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雯
武漢大學(xué)外國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2
淺談中國習(xí)語中數(shù)字的英譯
何 雯*
武漢大學(xué)外國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72
中國習(xí)語產(chǎn)生于不同的歷史背景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根基,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歷經(jīng)歷史的滄桑變換而沿用至今,其生命力可見一斑。數(shù)字是中國習(xí)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習(xí)語的表達和傳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中國習(xí)語中數(shù)字的英譯,能促進對中國習(xí)語的理解與傳播,對弘揚中國文化和促進跨文化交流有著積極作用。筆者通過研究中國習(xí)語中數(shù)字的英譯,對其基本類型和方法進行了分析與總結(jié)。
數(shù)字英譯;中國習(xí)語;翻譯
中國習(xí)語中,數(shù)字的應(yīng)用十分普遍。這些習(xí)語中的數(shù)字有的僅表達數(shù)字本身的含義,有的利用數(shù)字傳達其他的含義,而且,大多數(shù)數(shù)字的使用也與其文化根源有聯(lián)系。因此,同一個數(shù)字在不同的習(xí)語中的英譯方式是不盡相同的。筆者在此對于習(xí)語中數(shù)字英譯的基本方式和類型做了一定的總結(jié)。
中國習(xí)語中的數(shù)字有實指和虛指之分。實指,即習(xí)語中的數(shù)字是有實在意義的,如,“一舉兩得”(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一心二用”(把精力同時放在兩件事情上),這兩個詞中的“一”、“二”都是實指,因為它們表示的都是確確實實的數(shù)量。虛指,即習(xí)語中的數(shù)字并不代指其數(shù)量,如,“千姿百態(tài)”(姿態(tài)多種多樣或種類十分豐富),“亂七八糟”(形容毫無秩序條理、亂糟糟的樣子),這兩個詞中的“千”、“百”、“七”、“八”都是虛指,并不表示其數(shù)量上的意義。在中國習(xí)語中,大部分?jǐn)?shù)字都屬于虛指,實指相對較少。
(一)習(xí)語中實指的數(shù)字及其英譯
習(xí)語中的實指數(shù)字英譯,直譯和意譯兩種方式都有使用,有的譯文也運用了破折號的解釋作用,采取了先翻譯習(xí)語字面意再在破折號后解釋習(xí)語內(nèi)含的方式。在直譯的處理方面,如,“人活七十古來稀”譯為“The days of our years are 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 或者 “Men have rarely lived up to seventy since ancient times.” 此處的“七十”是實指“七十歲”,所以兩種譯文都采用了直譯的方法;又如,“二虎相爭,必有一傷”,譯為 “When two tigers tussle,one is bound to be wounded.” 將“一”、“二”直譯出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譯為 “To save a life is better than building a seven-storey stupa(as a service to Budddha).”“七級浮屠”中“七”為實指,將其直譯;“傷筋動骨一百天”,譯為 “it usually takes about one hundred days to recover from a bone fracture”,“一百天”是實指,采用直譯。
在意譯的處理方面,如,“禍不單行”,意譯為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借用雨勢這一形象把“禍不單行”的意思形象化,但這個詞也有相對直譯的表達方式,譯作 “Misfortunes seldom come singly.” 或者 “One misfortune comes on the neck of another.”這兩種譯文就把“單”的意思直譯了出來。
另外,也有將習(xí)語直譯后,再通過破折號進行解釋補充的方式。如,“十指連心”(十個指頭連著心,比喻親人與自身休戚相關(guān)),譯為 “the ten fingers are linked to the heart—what happens to children is of great concern to their parents” 先將“十指連心”的字面義直譯出來,再通過破折號的使用在直譯內(nèi)容后補充說明成語的內(nèi)在含義。
(二)習(xí)語中虛指的數(shù)字及其英譯
習(xí)語中虛指的數(shù)字不表示確切的數(shù)字,在多數(shù)情況下,它們用來表示多少,或僅僅屬于習(xí)慣用法,所以,大多采取意譯的方法來翻譯虛指的數(shù)字,或省譯數(shù)字。
1.表示“多”
中國習(xí)語中表示“多”的數(shù)字很多,“八”、“九”、“十”、“百”、“千”、“萬”都可以表達“多”的含義,下面筆者將舉例說明:
(1)“八”:八面玲瓏:manage to please all sides and wriggle out of any embarassing situation,這里的“八”表示“全”,意譯為 “all”。
(2)“九”:九霄云外:beyond the highest heavens,“九霄”指高空,意譯為 “the highest heavens”。
(3)“十”:十全十美:be perfect in every way,將“十”的意思意譯為 “every”。
(4)“百”:百依百順:be docile and obedient,在譯文中省去了“百”的數(shù)字意,直接表達出“依”和“順”的意思。
(5)“千”:千載難逢:once in a blue moon,用 “blue moon” 指代稀有之事,省譯“千”。
(6)“萬”:萬象更新:all things take on a new aspect,“萬”用 “all things” 意譯出來。
但也不乏直譯的表達方式,如,“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譯為 “A nine-story castle begins as a pile of earth.” 或者 “Nine storied terrace rises by a gradual accumulation of bricks.” 這兩種譯文都將“九”的數(shù)量意義直譯出;又如,“百里挑一”有多種譯法,其中一種譯為 “one in a hundred”,采取直譯,把“百”、“一”譯出。
2.表示“少”
“一”、“二”、“半”、“寸”等常在習(xí)語中表達“少”的含義。下面筆者將舉例說明:
(1)知己之交,略有一二:Many friends,no friends.或 Have but few friends,though many acquaintances.“一二”表達“少”的意思,譯文通過 “no” 和 “few” 意譯出來。
(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No one is wise at all times.“一”表示“少”的意思,通過意譯的思路在英文中找到了對應(yīng)諺語。
(3)寸草不生:Not even a blade of grass grows—be barren.將“寸”所傳達的“少”的意思意譯。
(4)半斤八兩: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兩”都表示“少”的意思,含貶義,在這里通過英文中數(shù)字的慣用表達體現(xiàn)“少”。
3.一些數(shù)字的習(xí)慣用法
習(xí)語中也有一些數(shù)字,其含義無關(guān)多少,它們只是一種慣用的表達方式,不表達數(shù)量的含義。諸如:
不管三七二十一: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
八九不離十:pretty close
九死一生:narrow escape from death
二一添作五:go halves
(一)三
“三”在習(xí)語中有三種主要含義,即:多、少、和“三”本身的數(shù)量意。
1.虛指,表示“多”
“貨比三家”(交易或采購過程中要進行多家比較)譯為 “shop around”,“三”表示“多”,采用了意譯手法;“狡兔三窟”(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譯為 “a wily hare has three burrows—a crafty person has more than one hideout”,先解釋字面義,再通過破折號解釋其內(nèi)在含義;“事不過三”(同樣的事情不宜做多次),出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三”表達“多”的意思,譯為 “one shouldn’t make the same mistake more than three times”,采取了直譯的方式把“三”譯出來;“事無三不成”(喻指辦事不經(jīng)多次不會輕易成功),譯為 “success cannot be won without making repeated efforts”,把“三”表達的“多”的含義意譯為 “repeated efforts”。
2.虛指,表示“少”
“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看”(即使三日不見,別人已有進步,比喻不能用老眼光去看人),這里的“三日”是虛指,表示時間之短,譯為 “after three days of absence,the scholar has to be looked at with new eyes”,直接譯出了“三日”;又如,“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勸人在說話時有所保留,保留的成分有多于說出來的真心話),“三”表示“少”的意思,這句話在英語中有對應(yīng)的諺語,“all truth are not to be told”;“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強調(diào)打扮比自身的才華更重要),譯為 “(To make a good presentation)one depends less on talent than on a good dress”,用 “l(fā)ess” 意譯出“三”含有的“少”的意思。
3.實指,表達確切的數(shù)量意義
“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里的“三”是實指,指女子在不同時期要遵從的三個對象,直譯為 “three”,所以整句即譯為 “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for a woman according to Confucian ethics):obedience to father before marriage,to husband after marriage and to son after husband’s death,and morality,proper speech,modest manner,and diligent work”;又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不孝有三種,以沒有循守后代之責(zé)為大),這里“三”即為“三種不孝之舉”,所以直譯為 “there are three forms of filial impiety,of which the most serious is to have no heir”。
(二)一
1.表示“少”
“一成不變”(一旦形成就不再改變,泛指墨守成規(guī)),“一成”代指“少”或“無”的意思,意譯為 “invariable” 或 “unalterable”;同樣,“一丁不識”的“一”也指“少”,意譯為 “be absolutely illiterate”,或直譯為 “do not know a single character”。
2.表示“全”、“都”
“一敗涂地”(形容徹底失敗),譯為 “suffer a crushing defeat” 或 “fail completely”,用 “crushing” 和 “completely” 表達出“一”所含有的“全”的意思;又如,“一心一意”(即:全心全意),意譯為 “heart and soul” 或 “wholeheartedly”。
3.表達確切的數(shù)量意義
如:“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情由一個人承擔(dān),不用麻煩第二個人),這里的“一”表達數(shù)量意,是實指,譯為 “a guest should not to have trouble two hosts”。
有很多中文習(xí)語中包含數(shù)字的對比,這些對比能加強習(xí)語的表達力度。在英譯時,可以直譯出數(shù)字,也可以借用英語中的數(shù)量單位意譯,或者僅表達習(xí)語的內(nèi)涵,省譯數(shù)字。
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譯為 “an error of the breadth of a single hair can lead to a thousand li astray—a small discrepancy leads to a great error”,“毫厘”和“千里”組成對比關(guān)系,通過對比和夸張表達“一點微小的誤差會造成很大的錯誤”的含義,譯文先翻譯了字面意,用 “the breadth of a single hair” 意譯“毫厘”,對“里”采取直譯(“l(fā)i”),再通過破折號進行解釋。
又如,“學(xué)好千日不足,學(xué)壞一日有余”,“千日”和“一日”形成對比,以表達“學(xué)好不容易,學(xué)壞很簡單”的道理,這句話在英文中有相應(yīng)的諺語 “the path down to evil is easy” 和 “Evil comes to us by ells and goes away by inches.” 第一句省譯了數(shù)字,直接表達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借用英語中的計量單位 “ells” 和 “inches”,形成對比,這兩種譯文可以看作是運用了意譯的思路在英文中找到了對應(yīng)諺語;同時,這句習(xí)語也可以直譯為 “It takes more than a thousand days to learn to be good,but less than a day to become bad.” 在此直譯譯文中也體現(xiàn)了原句的對比。
同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尺”和“寸”形成對比,譯為 “sometimes a foot may prove short while an inch may prove long—everybody has hi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借用了英文中的計量單位 “foot” 和 “inch”,再在后面用破折號進行進一步解釋。
中國習(xí)語是中華文化幾千年智慧的結(jié)晶,其內(nèi)容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值得我們?nèi)ヌ綄ぁ?shù)字是很多習(xí)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對于習(xí)語的表達、傳播做出了貢獻。通過研究中國習(xí)語里數(shù)字的英譯,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習(xí)語,也能對中英文化的差異和共同點產(chǎn)生更深刻的認(rèn)識,從而促進中英跨文化交流,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
[1]李念培.中國諺語英譯[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0.
[2]周國強.漢英口譯新語習(xí)語精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11.
[3]陳永楨,陳善慈,張同.中英成語習(xí)語800對[M].重慶:重慶大學(xué)出版社.
[4]惠宇.新世紀(jì)漢英大辭典(縮印本)[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4.
何雯,武漢大學(xué)外國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翻譯系學(xué)生。
H
A
1006-0049-(2017)05-02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