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航
摘要:高校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是一項繁瑣的系統(tǒng)化工程,所面臨的問題將會是方方面面的。本文將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問題切入,同時針對工作問題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工作問題;因對策略
前言
據(jù)近兩年的高校貧困生調查,全國處于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總有500萬人,約占高??側藬?shù)的25%以上,其中,經(jīng)濟特別困難的學生人數(shù)約占3%~6%左右,而且人數(shù)還在逐年上漲但中。高校經(jīng)濟困難生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家和人們的關注,同時也成為了國家扶貧工作中的重點內容。
一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相對困難,缺乏科學性
雖然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以開展了多年,但是該項工作依然缺乏一個科學性、客觀性的人員評定系統(tǒng),缺乏相應的恒定指標,單憑學生填寫的《家庭經(jīng)濟調查表》或是當?shù)亟值擂k事處開出的貧困證明很難對學生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價,相應的經(jīng)濟證明工作就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地區(qū)和技術專業(yè)等差異性因素的存在,很難用家庭收入來恒定一個家庭的困難程度,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明確性。
(二)過度重視物質資助,缺乏精神資助
幫助經(jīng)濟困難學生健康成長,讓其能夠順利完成學業(yè),完成學生的科研學術夢想,進入社會各行業(yè)領域推動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這就是學生資助工作的根本意義所在,但是目前的學生資助工作往往都是以物質資助為主,缺乏精神上的資助。
(三)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宣傳缺乏深度和廣度
國家每一項政策的出臺和落實,都是具有一定背景和社會意義的,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更是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并且還具有一定的特色意義。但是,由于宣傳工作力度的缺失,宣傳廣度和深度均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qū)和農(nóng)村的學生,因缺乏信息獲取途徑從而不能得到及時的資助幫助。部分學生雖然得到了相應的資助,但是對資助政策的了解知之甚少,甚至是部分學生得到了某些項目的資助,卻連資助的具體名稱都不能準確描述出來,要履行的義務和權利更是無從談起,這也是道路資助學生缺乏誠信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因素。
(四)資助對象確定存在的人為因素過多
高校資助對象的確定通常都是由高校的學生管理部將名額分配到各個專業(yè)或科系,然后專業(yè)科系在確定最終的資助對象。經(jīng)濟困難學生或一些特困生往往會由于經(jīng)濟等因素,人際關系或學習成績等方面處于劣勢,在評定資助對象的投票過程中就缺乏同學或教師的支持從而失去享受接受資助的機會。這還會導致一些經(jīng)濟不是那么困難,性格外向,人際關系好的學生更容易受到資助。
二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問題的完善對策
(一)開展多方合作式工作,提高認定工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經(jīng)濟困難家庭學生的認定工作是否科學和客觀,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資助工作的準確性和高效性,這是一些較為繁瑣和系統(tǒng)的工程。單單依靠高校一方面的認定很難做到客觀和科學,只有通過多方合作,實施動態(tài)管理才能夠讓其具有較高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我國首先就應該有一套完善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水平的恒定標準;學生生源地的相關部門也應該出示相應的證明文件,并對學生負責,幫助學生開展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高校則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fā),結合學科專業(yè)、居住地的差異化和生活水平等客觀因素來制定確定認證標準,從而科學客觀的開展認證工作。
(二)做好資助宣傳工作,讓其能夠深入人心
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資助政策的根本意義和相應的政策方針,熟知資助的內容和流程,知曉應該享有的權利和自身應該履行的義務,資助工程才顯得更加有意義,相應的資助活動才更加有影響力。資助政策的宣傳應該多方聯(lián)動,遵循“宣稱先行、資助在后”的原則,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資助政策之后自愿選擇接受或不接受資助,從而讓資助工作的效果達到最佳。
(三)實施精神和物質的雙向資助
學生資助工程不僅要在物質層面上做到最好,還應該在扶貧的同時“扶志”,將精神扶持工作作為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資助工作顯得一定的精神內涵,對于學生的精神資助應該從以下幾步來入手:
1、將德育工作作為資助工程的指導文件,讓育人工作成為資助工程的核心內容。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等道德文化建設精神,讓德育內容貫穿整個高校學生的學習生涯,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其意識到是國家政府資助了自己,從而激發(fā)學生回報社會的熱情。
3、鼓勵受資助學生參加高校的社團活動,拉近與其他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其能夠在同齡人中展現(xiàn)自己,實現(xiàn)合作式交流發(fā)展。
(四)創(chuàng)建資助監(jiān)督體系
當確定資助對象對其開展資助活動之后,還應該創(chuàng)建完善的資助監(jiān)督體系,這也是資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善的資助監(jiān)督體系才能夠資助工程變得更加完善。對于發(fā)放出去的資助物質應該對其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監(jiān)督和跟蹤,特別是一些高額度的物質,首先應該由科系主任或教導員來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對違反使用規(guī)定的則應該在查證之后將其收回。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資質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化極強的工程,若只是依靠高校一方面來開展工作將會非常困難,高校、銀行、通信、網(wǎng)絡、政府部門等多方之間的聯(lián)合協(xié)調才能夠讓資助工程更加完善和高效。
參考文獻:
[1]李雪峰,鮑玉倉,王棟.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80-83+100.
[2]譚紅倩.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86-87.
[3]杜德省,宋文萍,于秀國,徐海濱.當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3:112-113.
[4]柳林.目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西學院學報,2009,06:121-123.
[5]劉海梅.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