習護生的各方面提高較快,見表2。
表2 A、B兩組實習護生的教學效果比較
③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讓每位實習護生對于其帶教老師進行了評價,B組實習護生從各方面指標來看對其帶教老師的評價較高,見表3。
表3 兩組實習護生對其帶教老師評價
醫(yī)院實習是每一個醫(yī)學生必須經歷的過程,在實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書本上的知識真正轉化為實際操作,進而對于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3]。PBL教學法是一種效果比較好的帶教模式,它主要是以提問為主要方式,以學生為主體,由帶教老師指導下的小組討論的學習模式。這種方法是對傳統(tǒng)帶教模式的顛覆,是由“教”過渡到“學”的一種帶教理念,在這種方法下,不但能夠鞏固學生在學習學習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型思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只有一個人對一個事物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才會對其產生持久的興趣,而PBL教學法正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通過提問的方法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并且使學生們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好奇心,再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總結和歸納實習中遇到的問題,組員之間相互討論,互相補充,對于疑難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查資料、請教老師進行解決,不但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更能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度更深[4]。在PBL教學法中,其核心就在于設置一些關鍵性問題,從而激發(fā)護生的興趣,促使他們不斷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護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其效果十分顯著。
通過該次實驗,從得到的數據中看到了PBL教學法的現實意義。上述的實驗數據表明,采用PBL教學法的實習護生組無論在理論知識成績還是在技能操作成績方面,都明顯高于普通帶教組,而且PBL教學法組的實習護生在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搜集資料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能力方面明顯提高。在實習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了兩組實習護生對其帶教老師的看法和評價,通過相關數據可以看出,PBL教學法的護生組對于帶教老師的各方面的評價較高,以上這些數據都印證了PBL教學法在帶教過程中的優(yōu)勢。
通過PBL教學法還可以顯著地提升護生們之間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實習期是護生們真正走向工作崗位之前的一個沉淀期和學習期,未來的臨床醫(yī)學工作一定是各個科室、各個醫(yī)師之間相互配合的工作,因此,對于從業(yè)人員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的要求也就比較高。而PBL教學法則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護生這種團隊合作的意識,而且還能提升護生們人際交流的能力。通過該次的實驗也發(fā)現,B組實習護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團結協(xié)作,有些不懂的問題大家能夠開展激烈的討論和交流,在小組溝通交流中,護生們也能各抒己見,表達出自己對病案獨到的見解,面對大家都弄不懂的問題,帶教老師及時地向學生講述,使大家的理解更為深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使整個帶教活動處于一種輕松的、融洽的氛圍之中,讓護生們在這種氛圍中提高了自身與人溝通的能力,護生們在表達自身意見的時候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為自己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和患者溝通、同事們之間合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當然,在PBL教學法下,帶教老師的帶教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在PBL教學法模式下更要求帶教老師要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功底,同時還需要具備非常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自己的帶教讓更多的護生學習到真正的本領,此外,在PBL教學法下,要求帶教老師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之中要不斷地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更新知識、積累知識,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所以將PBL教學法運用于臨床帶教工作中,不斷提升了實習護生的能力,更促進了帶教老師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在對實習護生的臨床帶教過程中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在這種模式下,護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因此,在未來的帶教工作中可以將這種方法大力推廣,提升廣大實習護生的專業(yè)實踐能力。
[1]陳澤純,黃榕.PBL教學法聯(lián)合導師制教學法對臨床護理實習生的帶教效果[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4):421-423.
[2]梁虹.PBL教學法在臨床生化檢驗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2):139-141.
[3]周琦,靳曉萍.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評估[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4):192-193.
[4]謝程妍,周婧,夏云紅.PBL教學法在腫瘤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7(8中旬刊):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