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
【摘 要】作文能力是一個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直接體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要強調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需要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又必須要在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即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來改進教學的模式。這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以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進行教學,不要被傳統(tǒng)的教學所約束,這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才能夠出現(xiàn)新局面。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策略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使得不少學生的作文出現(xiàn)同質化的問題。即每一個學生的作文都似曾相識,不僅沒有自身的真實的情感在里面,甚至還會出現(xiàn)雷同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的作文教學,改變寫作方式千篇一律、缺少真情實感的現(xiàn)狀,但是如何在初中語文中有效地進行作文教學是困擾教師的主要問題,接下來我會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相應問題的解決。
一、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建
情景的構建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好的抒發(fā)感情。例如,我在對學生進行關于菜市場不同類型人描述的寫作時,我會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菜市場的寫作情境,讓學生扮演市場中不同的人群,有些扮演商販,有些扮演顧客,讓學生對這些人的心理進行揣摩,這樣的情境是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減少了對寫作學習的抵觸,使得寫作課堂的效率得到了明顯地提升,并且學生在揣摩人物心理的過程中自己的情感也會產(chǎn)生共鳴,保證了學生接下來寫作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初中寫作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學,幫助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學生素材的積累
學生在寫作時,實際上是對素材積累的考驗,文章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素材的豐富性,學生素材積累的越多。在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很少會重視對素材的積累,把文章當作是故事來讀,沒有將那些優(yōu)美的語句記錄下來,同時也沒有揣摩整篇文章的構思等等,學生這樣的閱讀收獲是很少的,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了解閱讀的正確方法,提升學生的素材積累深度,這是對學生良好的寫作的重要保證。
在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作文中寫入生活實際中的一些新聞能夠更好的引起讀者的共鳴,增加對新聞的解讀能夠幫助提高作文的層次。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強調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將一些有趣的事件記錄下來,用于之后的寫作中。
例如,教學《我的父親》時,我會讓學生對自己的父親進行觀察,把父親的一些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記錄下來,當作素材的積累,接下來我會鼓勵學生和自己的父親進行深入談話,了解父親的童年和成長經(jīng)歷,這樣學生在之后的寫作中素材會變得更豐富,同時也將自己對父親的愛融入到寫作中,作文的真實性變得更高,提升了作文的品質,達到了我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在傳統(tǒng)的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構思方式和寫作語句的優(yōu)美程度來評價一篇作文的好壞,這樣的評價實際上是非常片面的,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評價方式,使用多種多樣的評價策略,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自信心。教師在評價時可以根據(jù)這篇文章的有趣程度和情感的真實性,這些都是好作文需要具備的特點,學生在這樣的評價下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自己的寫作創(chuàng)造能力,并且會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到文章中,保證了作文教學的高效性。
例如,我在對學生進行《明天的我 》半命題的作文教學時,我會讓學生在寫好文章之后相互傳閱進行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都是比較客觀的,不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及時修正,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最大化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對作文評價的方式需要多樣化,保證寫作教學的高效性。
四、利用情感教育提升教學質量
在語文教育中,情感教育是最徹底、最真實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利用情感教育來促進學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之前尋找一些相關的范文,而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生在自主閱讀課文的時候就已經(jīng)直接接觸到了一些情感,這些情感已經(jīng)足夠讓他們完善自身的修養(yǎng)并初步樹立自身價值觀,當老師上課時,這些情感會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并最終得到鞏固!因此,如果把早期學生對世界的人生比作一張白紙,那么情感教育就是在這張白紙上為學生的人生勾勒的最美麗動人的線條。當學生有了這些情感以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情感傾注到作文寫作中去。這樣作文就會充滿了情感。此外,通過這樣的教育,不僅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學生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也會有意識的注意實際生活,從實際生活中吸取營養(yǎng)。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強制性的要求學生,而是應該以平等的方式和學生溝通和交流。這樣教學的質量才能夠得到真正的保證,學生才會真正投入到學習。
【結 語】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會考試的機器,而是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用理性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這才是教育的本質?,F(xiàn)代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入情感教育,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變成一個更加真實的人。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沖突,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不適應、不理解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要及時的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疑惑,而后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幫助學生處理好遇到的問題。這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才能夠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欣.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1
【2】王一紅.從一篇習作的修改看同伴評價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啟示【J】.學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