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沖++馬鮮萌
摘 要:本文綜合運用消防工程專業(yè)知識和消防技術標準,對某大型酒店的建筑防火設計進行了審核分析,并結合國內外有關文獻和所學知識分析討論了有關消防技術問題,對分析中發(fā)現(xiàn)的有關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消防;酒店;建筑防火;設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4.088
1 引言
近10年來,我國高層建筑火災頻發(fā),火災防控工作嚴峻,造成這一情勢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多發(fā)生火災的高層建筑,往往因為其本身防火設計不合理,從而釀成慘劇。大型酒店類高層建筑作為一個濃縮的“小社會”,人員密集,用火用電頻繁,內部裝修、陳設、家具等多為可燃材料,潛伏著極大的火災風險。一旦發(fā)生火災, 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巨量的人員傷亡。 因此,消防防火部門應該從建筑的防火設計就要嚴格把關,杜絕禍患于未然。
2 建筑概況
本文研究對象為某大型酒店,是一幢建筑為面積44738.6m2,總建筑高度為85.9m的集休閑、美食、娛樂、會務和住宿為一體的五星級酒店。本酒店包括地上21層,地下1層。地上一層為待客大廳,二層為音樂卡座和包房,三層為餐廳和包間,四層健身房、茶座,五層為SPA會所,六層為會議室,七至二十一層為客房。整個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耐火等級為一級。
3 建筑防火設計評析
3.1 防火分區(qū)、防火分隔與防煙分區(qū)
3.1.1 防火分區(qū)
酒店地下和地上各層均設有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防火分區(qū)劃分情況如下:
(1)酒店地下一層與鄰近商場聯(lián)通,酒店地下一層為桑拿娛樂中心,商場地下為停車場,總面積17711.4m2,總共分為十三個防火分區(qū),其中第五到第十二的防火分區(qū)位于酒店地下,具體面積分布全部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1](以下簡稱《建規(guī)》)的要求。
(2)酒店地上部分防火分區(qū)的劃分也全部滿足《建規(guī)》的要求。
3.1.2 防火分隔
該酒店的防火分隔對火災豎向蔓延通路做了周密的部署,采用丙級以上防火門進行了分隔,對整棟建筑的重點部位,采用甲級防火門進行了點式封堵防控,設計詳實周到,全部滿足《建規(guī)》的要求。
3.1.3 防煙分區(qū)
該建筑的防煙分區(qū)劃分構件全部滿足突出部不小于0.5m的要求,且每個防煙分區(qū)面積均達到規(guī)范要求。
3.2 安全疏散和消防電梯
3.2.1 安全出口
對于高層建筑,樓梯是火災緊急情況下逃生的主要交通路線,大部分建筑要求至少有兩個獨立的樓梯。
(1)酒店一層設有9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二、三層有兩部防煙樓梯,兩部封閉樓梯;四層到二十一層有兩部防煙樓梯。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2)酒店的出口每個門的凈寬最小為1.5 m,符合《建規(guī)》的規(guī)定。
(3)酒店三層宴會廳南側與3號樓梯相鄰疏散門與對面中餐廳廚房疏散門相對而開,且都相疏散走廊方向開啟。當同時開啟時,疏散走道寬度不足一米,不滿足《建規(guī)》的要求,建議調整開門位置。
(4)酒店三層宴會廳北側疏散門與4號樓梯相鄰過近,開啟后影響疏散門以及疏散走道寬度,不滿足《建規(guī)》6.1.9條,建議調整開門位置。
(5)酒店六層7個會議室共15扇疏散門未向疏散方向開啟,不滿足《建規(guī)》規(guī)定。
3.2.2 疏散樓梯
(1)酒店裙房設有兩部封閉樓梯,塔樓設有兩部防煙樓梯。樓梯間的墻、樓梯板和平臺均能滿足耐火極限2.00 h以上。
(2)該酒店人數(shù)最多一層為六層七個會議室,容量最大的會議室設計人數(shù)為80人 ,總設計人數(shù)為350人,疏散設計寬度計算[2]如下:
設計人數(shù)最多的會議室疏散門計算寬度為:L=(80/100)x0.65=0.52m實際每個會議室疏散門的凈寬為1.80m,兩個疏散門總寬度為3.6m大于計算寬度。建筑首層疏散外門寬度及該層疏散樓梯間凈寬:L=(350/100)x1.00=3.5m首層疏散寬度明顯滿足規(guī)范,而該酒店六層實際樓梯門及梯段凈寬為1.5m,兩部樓梯合計為3m,小于計算總寬度3.5m,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
(3)位于酒店二層、三層、六層和七層至二十一層袋型走道兩側的KTV包房、中餐包房、會議室和客房房間門距最近樓梯間距離大于15m,不滿足《建規(guī)》要求。
(4)防煙樓梯間及前室采用機械加壓送風,前室面積為6.6m2,另一合用前室為38.3m2,塔樓的兩部疏散樓梯都出屋面,裙房有一部疏散樓梯出屋面與塔樓部分聯(lián)通,所有疏散樓梯及前室的門都為乙級防火門,符合規(guī)范要求。
3.2.3 消防電梯
酒店塔樓設置兩部消防電梯,消防電梯載重量為1350kg,速度為2.0m/s,直通地下一層和頂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LT1合用前室,前室面積為38.3m2且靠外墻,符合規(guī)范要求。滅火戰(zhàn)斗中大量的水漬會順著消防電梯前室進入消防電梯,若消防電梯底部不設置集水坑和排水設施,將導致嚴重積水,影響消防電梯正常使用,酒店消防電梯集水坑容積為2m3,設有兩臺功率為7.5 kW的排污泵,排水量為11.11 Ls-1,符合規(guī)范的規(guī)定。
4 結論
本文嚴格按照建筑消防審核相關規(guī)范對該大型酒店進行了較全面的建筑防火設計評析,認為該酒店建筑防火設計不合格,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酒店三層部分疏散門的設置位置及開啟方向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建議重新進行設計。
(2)酒店疏散樓梯寬度不夠,建議加寬樓梯寬度。
(3)酒店二層、三層、六層和七層至二十一層袋型走道兩側的KTV包房、中餐包房、會議室和客房房間門距最近樓梯間距離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建議改變袋型走道兩端房間功能。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S]. GB 50016-2014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4.
[2]王學謙.建筑防火設計手冊(第二版)[M].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8.
作者簡介:李沖(1981-),男,河北香河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防火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