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茹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上海 201306
英國2015保險法關(guān)于欺詐性索賠的修改解讀
劉 茹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上海 201306
自海上保險產(chǎn)生以來,欺詐性索賠案件就時有發(fā)生。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中并未規(guī)定關(guān)于欺詐性索賠的法律后果,只規(guī)定了關(guān)于“最大誠信”原則及違反該原則的法律后果。2015年英國保險法中明確規(guī)定了欺詐性索賠的法律后果,其實質(zhì)是將在判例中確定的保險人對于欺詐性索賠的救濟以法律方式固定下來,是對1906海上保險法的完善,能夠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1906海上保險法;最大誠信原則;欺詐性索賠;英國2015保險法
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及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等因素,海上貨物運輸活動自產(chǎn)生之初就被稱為一項冒險活動。隨著保險業(yè)的出現(xiàn),對于進行海上貨物運輸?shù)拇?、運輸?shù)呢浳锛斑M行海上貨物運輸活動的人來說,購買保險,成為分散自身所負擔風險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隨之而來的,被保險人的欺詐性索賠問題也開始出現(xiàn)。如何解決欺詐性索賠問題,使善良的投保人、被保險人獲得保險賠償,同時打擊欺詐性索賠行為,成為海上保險法應該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中,并沒有關(guān)于欺詐性索賠的具體規(guī)定。其僅在第十七條中規(guī)定了“最大誠信原則”,而關(guān)于這一原則是否僅僅適用于訂立保險合同之前和訂立保險合同的當時,是否仍可于訂立保險合同之后適用,即被保險人在訂立合同之后所為的“欺詐性索賠”行為是否屬于違反“最大誠信原則”,一直是司法實踐中和學界所爭論的問題。直到2001年,英國上議院在Manifest Shipping Co.Ltd.V.Uni-Polaris Shipping Co.Ltd.The Star Sea 一案判決中對于這個問題進行了澄清:第一,最大誠信原則適用于所有保險,而且是雙向的義務;第二,該原則在合同成立之后仍然存在①。所以,在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中,對于“欺詐性索賠”可以認為是違反了“最大誠信原則”的索賠,即在索賠中包含了欺詐行為,都可以歸入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的范圍之內(nèi)。但由于界限的模糊,被保險人所主張的索賠中如果包含任何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的情況(發(fā)生在保險合同存續(xù)期間的情況),保險人都可以主張其構(gòu)成“欺詐性索賠”而拒絕理賠。這對于被保險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若其所為的“欺詐”對于案件索賠并未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那么他的“欺詐”并未使保險人受損,即其仍應當獲得保險賠償,但保險人仍可依“最大誠信原則”而拒賠,致使被保險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英國2015保險法中僅為保險人提供了在被保險人進行欺詐性索賠時的救濟方式,是以法律規(guī)定的形式對現(xiàn)行判例法的確認,但仍未明確規(guī)定何為欺詐性索賠。該法第十二條中規(guī)定,當被保險人做出欺詐性索賠時,保險人對該索賠不承擔責任并且可以向被保險人要回因為該索賠所已經(jīng)給付的保險金,同時有權(quán)通知被保險人,自被保險人提出欺詐性索賠時,保險合同已經(jīng)終止。保險合同終止之后,保險人無需退還保費且無需賠付終止之后產(chǎn)生的保險事故的保險費,但并不影響終止事由發(fā)生之前各方的權(quán)利義務關(guān)系。但法律中并未明文規(guī)定何為“欺詐性索賠”,由于“欺詐性索賠”產(chǎn)生之后的法律后果問題,仍需以“欺詐性索賠”行為的存在未前提,所以對于“欺詐性索賠”行為的界定,仍是一個未完全解決的問題。
英國2015保險法第十四條第三款第一項將1906海上保險法的第十七條后半段刪除了,即刪掉了“如果任一方不遵守最大誠信,他方可以撤銷該合同”的規(guī)定。所以,最大誠信原則,成為了一個宣示性的條款,法律中沒有了明確的法律后果。
綜合以上研究可知,英國2015年保險法雖然規(guī)定了欺詐性索賠的法律后果,是對1906年海上保險法的完善和進步,有利于進一步規(guī)范海上保險秩序,保護海上保險合同中的守法者,防止欺詐性索賠的出現(xiàn)。但是,2015年保險法雖然較1906年海上保險法中的對于欺詐性索賠問題的規(guī)定有所進步,但仍不完善,仍未規(guī)定到底何為“欺詐性索賠”,由于界限的模糊,對于此類案件的處理來說,仍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對于欺詐性索賠問題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以更好地解決現(xiàn)實中關(guān)于欺詐性索賠的問題。
[注釋]
①See Peter M.Eggers and Patrick Foss,Good Faith and Insurance Contract,(Landon:LLP,1998),p.1;Andrew McGee,The Modern Law of Insurance,(Landon:Butterworths,2001),p.179.司玉涿.海商法專論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409.
[1]郭麗軍.海上保險學(第二版)[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5:33-38.
[2]孟于群.防止海運欺詐及法律實務[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8:369-373.
[3]司玉琢.海商法專論(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387-409.
[4]應世昌.海上保險學(第二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68-80.
[5]孫姍姍.英國2015年保險法修改的解讀[J].法制與社會,2015(05):252-253.
D922.284;D956.1
:A
:2095-4379-(2017)27-0197-01
劉茹,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