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麗
摘要: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必須“重視朗讀和默讀”。并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基本每一篇小學語文課文中,在教學和學習的目標中都有“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要求。所以說,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朗讀能力
朗讀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需要通過調(diào)動聲音、情感和技巧的表現(xiàn)而進行的藝術性創(chuàng)造。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需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和有效點撥之下實現(xiàn)。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工作分析,總結出了關于培養(yǎng)小學生朗讀能力提高的方法和措施。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重點的探討。
一、有效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是進行朗讀教學的前提條件。這是因為興趣是人類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內(nèi)部因素和基本前提。而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能夠有效讓學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對于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向往和追求,也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在學習上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在興趣的帶領下進行潛移默化的朗讀能力提高,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通過示范朗讀引導教學
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的朗讀師范作用不可忽視。一般而言,在進行朗讀教學之初,教師需要對課文進行范讀。通過這個方式,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為普通的文字創(chuàng)造出引人入勝的人物形象或故事場景。讓學生雖然身在教室,卻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和教師、作者甚至文中的人物或事件達成心靈的共識。
所以,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應當多注意自己給學生帶來的示范性作用。通過教師的情感正確、聲情并茂的朗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朗讀的興趣。舉例而言,在朗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的朗讀情感應當根據(jù)文中小女孩幾次劃火柴的經(jīng)歷相結合,讓學生感悟到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心里完全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之中,并把自己和文中的人物牢牢地聯(lián)系在一起,做到真正的身臨其境。
三、組織學生形式多樣朗讀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過程中,不能只是依靠一味地“讀”而進行教學。相反,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朗讀的形式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以下是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出的幾種朗讀形式,并在教學中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1、開火車式朗讀。這是將一篇文章讓幾個學生接連朗讀的方式。比如筆者指定坐在第一排的一名學生朗讀課文,當這名學生讀到文章中途的任意某個位置時,筆者讓學生立即停止閱讀,讓坐在該學生后排的學生繼續(xù)朗讀。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和朗讀興趣,還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氣氛,讓課堂充滿歡樂和趣味。
2、錯誤接龍朗讀。這個方法和開火車式朗讀相似。筆者讓坐在教室第一排門口的學生朗讀課文,一旦該學生朗讀課文發(fā)生錯誤則立即停止朗讀,讓坐在后面的學生進行朗讀。按照接龍的方式以此類推,直至課文全部閱讀完畢。在這個過程中,全體學生都集中了注意力,認真尋找同學在朗讀時發(fā)生的錯誤,并隨時做好自己朗讀的準備,這種方法有效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進行朗讀。
3、比較式閱讀。小學生好勝心強,希望在競爭之中充分地表現(xiàn)和展示自己。筆者根據(jù)小學生的這個性格特征進行男女生之間、任意兩名學生之間,或者讓學生推舉出來朗讀能力較高的學生之間的朗讀比賽,看誰朗讀得更加富有情感、誰在朗讀時犯的錯誤最少。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競爭,學生的朗讀能力可以得到很好地訓練和提升。
4、配樂式朗讀。筆者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取適當?shù)谋尘耙魳纷寣W生在朗讀時進行播放,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讓學生增加情緒的渲染。舉例來說,在學生朗讀《迷人的九寨溝》時,筆者通過播放《故鄉(xiāng)的原風景》渲染出九寨溝遠離塵世喧囂的自然瑰麗;在學生朗讀《海軍將領鄧世昌》時,筆者通過播放慷慨激昂、熱情豪放的《the mass》來展現(xiàn)鄧世昌的英勇無畏、高風亮節(jié)。
5、表演式朗誦。這是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之上,根據(jù)文章的主旨內(nèi)涵和角色的思想性格,加上自編自導的動作,把課文變成課本劇,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方式新穎有趣,可以有效烘托課堂氣氛,受到很多學生的推崇。并且經(jīng)過表演式朗讀,學生幾乎都可以對文章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
四、及時點評促使能力提升
如果學生在朗讀過后,教師不進行任何的點評和指引,那么對于學生的朗讀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朗讀點撥和點評顯得十分重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教學要對學生進行激勵、鼓舞和引導,讓學生通過大膽的實踐和探究獲得知識,得到提高。當學生進行朗讀之后,教師要及時對于學生的朗讀進行有效的點評。可以通過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靈感,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指引學生向著更好的閱讀方向進行引領,將“讀會”的目標轉變?yōu)椤皶x”的結果。
五、正面評價激勵學生提高
教師對于學生的朗讀評價對于學生的朗讀態(tài)度和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正面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樹立信心、點燃熱情。
在日常的朗讀中,學生最常發(fā)生的朗讀問題多集中在不好意思、韻語調(diào)把握不準、朗讀不夠自然、沒有真情實感等現(xiàn)象。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通過準確、流利、自信、自然的朗讀為學生樹立典范,并且堅持在任何場合都在學生面前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一定會紛紛開始學說普通話,練習口語表達能力。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自然而然地能夠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當然,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有的學生喜歡“雞蛋里挑骨頭”,這就要求教師引導評價的學生先找到優(yōu)點所在,之后再尋找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何種方式的改正和提高。而客觀有效的激勵性評價,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的熱情、閱讀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朗讀的能力,全面自己的綜合素質。
總的來說,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朗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絕非一步登天、一朝之功。只有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才能夠實現(xiàn)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賈廣真.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時代青年:教育,2013.
[2] 陳鸞.讓朗讀走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算:教育導刊,2012.15.
[3] 錢維亞.普通話語音·朗讀·說話訓練教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