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翠
摘 要:在學校教育內(nèi)容當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排在首位的。這從我國的教育方針上就明顯的表示出來: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梢娝枷肫返陆逃诮逃齼?nèi)容當中的重要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關(guān)鍵詞:學生成長 思想品德教育 文學教育 社會和諧進步
1 思想品德教育
1.1 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
思想品德教育不容忽視,俗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品德影響著人的一生,也陪伴著人的一生,一個人的將來發(fā)展能夠有多大的成就,將是他做人的原則所決定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好的人格品德,既使他的智商再高、學問再廣,也不會有益于國家、有益于人民的。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在各種教育中的地位,應是第一位的。
1.2 怎樣搞好思想品德教育
為了搞好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單一的、枯燥的進行說教,更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變?yōu)榻┗摹l列式的、死記硬填的灌輸。這樣的思想教育方法,使學生煩悶、瞌睡、索然無味,長此以往會使學生逆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應該緊密聯(lián)系各科教學當中的內(nèi)容,使它內(nèi)涵豐富、趣味生動,宜于被學生接受和吸收,從而調(diào)動起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在這里,我著重強調(diào)一下,為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應特別注意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閱讀、學習,對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質(zhì)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用文學作品中生動活潑的語言對人物的描繪所揭示的心理、思想、品格,就會躍然紙上,一下子捉住青少年的眼球,刻印在他們的心鏡上,使他們終生難忘,成為影響他們優(yōu)秀品格的樣板。文學作品對人的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樣的作品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愛讀、沒有一個不想看的,青少年的天性就是愛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他們愛讀小說、詩歌、愛看戲劇、愛聽歌唱。所以,從事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師,經(jīng)常拿這樣的作品去感化學生,對于提高其教學效果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2 文學教育的作用
文學在社會生活當中的作用是很多面的。歷來的思想家以及文藝評論家,已經(jīng)認識到文學具有非常廣泛的社會作用。比如: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這說的是,詩歌可以起到感發(fā)以及振奮人心的重要作用,能夠有效的幫助人們觀風俗之盛衰,也可以起到團結(jié)人們、針砭時弊的重要作用。在十九世紀俄國革命時的民主主義的文藝評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就曾經(jīng)說過,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應當成為“人的生活教科書”。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jīng)常會把文學比作是“人們的精神食糧”。
3思想品德教育與文學教育的相互貫通、有機結(jié)合
現(xiàn)代教育強調(diào)為政治、經(jīng)濟服務,為科技發(fā)展提供后備人才,但卻忘記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人格完善,從而導致學生們的人文精神缺失,求真向善趨美的本性扭曲,甚至迷失了精神家園。文學教育正是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對學生良好個性的養(yǎng)成起到重要作用。
3.1純潔道德,樹立人生理想
“文以載道”,文學從它產(chǎn)生時起就肩負著道德教化的責任。文學經(jīng)典所弘揚的道德精神成為學生人格培養(yǎng)、理想確立、道德熏陶的重要食糧。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主流思想。儒家宣揚仁義禮智信的人倫規(guī)范,“正心”、“修身”的行為方式,“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在中國文學作品中得到了全面、深刻的闡釋。讀屈原,那九死不悔、上下求索的告白,展示了不隨俗沉浮的高潔人格,良心、道義、使命感、奉獻精神充盈在字里行間。讀杜甫,愛國的情懷深入到骨髓,“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國事和家事早已水乳交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格信念怎能對我們的人生沒有啟迪與激蕩。
3.2提升精神,感受生命詩意
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將人生境界劃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將生命融入自然,與萬物對話交流,悲天憫人,培養(yǎng)博大而深沉的情懷,無疑是人的首選價值?,F(xiàn)代文明讓我們的心靈常處于一種焦灼甚至木然的狀態(tài),心靈感受越來越缺乏詩意。通過學習經(jīng)典作品認識生活的面貌,感受生活的內(nèi)涵,提升人文精神,正是文學教育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哲學詩人荷爾德林說:“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詩意的生活是一種對人間、對世界懷著美好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遠離粗俗、愚鈍,走向精致、聰慧的生活,是推崇高尚、向往崇高,是在生活中隨處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好的存在,是對生命的領(lǐng)悟、肯定與熱愛。
3.3施教過程中堅持思想教育,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襲。作為施教老師,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表達能力是責無旁貸的,但在施教活動中堅持思想教育也不容忽視,告誡同學們要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誘惑.要戒驕戒躁、勇于創(chuàng)新,全面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全面發(fā)展。
結(jié)束語
我國現(xiàn)階段是一個文明社會、進步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加強重視思想品德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小學生可塑性大,這就決定了他們既容易接受正確的引導,也非常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學生及家長、老師一定要加強重視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時也要和文學教育有機結(jié)合,充分利用他們年齡特征中的一些積極因素,幫助他們樹立科學世界觀及正確的人生觀,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學作品學習相結(jié)合,也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諸小妮.文學作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3(07).474-475
[2] 朱小焱.試論藝術(shù)教育在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和方法[J].文學界(理論版),2010(08).289-290
[3] 馬肖華.中國古代文學對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yǎng)形成的作用探究[J].語文建設,2014(1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