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劉娟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如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體制也在不斷革新,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從課堂中學習到知識,小學語文教學要進行教學方法的革新,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應當充分體現(xiàn)多元化,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小學語文的教學要依據(jù)學生活潑愛動、好奇心旺盛的特點,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在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生主動去進行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感想式教學、討論式教學、表演式教學、競賽式教學等方式。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課堂出發(fā),對為何要進行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和怎樣進行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進行論述,從而獲得有效的課堂,讓學生可以全面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多樣性
(一)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
如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時代,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主,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育體制的改革要求對科目的教學實行多樣化,營造一個有趣的課堂。實踐表明,教學涉及到因素是復雜多樣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材內容的特點、教學對象的差異等因素使得教師不可能總是依靠單一的教學方法模式。教室就要進行革新,將語文課程的學習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這就需要運用多重方法開展活動。單就一節(jié)簡單的語文課來說,常常包含了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討論法等多種教法的綜合運用。
(二)學生各有特點,學習水平不同
每名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所適用的學習方法也就不同,單一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每一名學生的需要,成績較好的學生適合快節(jié)奏、高水平的教學方法,成績較差的學生需要教師放慢節(jié)奏,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因此,就需要教師采取多樣化的語文教學,讓每一名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有所收獲,教師需要注重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對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成績進行評估,找到適合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學生需要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
小學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也充當著重要角色。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十分重要,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在一個生動靈活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打好未來學習的“地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語文學科是小學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門,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記憶和背誦,還要對課文有所理解,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建新的教學模式,保證課堂的高效率,用多種方式進行語文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有所收獲。
(一)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將知識點簡潔化
小學語文知識點較為零碎,不是很集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很容易記住這個忘了那個,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備課工作,挑重點進行知識的講解。教師應當對教材有全面的了解,把握學生的心理,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學習語文知識,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知識描述出來,這樣學生就能消化知識,在頭腦中形成大體的框架,不再是“一頭悶”地扎進課本中,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組織進行語文課堂游戲和課外實踐,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處于小學的學生好奇心旺盛,愛玩的心思強,教師就要抓住學生這個特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創(chuàng)建一個有趣生動的課堂,讓學生可以投入到學習中,以此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進行一些課堂的小游戲,像是成語接龍或是猜謎等游戲,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可以投入到課堂中,積極參加課堂中的小游戲,從游戲中汲取語文的相關知識。教師還可以在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們成立小組進行語文話劇小表演,這種形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更濃,積極性更高,讓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在課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項實踐活動,語文知識的學習自然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師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且樂于參與,這樣通過相互間的語言交流和合作,在社會上與他人交流溝通,可以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和交際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一定要注意在進行課堂交際活動時,要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使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給每名學生同等的機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以學生為主,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建立學習小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每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都各有不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就各有不同。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學習階段,教師必須對學生負責,對學生一視同仁,不以成績論好壞,而是要平等看待,讓優(yōu)秀的學生靜下心來學習,深入研究,讓學習較差的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樹立自信心。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學習的方法,根據(jù)學生成績劃分小組,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導、監(jiān)督,這樣兩者可以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堂活動,讓學生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成績差距也會越來越小,有助于學生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盡力地營造一個和諧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自覺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帶動整個課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效率,能夠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近幾年來,我國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學校和各科授課教師也希望在多維的教學環(huán)境中努力提高專業(yè)教學素養(yǎng),積極地尋找多樣的教學活動,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來提高基礎教育的教學效果。語文作為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科目,也需要進行教育方法的改革,讓教學方式多樣化。多樣化的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意義重大,教師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中學習知識,提高語文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小學生們可以在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綜合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莫書武,王珍源.增強自我效能感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從自我效能感視閾談寫作興趣的激發(fā)[J].語文學刊,2009(13)
[3]高亞利.通過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4]朱紹禹,莊文中主編.國際中小學課程教材比較研究從書·本國語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陳桂生.到中小學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動研究”的嘗試.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