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方
江蘇省盱眙縣人民醫(yī)院 江蘇 盱眙 211700
經(jīng)絡痛點注射法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68例觀察
周云方
江蘇省盱眙縣人民醫(yī)院 江蘇 盱眙 211700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經(jīng)絡痛點注射法 臨床觀察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其發(fā)生與腔內梗塞、粘連受壓、腸道感染、反應性痙攣致闌尾急性炎癥,甚或結石嵌頓、壞死、化膿、穿孔形成闌尾膿腫。急性闌尾炎屬中醫(yī)學腸癰范疇,其發(fā)生多為氣滯血瘀、瘀久化熱,熱盛成癰,一般采用通降腑氣、消腫散瘀,行氣止痛為治。對此,筆者臨床采用的經(jīng)絡痛點注射法治療獲效明顯,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共觀察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齡最大72歲,最小18歲;發(fā)病3~22h就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均有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痛陣發(fā)性加重,右下腹麥氏點壓痛;厭食,惡心,嘔吐,多數(shù)有發(fā)熱,體溫在37.5~38.5℃,血常規(guī):70%的患者WBC在(10~25)× 109/L,N75%~85%。
1.2 診斷標準:《外科學與普外科診療常規(guī)》[1]。
1.3 納入標準:本組年齡18~72歲,符合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的診斷標準;患者認真閱讀簽署知情合同書,接受保守治療。
1.4 排除標準:排除闌尾壞疽、穿孔、腸梗阻、消化道潰瘍穿孔等患者,排除合并心、肺、肝、腎、造血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病、癡呆不配合治療的患者,以及孕婦、年邁、兒童及體質虛弱等患者。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拇指置患者右小腿足三里穴處向下移行按壓,在3寸范圍內可及明顯壓痛點甚或痛性結節(jié),此處被確定為注射點。常規(guī)消毒,取5ml注射器1具,按6~7號普通針頭,抽吸生理鹽水4ml。術者持針,垂直快速刺入約3~4cm深度,稍加提插,探測刺激點,以有極度酸脹感并沿脛前傳導至足背,以致趾為度。此時將生理鹽水慢慢注入,邊注射邊退針。注水時患者酸脹沉重感加重。每次注水2~4ml,拔針迅速,拔針后酸脹感持續(xù)1~2小時。通常僅注右側,部分病人兩側都有壓痛或痛點出現(xiàn)在足三里,可同法注射,治療次數(shù)為確診后立即注射1次,隔4~6小時再注射1次,以后視病情輕重,1天注射2~3次,2天后改1天注射1次,直到腹部壓痛消失。
經(jīng)上述方法治療后,56例痊愈(經(jīng)5~7次經(jīng)絡痛點注射治療,患者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血象正常);8例好轉(癥狀消失,右下腹有極輕度壓痛,血象正?;蚪咏#?;4例無效(癥狀體征未改善或加重)。無效病例中,1例為闌尾膿腫,改大黃牡丹皮湯加靜脈滴注抗生素治愈;3例為慢性闌尾炎急性發(fā)作,癥狀未改善,改手術治療。
經(jīng)絡痛點注射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的治療機制類同針灸治療。首先在診斷上,急性闌尾炎患者,在體表足陽明胃經(jīng)小腿外上方,足三里以遠三寸內可找到明顯壓痛點,前者是治療腹部痛癥的要穴(肚腹三里留),闌尾炎患者壓痛點的出現(xiàn)(同屬胃經(jīng)),精確地反應出內臟闌尾病變的存在,印證了病者氣機受阻的病理變化,與病在外可轉內,病在內癥見于外的論述是吻合的,反應出經(jīng)絡與內臟相關及病變的一致性[2]。
既往針刺治療往往取穴多,留針時間長和反復提插、捻針,施術繁瑣,病人痛苦。作者深入思考,大膽設想試以經(jīng)絡痛點注射生理鹽水以激起強而持久的針感刺激,取代針刺重瀉手法,以此來瀉胃經(jīng)的實熱,達到氣血通暢、陰陽平衡的治療目標。治療中強烈的感應沿胃經(jīng)向下傳導直達小腿、足背趾向上牽涉少腹部,持續(xù)時間長達1~2小時。施術即刻,腹痛漸減輕,相應癥狀逐漸消失,經(jīng)4~5針注射,癥狀、體征逐漸消失,平均住院4~5天出院。經(jīng)多年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該法與針灸治療相比較,治療單一,操作簡單,且針感強烈、持久,經(jīng)治療患者癥狀、體征控制快,病程縮短,可以替代針灸、且優(yōu)于針灸治療。
[1]王杉.外科與普外科診療常規(guī)[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3:154.
[2]鮑士英.針刺治療闌尾炎機制的初步探討[J].中醫(yī)雜志,1960(4):60-62.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