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霞
摘要:葉圣陶先生說過;"要敘述事物,必須先認識它們,了解它們。這惟有下功夫去觀察。"觀察是認識事物的窗口,也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學生的課余生活雖豐富多彩,但有些學生不會觀察生活,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所以導致在習作時常出現(xiàn)內容貧乏、無話可說的問題。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必須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知生活,在全心體味生活的過程中去積累素材。這樣,他們的習作才是有本之木,有水之源。
關鍵詞:小學語文;如何;指導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20-02
小學生作文是練習能用恰當?shù)皿w的語言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者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內容表達出來。但由于小學生在感知事物時態(tài)度散漫,不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于是在習作時總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其能夠通過觀察、想像以及情境來好作文,體驗成功的樂趣。
1.小學語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缺乏興趣是小學生在寫作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缺乏寫作興趣,使得學生的寫作水平很難。學生缺乏寫作興趣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對寫作課不感興趣,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得比較沉悶,不愿意參與到互動中,有的學生甚至是昏昏欲睡; 第二,就是不認真完成寫作任務在對待教師安排的寫作任務時都采取敷衍的態(tài)度,很難寫出具有較高水平的文章,大都是千篇一律,隨意應付了事。
1.2學生缺少素材積累。素材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素材自然就無法根據(jù)作文題目進行寫作。學生缺少素材積累主要表現(xiàn)在下述四個方面:第一,就是缺少觀察的積累。人要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獲得感受, 小學生一方面是因為自身觀察能力有限,不懂得觀察生活收獲感悟,另一方面是缺失觀察的意識,對于身邊經常接觸的事物也缺少觀察,從而使得在進行寫作過程中難以找到適合的素材;第二,就是缺少生活素材積累。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身閱歷有限,沒有生活經驗,這就使得他們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難以從生活實踐中找到靈感; 第三,就是缺少閱讀的積累。如果將寫作比喻成輸出過程,則閱讀就是輸入過程,沒有輸入就不會有輸出,小學生正是缺少閱讀,才會難以在寫作過程中使用一些比較驚艷的句子和修辭,從而使得文章比較單調;第四,就是缺少練習積累。 寫作能力是一步步提升的,是要經過不斷的練習的,小學生缺少練習的過程才會在真正寫作過程中總感覺不能熟練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
1.3寫作評價方式過于標準化。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的過程中過于追求標準化。第一,評價標準過高。教師在進行作文修改的過程中總是以成人的視角進行判定,這樣就會覺得學生的作文一無是處,難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方面的閃光點;第二,就是講評的形式單一無趣。教師一般都會通過對學生的作文勾畫的方式進行評改,很少會有教師采用面對面的評改方式,這樣就會使得一些評改不夠精準。
1.4寫作內容缺少真情實感。小學生處于心理和生理發(fā)育的初始階段,對于事物的感悟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比較差,很難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一方面和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關,另一方面和學生對生活學習的觀察能力有關。此外,就是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總喜歡套用固定的模式,主要是上課時教師講授的寫作模式,這樣的寫作方法很難將學生的真實感情表達出來,在進行一些人物、事情的描述時語言過于蒼白,缺少生機和活力。
2.小學語文寫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2.1教育制度的影響。教育制度的影響主要是指應試教育制度,應試教育制度對我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短時間內很難完全消除,這一制度的存在影響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工作,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只關心學生的寫作成績能否提高,卻忽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毫無特色可言。
2.2思想觀念的影響。思想觀念對小學語文寫作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下述幾個方面:第一,寫作命題難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作文命題呆板,學生覺得難以從中找到寫作的靈感,自然就會失去寫作的興趣;第二,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表現(xiàn)出來。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中, 是以教師為主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是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關系。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是一種普遍的教學模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
3.小學語文寫作指導策略分析
3.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應從下述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就是要降低寫作的難度,尤其是在學生初學寫作方法和寫作技術時,要避免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從初級的內容開始,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另一方面就是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描述相關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3.2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第一,要改變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寫作授課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 第二,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豐富課堂教育形式,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實現(xiàn)提高寫作教學質量的目標。
3.3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第一,要多帶領學體驗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相應的素材,并拓寬學生獲取生活經驗的渠道,增加學生生活知識儲備; 第二,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相關的訓練,讓學生學會透過事情的表象看本質,并從中獲得寫作的靈感; 第三,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使得輸入的內容無限增加,才能讓學生在寫作時有內容可寫; 第四,加強學生寫作鍛煉。寫作鍛煉并不一定要進行完整的寫作安排,可以以各種形式鍛煉學習的寫作能力,如讓學生每天寫日記。
4.總結
所以,教師要增強主體探索意識,不斷探索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來指導作文,只要我們從不同渠道激勵學生,他們就會感受到習作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
參考文獻:
[1]許小鋒, 何冬梅.論小學語文低段寫作指導策略[J].讀與寫( 教育教學刊), 2008( 07): 144.
[2]黃先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2( 11): 103-107.
[3]陳麗娜.談小學語文低段朗讀指導的基礎性[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1( 01): 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