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滌非 陶垠霖 王 衛(wèi)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淺析普通高校研究生獎助學金的管理
李滌非 陶垠霖 王 衛(wèi)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已然成為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尤其是對研究生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近幾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有關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和獎勵制度的政策,曾提出,研究生在繳納學費之后,國家需要完善研究生的獎勵制度。研究生的獎勵制度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起到了很大的鼓勵作用。研究生的培養(yǎng)計劃和獎勵制度需要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和對人才的需求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我們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問題,不斷完善獎助學金的管理體系。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實踐過程中研究生獎助學金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優(yōu)化對策。
獎助學金管理;問題分析;優(yōu)化對策
從上世紀開始,國家已經非常重視研究生的獎助學金制度。因為獎助學金不僅能夠幫助到一些貧困的學生,更對研究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而研究生教育與我國人才培養(yǎng)、科教興國等方面息息相關。所以,如何促進教育公平地進行是我國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高等學校的獎助學金制度正是實現公平教育的重要舉措。研究生的獎助學金制度在不斷地完善,每一次改革都是基于實踐。
我國獎助學金發(fā)展至今,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一是國家助學金。在實行研究生繳納學費的政策之后,我國決定從2014年秋季的學期開始,將研究生普通獎學金改為國家助學金,用于補助研究生的基本生活開支,資助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6000元,全國所有在招生計劃內的全日制考生均能享受到。二是學業(yè)獎學金。同樣是從2014年秋季的學期開始,我國為研究生專門設立了學業(yè)獎學金,主要用來鼓勵并支持研究生很好地完成學業(yè),按照規(guī)定,研究生每人每年8000元,按照在校人數的一定比例劃分。三是國家獎學金。該政策的頒布時間同上。國家獎學金主要用于獎勵在科研成果、社會公益等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選拔出來后每人每年可獲2萬元獎勵。四是助教、助研和助管崗位津貼。高校要按規(guī)定統(tǒng)籌利用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三助”崗位,并提供“三助”津貼。原則上,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經費中的勞務費列支,助教津貼和助管津貼所需資金由高校承擔。五是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主要是針對貧困生進行的,符合條件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請并及時獲得國家助學貸款。[1]助學貸款原則上不能超過年度學費和住宿費標準的總和。
從高校教育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研究生獎助學金的制度確實解決了大部分貧困生的實際困難,特別是助學金的發(fā)放,幫助了很多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yè)。近幾年來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我國對高校學生的資助經費中,用于直接資助學生的經費就占了90%以上。由此可見,助學金的管理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助學金的管理做到科學、透明,才能真正解決貧困生的現實問題。
獎助學金的意義還在于它能夠在激勵研究生努力學習,這主要說的是獎學金制度。雖然研究生大多進行自主學習,自由研討,但是獎學金制度依然對學生的積極學習起到了正面的引導與激勵作用。[2]
我國的教育制度根據社會的變化也不斷調整著,最明顯的是教育源、教育對象逐漸公平化。雖然目前教育資源和教育對象尚未能達到完全的公平,那是因為在全民奔小康的社會中,貧富差距間接導致了教育的不平等,大部分人需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獎助學金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公平競爭,自主學習。因此,高校的獎助學金制度的實行,不僅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yè),激發(fā)學習動力,更是在某種程度上使教育趨于公平化。
研究生獎助學金的管理是一項細致而重要的工作。可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現階段研究生獎助學金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研究生的獎學金包括學業(yè)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獎學金的分配由各個高校自主決定,現行的國家獎學金發(fā)放政策并不是一個完整的、詳細的條例,高校內部的管理辦法也參差不齊。根據實踐結果顯示,獎學金的發(fā)放條件依舊存在不明確的地方,在具有相同條件的學生之間作何選擇等仍然存在概念不清晰、標準不一致的問題。[3]
首先,助學金的申請條件比較籠統(tǒng),缺乏清晰的概念。比如申請的基本條件中常常出現“家庭經濟困難”或“生活儉樸”等,這無疑使助學金的發(fā)放成為了難題;其次,貧困生認定的標準無法統(tǒng)一。部分學校按照成績的排名和是否持有低保證、殘疾證等相關證件來選出貧困生,但這些條件都不是助學金發(fā)放的必然前提。
雖然各個高校內部都在進行獎助學金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但是很少能夠專門設立一個主體單位來系統(tǒng)的操作。評定單位的缺失導致了許多問題的產生。首先,沒有統(tǒng)一的單位來進行評定,評定結果的公信力是個問題;其次,沒有主體單位就意味著沒有專業(yè)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實踐操作,其數量和質量都難以保障。
一是對于申請獎助學金的同學上交的材料沒有進行仔細收集,導致一些同學渾水摸魚或者材料上交不及時等現象發(fā)生;二是貧困生的檔案沒有完全建立,增加了工作量;三是沒有專門的評定單位,工作缺乏計劃性;四是沒有進行事后的跟蹤調查,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五是獎助學金的發(fā)放與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聯系得較少。[4]獎助學金的發(fā)放本身很難直接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而且不能把學習獎學金和貧困助學金混為一談。
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必須在獎助學金的申請問題上做到細致入微,使研究生申請獎助學金時參照的標準更加具體、清晰。如申請者在符合國家獎助學金的申請條件之外,還需要根據學校對于獎助學金的評選規(guī)定進行核實。學校和學院都需要對學生的成績和參與集體活動等情況給出明確要求,同時結合年級大會、班級大會、校園媒體等多種形式,讓研究生明確申請條件。[5]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貧困生的認定標準相對模糊,可操作性不強。因此,貧困生的認定方法還有待完善。首先,要優(yōu)先考慮的是貧困生的家庭狀況,這是最直接并最有效的認定方法之一。但是單憑學生提供的材料很難客觀評定出真實的情況。所以對于貧困生的認定方法需要單獨提出。我們必須考慮到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爭取做到沒有偏差。其次,根據個人消費等進行民主選擇,并結合對學生在校消費情況的調查,最終認定出符合評定標準的學生。
建立專門的獎助學金評定單位勢在必行。當然,獎助學金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一定是有素質的、接受過培訓的教師。他們需要從前、中、后三個時間段把研究生獎助學金的管理工作做好。在評定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對制度進行優(yōu)化,力求給學生最明確的標準,還要對相關學生進行實際情況的調查;在評定期間,應該隨時與各學院進行溝通,接受監(jiān)督和信息反饋;發(fā)放獎助學金的名單之后,接受學?;蚋鲗W院的審核,盡最大努力服務于學校和學生。
首先要加強研究生的勵志教育。獎助學金的評定大部分以學業(yè)為主,再結合集體活動等方面。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研究生在完成學業(yè)的基礎上,多參加或組織傳播正能量的活動。其次要加強研究生的誠信教育。在助學金的申請上,應教會學生學會考慮他人,讓真正需要幫助的同學得到幫助,不做缺失誠信的人。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精神,正確引導學生,加強艱苦奮斗的教育。
[1]凡勇昆,王帥.我國碩士研究生獎助學金制度改革的思考[J]. 高教與經濟,2008,(3):33-35.
[2]李正平.國家助學貸款實施現狀與對策建議[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3]劉金玉.現行研究生獎學金制度實施效果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2.
[4]趙曉蓉.對研究生進行廉潔教育的思考[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6.
[5]吳慧玲,冷嘉璐.全面收費政策下研究生資助體系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3):145-147.
【責任編輯:黃素華】
A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Scholarships amo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LI Di-feiTAO Yin-lin WANG Wei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national attention.In recent years,the state has continued to introduce policies about the education and reward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state needs to perfect the reward system for post graduate students after they pay tuition fees.The reward system will not only guarantee the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on campus, but also play a great encouragement role.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reward system of post graduate students need to be innovat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mand of talents.We need to find ou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holarships.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 scholarships and offers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scholarship management; problem analysis;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G643
A
1671-9565(2017)03-055-03
2017-08-30
李滌非(1979-),男,遼寧朝陽人,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處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教育管理方面研究;陶垠霖(1993-),男,遼寧營口人,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語言學方面研究;王衛(wèi)(1991-),男,山東青島人,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行政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