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
摘要:籃球教學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人才的獨特作用,在加強學生組織能力、提高體能、改善心理、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塑造人格方面效果顯著,籃球教學已成為當代學生最喜愛的教學之一。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是提高籃球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作為提高教學水平關鍵人物的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必須不斷鉆研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籃球;教學;素質教育
籃球運動已經在我國成為了一項普及率很廣的體育活動。在全民健身思想的逐漸普及,使這種老少皆適合的體育運動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是需要我們關注的是,社會上的籃球熱在持續(xù)升溫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運動過程中的傷害問題頻發(fā),那么如何使廣大籃球愛好者在籃球活動中既能夠享受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又能夠避免意外的出現,這就需要普及籃球運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廣大喜歡籃球運動的愛好者們,特別是那些剛剛接觸籃球運動的青少年朋友能夠快樂、健康地享受運動的快樂和籃球的魅力。
一、籃球教學的現狀及分析
1、籃球教學的現實情況。 我國的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高漲,但是可持續(xù)的時間不長,同時沒有專業(yè)的教練進行專業(yè)的講授以及學校的教育制度存在不規(guī)范的問題,這些現象都會導致籃球在學校的教學效率不高。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的資金不足,沒有籃球這項運動的大小合適的場地。因此,籃球的教育才會出現一些大的漏洞,導致學生和老師的學習和教學的興趣不高。
2、籃球教學的情況分析。中國的教育方式多年從未改變,以老師教學為主,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親自實踐為輔助。但是,在現實的教育實施過程中,學生很少能夠親自的進行操作和練習。同時,也因為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較重,體育鍛煉的時間就會相應的較少。在籃球的教學過程中,也是遵循著中國多年沿襲下來的教學模式,注重打籃球過程中動作的規(guī)范性,而忽視了學生自主進行創(chuàng)新的打法,使得學生喪失創(chuàng)新精神,可是,在當今的社會很多的公司或者企業(yè)更在意員工的創(chuàng)新意識,由此可見,中國過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會影響一些學生未來在社會上的發(fā)展,這些策略在籃球的教學也是適用的。
二、籃球教學的目的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是為了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服務的,因此其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的體質,確保身體健康,促進全面發(fā)展?;@球運動的教學活動除遵循一般體育教學原理之外,還應根據自己特有的教學規(guī)律,正確認識籃球教學活動的特點,這對科學組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通過籃球選項課的教學,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品德,使學生有勇敢頑強、團結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風貌。
2、把保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傳授籃球運動技術作為出發(fā)點,使學生懂得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運動對健康意義。
3、通過對籃球技術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較熟練的掌握籃球運動的基礎技術。并能運用這些技術進行經常的身體鍛煉,形成習慣,促其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三、籃球教學改革措施
1、培養(yǎng)籃球意識?;@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換句話說是五個人的運動。很多學生在接觸籃球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自我意識的形成,即個人主義高度膨脹,過分地強調自我,而忽視了團隊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意識首先要有團隊精神,要告訴學生在籃球比賽中要關注隊友、相信隊友、相信團隊;其次,培養(yǎng)個人良好的籃球意識,即籃球活動中的進攻意識、防守的意識、側應和傳球的意識,從而提升個人的籃球技戰(zhàn)術水平和素養(yǎng)。
2、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互相配合的集體精神和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意志品質。籃球運動有著它獨特的魅力,通過學習和比賽,可以培養(yǎng)人的團結協(xié)作、互相配合的集體精神和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yōu)良品質。經過籃球集體活動可增強同學之間接觸和交往的時間,消除緊張學習氣氛和孤獨感,并逐漸形成與交往的意識和習慣。安排比賽來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互相配合的集體精神和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品質。
3、通過多樣化手段與游戲方法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籃球技術內容豐富,包括運球、傳接球、投籃、搶籃板球等。這也是教學和考核的重點,學生只有擁有一定籃球技術,才能進行籃球各種游戲和比賽。以往的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對基本技術的學習和訓練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單一的技術訓練相對枯燥,喜歡進行籃球比賽和游戲。針對同學的心理,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游戲手段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4、打好身體素質的基礎。現代籃球的對抗性和激烈程度越來越高,良好的個人身體素質是基礎和保證。好的籃球運動員一般是具備著較為出色的身體素質,一般來說應該是包括下面幾個方面,即個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和柔韌性五方面的素質。就現實情況來看,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籃球訓練和運動的重要條件,因為它影響著學生學習和掌握籃球的技戰(zhàn)術的能力,是提升學生籃球運動能力,減少運動過程中的意外傷害的有效保證。
5、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年來,在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在黨的正確教育方針指導下,學校體育獲得了充分發(fā)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要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是為了個人的事業(yè)發(fā)展,自己的終身健康,祖國的發(fā)展,人類的長久發(fā)展而學習,明確體育與健康的強身健體功效。為此學校體育教育要與這些目標聯系起來,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改變過去“學生圍繞教師轉,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近年來,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教學也應從形式、教學、內容安排上進行改革:從片面追求投籃命中率、力量訓練,忽視基本功教學的誤區(qū)中走出來,改為重視基本功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基本的籃球技術練習,為提高籃球技術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教學參考書.2013.
[2] 宋麗媛,王鐵成,祝嘉一,等.籃球教育[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2(11).
[3] 吳志超.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J].2014.
[4] 張映雄.當代目標教學[J].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