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玲
摘 要: 在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老師應該更關注學生聽說能力的發(fā)展。只有在中學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節(jié)省許多的時間,也將大大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口語能力 提高方式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面對老師非常害羞,不愿積極參與課堂口語活動,部分學生在口語活動中有很高的積極性,卻不知怎么表達或表達時出現(xiàn)許多語言錯誤。現(xiàn)行的初中英語教材每單元很多內容都以對話形式出現(xiàn),口語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實踐中,很多學生感到掌握口語有困難,表現(xiàn)得非常被動和無奈,實踐交際能力與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差甚遠。
一、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困難的原因
1.學生自身因素。由于少不經學,故許多學生總認為自己掌握的單詞、短語、句型很少,存在自卑心理。在想表達某個意思的時候,他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語法上,生怕語法錯了而鬧笑話,因此沒有勇氣沒有膽量開口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總是“三緘其口,沉默是金”。這種自卑心理作祟下的“害羞”狀態(tài)長期作用于學生,導致英語口語能力日漸降低,非萬不得已不用英語說話是孩子們的通病。時機和時間的延誤,是學生口語差的重要原因,因為沒有出聲何以成語呢?
2.班級環(huán)境因素。英語的內容本身比較枯燥,不易迅速掌握,而語言的交際功能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中體現(xiàn)出來。我們生活在中國,學生們周圍很少有人說英語。在課堂上,老師很難讓所有學生都練習。因為我國絕大多數(shù)中小學都是實施大班教學,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有的甚至更多。新課程要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但在人數(shù)眾多的課堂上組織全體學生操練口語十分困難,齊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方式雖然面向全體學生,但那僅僅是讀書而已;分組操練之后的匯報和表演只能選擇幾組,大部分學生只是觀眾,學生的表演積極性受到限制,口語練習之后的成就感得不到滿足,口語訓練收效甚微,許多老師覺得很無奈。
3.教師因素。英語教師的口語素質不高。大面積提高口語教學水平的關鍵在于教師,但是很多因素造成英語教師師資水平參差不齊,不少英語教師所講的英語不夠地道,口語不夠流暢,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是限制口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直接影響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如何讓學生的口語能力不斷提高
1.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口語表達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知傾向,是一種喜好的情緒,一旦這種情緒被激發(fā),它就會變成學習的自覺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英語口語競賽、英語節(jié)目演出、英語座談會、創(chuàng)設小組情境對話、講英語故事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口語表達。
2.在朗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朗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要語調自然,語氣恰當。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個體讀、分組讀、表情朗讀等各種形式,有效地引導學生大聲朗讀,通過朗讀達到對知識的消化、吸收,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特別是表情朗讀,學生通過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體會文本的語氣內涵,通過采用或幽默或激昂或喜悅或悲傷的語氣讀出來,領略語言文化的魅力,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積極主動表達,通過對語言美的領悟,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重視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谡Z訓練中,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尤為重要。我們的教師很多沒出國學習,口語不是標準,因而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發(fā)音的有效手段。背誦課文能幫助學生在腦子里儲存詞匯和習慣用語,形成快捷的語流和語感,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后的學習都是十分必要的,更是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保證。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必須首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每天抽查部分學生的背書情況,并就其流利程度和語音語調給一個檔次,記錄下來,每個月給予公布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還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4.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英語教師的責任是英語,盡管有的英語教師口語素質不高,但老師們是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如果老師總是把漢語掛在嘴邊,勢必會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要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由淺至深、由易到難。例如在講解課文、練習、測試及布置作業(yè)等,都盡量用英語。在初級階段,每個單元都會涉及一些英語課堂用語,學了后堅持使用,在課堂中逐漸運用起來。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可以使用已學過的英語解釋新學的英語。教師用英語授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英語表達的示范,也有利于學生的口頭模仿。
5.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考慮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對大膽活潑、反應迅速的學生,既要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又要嚴格要求,讓他們說得正確、標準。而對于性情膽小、反應緩慢的學生,應該采用激勵和鼓勵的方式,培養(yǎng)他們敢于發(fā)言的良好習慣,在課堂上要經常提問這些學生,如果他們說對了,教師可以大力表揚,這樣可以提高他們使用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又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但是,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不可以急于求成,我們需要采用靈活多樣在教學手段,不斷調動學生英語思維和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