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耘
(九江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鋼琴伴奏對演奏者的鋼琴演奏能力、藝術審美價值都有較高的要求,演奏者只有在技巧熟練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情緒和審美取向融入到鋼琴伴奏中去,才能完美演繹樂曲的藝術價值,因此,在鋼琴教學中,圍繞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培養(yǎng)演奏者的審美能力,歷來是鋼琴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么,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主要是什么呢,筆者對此做出了研究和解答。
音樂創(chuàng)作和表演都屬審美活動的一種,也是一個審美的過程。音樂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音包含有豐富的情感,充滿了自由想象之美。在音樂創(chuàng)作時,作曲家會在特定的審美環(huán)境和條件下,將自己對美的感知和想象融入到音樂中去。同樣,在音樂表演和欣賞中,參與者也要進行心理建構,要將自己對美的感受融入到音樂審美活動中去。鋼琴即興伴奏雖然是一種陪襯式的演奏,但是演奏者在伴奏時同樣要結合歌曲內(nèi)容,對歌曲的風格、內(nèi)涵和特點進行審美判斷,然后才是立足于自由聯(lián)想之上的藝術發(fā)揮。演奏者要想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做到揮灑自如,必須要了解和掌握豐富的樂理知識,深入了解歌曲的時代背景、作曲者的生活閱歷和情感,將歌曲樂譜的思想感情、特點了然于心。然后,了解鋼琴伴奏應選用的伴奏織體、表現(xiàn)形式,通過科學的風格和演奏方式營造無垠的想象空間,給聽眾帶來不一樣的感受,使聽眾乘著想象的翅膀感受音樂之美。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視聽藝術,音樂聽覺是鋼琴即興伴奏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伴奏者要借助自身的音樂記憶和音樂審美來演繹音樂,升華歌曲的情感基調(diào)?!奥牨姟庇绕涫歉咝d撉俳虒W中的受教者則要借助耳朵和其他感官器官感知音樂,并通過聽覺培養(yǎng)自己的聽覺審美能力。進一步來說,鋼琴即興伴奏不是簡單地為音樂服務和增色,它在表演中還要與聽眾進行情感交流,喚醒聽眾的聽覺之美。譬如,在表現(xiàn)沉重、悲傷地情感時,演奏者要用低音區(qū)的音色要伴奏,目的是讓人感受到情感的沉重感。在表現(xiàn)歡快活潑的情感時,演奏者要清脆、尖銳的高音區(qū)并借助音律變化來抒發(fā)情感??傊?,鋼琴即興伴奏肩負著增強音樂的感染力、促進聽眾與演奏者、歌曲情感交流的重任。此外,在歌唱者出現(xiàn)失誤時,鋼琴即興伴奏還可以通過延長或縮短節(jié)拍趕上演奏者的步調(diào),使歌曲演唱和伴奏顯得更加協(xié)調(diào),進而給聽眾帶來完美的聽覺享受。從音樂表演的角度來看,鋼琴即興伴奏還是歌曲的有益補充,在舞臺表演中,在前奏、中間奏、尾聲和休止符補充方面,在塑造音樂形象、情感發(fā)揮和旋律對話上,鋼琴即興伴奏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傊撉偌磁d伴奏不僅可以裝飾音樂,使聲樂表演顯得更加完美,還可以提升歌曲的藝術境界。
許多人都將鋼琴即興伴奏和伴奏者視為歌曲表演的陪襯,其實,在歌曲表演中,歌曲內(nèi)容、情感表達和藝術形象展示是演唱者與伴奏者通力合作、共同創(chuàng)造的結果。因此,我們絕不可以將演奏者視為歌唱者簡單的陪襯,他同樣是音樂美、藝術美的創(chuàng)作者和參與者。幾乎所有的藝術表演都可以視為藝術的二次創(chuàng)作,鋼琴即興伴奏同樣也可以視為一項樂曲二次創(chuàng)作活動。伴奏者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不僅要投入足夠的熱情,了解音樂所蘊含的情感和內(nèi)涵,還要了解聽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然后,根據(jù)鋼琴多聲特性,借助鋼琴表演演繹出不同的聲音,創(chuàng)設音樂意境,渲染音樂氛圍,塑造音樂形象,以強化聲樂表演的音響效果,創(chuàng)造飽含情感的藝術空間。我們也可以將鋼琴即興伴奏視為伴奏者與歌唱者的即興合作表演,這即興合作表演,是歌唱和演奏藝術的融合,兩者的意境和情感是相通的。這種表演體現(xiàn)了藝術工作者在藝術實踐中借助藝術化表達手法傳情達意的能力,體現(xiàn)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正是在藝術工作者的創(chuàng)新意識帶動下,許多新的藝術表演形式才不斷出現(xiàn),聽眾才能更好地體會音樂所表達情感,才能接受高品質(zhì)的藝術洗禮和熏陶,這也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價值所在。
綜上所述,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獨特的聲樂演奏方式,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借助鋼琴即興伴奏的方式來演繹音樂,也是強化音樂情感和藝術效果的一個有效途徑,這也要求鋼琴伴奏者正視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并靈活運用鋼琴伴奏技巧來演繹音樂。
[1]任曉琳.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研究[J].戲劇之家,2015,(23):64.
[2]劉秋平.解析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6,33(10):170-171.
[3]唐莉娜.關于鋼琴即興伴奏藝術審美價值的探討[J].藝術評鑒,2016(0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