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基礎,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漢語文教學最基礎的階段。搞好識字教學有助于孩子自主讀書,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通過識字教學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漢語文基礎。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語文課堂本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讓課堂充滿情趣。這不僅是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的需要。語文生來就是為了放飛兒童的夢想而存在的,每一個漢字都可以激發(fā)孩子無窮的想象,一個個漢字連綴起來就是一片放飛的天空。語文,首先吸引兒童的愉快的情感體驗和回味無窮的精神滋養(yǎng),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強的語言技能。識字教學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純粹地,盲目地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為了追求更高效的識字,認識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教學識字的前提更要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學習基礎有所掌握,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二、正確選擇識字方法
漢字是我國的第二語言,學生在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可以接觸很多漢字,以生活為課堂的開放之路,是一條科學之路、輕松之路、有效之路。校園生活是識字的樂園,社會生活是識字的天地。
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識字習慣,初步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識字方法,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關鍵。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識字方法。 1.注音識字,注音識字是以學好漢語拼音為前提的一種識字方法,教師在學生掌握漢語拼音的基礎上,培養(yǎng)直呼音節(jié)和書寫音節(jié)的能力,借助音節(jié)來識字。 2.集中識字,教師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和規(guī)律,把漢字進行歸類,如把同音字歸類、形聲字歸類等。讓學生進行分類學習,例如在學習方這個基本字時,可把該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防、訪、仿、紡\"進行集中學習,又如學習\"guan\"這個音節(jié)時我們把同音字歸類學會\"管、關、官、觀\"等一串字。集中識字符合兒童的識記能力。 3.分散識字,它是把漢字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識記的一種方法,特點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用這種方法識字便于學生區(qū)別多義字、多義詞。如\"驕傲\"一詞在\"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和\"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民的驕傲\"兩個不同的句子中,其意不同。學生掌握了分散識字的方法,對漢字的識記就容易多了。這種方法既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4.字理識字,對于難以理解的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等就可以用這種方法識字。如\"坐\"字的識記,可以這樣教,兩個人在土上,又如\"休\"人靠著木頭。對于這類漢字的教學,進行針對性分析把握結構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就能使學生見形察義,易懂易記,增強識字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讀出字音,理解字義,辨清字形,增加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