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事勇
摘要:通過對碎石粒形粒徑、砂率、礦物摻合料、幾個重要因素對c60高強泵送混凝土的配置,明確利用溫州本地原材料配置高強泵送混凝土。
關(guān)鍵詞:高強泵送混凝土;影響因素;混凝土配置原則
中圖分類號:TU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4-168-02
引言
混凝土是一種地方性建筑材料,只有充分利用本地地方材料才能使之具有實際的應(yīng)用意義和發(fā)展。因此在配置混凝土尤其是高強泵送混凝土之前,有必要對本地原材料的質(zhì)量性能對預(yù)拌混凝土的影響有一個全面認識,在本文中將主要研究幾個重要因素對混凝土的配置所產(chǎn)生影響。
1原材料的選擇
1.1水泥:為海螺PⅡ52.5硅酸鹽水泥,比表面積380cm2/kg,安定性合格,標準稠度28.5%初凝160min終凝255min,3天抗壓強度33.8Mpa,28天抗壓強度58.5Mpa
1.2骨料:粗骨料為粒徑5-25mm的配合精選紅山巖碎石、表觀密度2650kg/m3,含泥量為0.5%針片狀含量為4.9%壓碎指標為5.8%砂是細度模數(shù)為2.8的Ⅱ區(qū)中砂,表觀密度為2640kg/m3含泥量為1.8%級配合理。
1.3外加劑:采用聚羧酸混凝土高效泵送劑,混凝土高效泵送劑為無色液體,含固量大于15%減水率為20%以上。
1.4礦物摻合料:采用日照s95礦粉。比表面積409cm2/kg。28天活性指數(shù)105%。
1.5水:飲用水。
2試驗方案的擬定
首先采用精選粗骨料、水泥用量、水膠比、砂率、礦粉用量等進行試驗,以明確用理想的原材料配置C60高強泵送混凝土的合理配比做為試驗的基準混凝土的配合比,以配置出的基準混凝土為基礎(chǔ),通過調(diào)節(jié)各種因素,來研究各因素對C60高強泵送混凝土的影響。
3 C60高強泵送混凝土的配比確定
C60高強泵送混凝土試驗配置密度為fcuk=1.10cu,0=1.10×60=66.0mpa已交實驗表:
通過實驗確定C60高強泵送混凝土的合理配比為編號2,具體根據(jù)為水泥用量400kg/m3、砂率40%礦粉120kg/m3泵送劑10.0kg/m3(水泥用量1.8%)w/b0.328天抗壓強度為68.0Mpa坍落度200ram,預(yù)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流動性2小時坍落度損失小于40mm,含氣量為3.8初凝時間為7小時50分,終凝時間為9小時50分。
4幾個因素對高強泵送混凝土配置的影響
4.1石子粒形
分別用10%,20%,30%針片狀連續(xù)級配的石子來取代基準混凝土中的精加工石子,以研究石子的粒形改變后期強度和坍落度的變化,基準混凝土中其他因素不變。
試驗結(jié)果見表2:
從試驗現(xiàn)象來看,當針片狀含量達到20%時,坍落度明顯減少,通過增加泵送劑可以使坍落度損失降低,但是當針片狀含量進一步增加時,坍落度減少更為顯著,通過泵送劑的增加已很難有效地提高坍落度,且由于泵送劑的增加,導(dǎo)致混凝土中水泥漿過稀,從而與骨料分離,形成離析。
4.2石子粒徑
石子粒徑是高強泵送混凝土配置時比較容易控制的一個因素,一般認為配置高強混凝土?xí)r,石子的粒徑不宜超過20mm。而國外的有關(guān)資料認為,最大石子粒徑不宜超過15mm。
本試驗中選擇最大粒徑分別為15mm,20mm,30mm,40mm。且粒形比較理想的石子來配置高強泵送混凝土,實驗結(jié)果如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1)石子的粒徑變化對坍落度影響不大,隨著泵送劑摻量的適當調(diào)節(jié)基本可以保持坍落度不變,但是隨粒徑的增大使離散性有所增加。(2)當粒徑為15mm時,適當增加外加劑的摻量,在保證相同流動性的前提下,可以使混凝土的強度提高。(3)粒徑的增加只是混凝土的強度顯著降低,當粒徑大于40mm,混凝土的強度損失達15%以上,此時即使采用提高減水劑摻量、增加水泥漿用量的方法,也很難彌補這個強度損失。因此配置C60泵送混凝土的最大粒徑不超過30mm為宜。
4.3砂率
將基準混凝土中40%的砂率分別改為34%,36%,38%,42%,44%后進行試驗研究,實驗結(jié)果見表4:
從實驗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當砂率達到44%時混凝土粘聚性顯著增大,流動極為緩慢、泵送阻力將會增大,對坍落度值沒有明顯影響,而當砂率小于36%時,混凝土的強度雖然較大,但由于砂率過小,難以對期間潤滑和對粗集料間隙的填充作用,故流動性變差,在泵送過程中容易在泵送壓力下出現(xiàn)砂漿與粗集料分離現(xiàn)象,造成堵泵。因此對于C60高強泵送混凝土來說38—42%范圍內(nèi)的砂率較為理想。
4.4摻合料
對于高強混凝土而言優(yōu)質(zhì)的摻合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常用摻合料?;郀t礦渣粉,粉煤灰等,它們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可以與水泥水化產(chǎn)物Ca(OH),反應(yīng)生成水化硅酸鈣凝膠,為混凝土提高強度。同時,其微??梢蕴畛浠炷林械奈⒖?,單混凝土進一步密實,有利于強度的損失。
本試驗選用溫州電廠生產(chǎn)的Ⅱ級粉煤灰,可以通過研究粉煤灰對混凝土的影響,即內(nèi)摻取代水泥。
分別按5%10%15%20%25%的量來取代基準混凝土中水泥,觀察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及硬化混凝土強度發(fā)展,實驗結(jié)果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隨著粉煤灰取代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升高趨勢,這是因為粉煤灰的需水量為98%,較水泥低。從28天強度看,當取代小于10%時,混凝土強度僅有微小的損失,當取代量大于10%,混凝土強度隨取代量的增加而銳減,當取代量為25%時,強度損失可達40%。這說明等量取代粉煤灰與水泥比較,所能提供的有效膠凝材料,這不如后者。所以,從本實驗中可知粉煤灰對水泥的取代量不應(yīng)超過15%。
4.5內(nèi)摻礦粉試驗
礦粉是一種比較合理摻合料,在配置高強度混凝土中不可少,但在保證混凝土各種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應(yīng)該盡量不能超過25%,下面來研究水泥取代礦粉所產(chǎn)生影響,試驗結(jié)果見表6:
從表6可以看出粉煤灰對混凝土強度的改善效果,顯然不如礦粉,因為從28天取代看,水泥取代礦粉不能超過25%,超過25%強度損失可達10%左右。故從本試驗結(jié)果看,配置C60高強度混凝土,礦粉內(nèi)摻不能超過25%。
5結(jié)論
通過以上四種因素對C60高強度泵送混凝土配置影響的研究可知道:
(1)石子的最大針片狀含量不可超過10%
(2)石子的最大粒徑不能超過30mm
(3)最大砂率不宜超過44%,對高強度泵送混凝土而言,其范圍以38%-44%為宜。
(4)礦粉摻量不能超過25%占水泥含量。
(5)粉煤灰對水泥的取代量不能超過15%
以上結(jié)論是考慮單因素變化時的實驗結(jié)果,他指的是混凝土配比中作為單因素變化時,該因素應(yīng)具備最起碼條件。當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應(yīng)以上訴指標為參考,根據(jù)具體情況,相應(yīng)地調(diào)節(jié)各因素的參數(shù),使他們之間達到協(xié)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