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睂W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習慣的過程。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作為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的學習技巧應該是課堂傾聽。在數(shù)學教學中,良好的傾聽習慣對于學生學習數(shù)學起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一、明確目標,引導學生去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xiàn)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么,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diào):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fā)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jīng)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的怎么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答題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二、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樂于傾聽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F(xiàn)代心理學證實,即使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不同。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于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但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chuàng)造樂趣。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毙陆滩闹幸肓嗽S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jié)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了傾聽下去的強烈愿望。
三、恰當評價,鼓勵學生去傾聽
“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獲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睆哪撤N意義上說,人去拼搏,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為了贏得他人和社會的贊許和重視。一個人的辛勤努力,長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繼續(xù)努力的動力。正確適當?shù)卦u價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yǎng)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長期堅持從正面評價、激勵,學生就能養(yǎng)成“聽”的習慣。
四、教給方法,使學生善于傾聽
學會傾聽,需要良好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優(yōu)化對學生“聽”指導: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齊全,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fā)言人說的 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fā)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fā)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2、讓學生當“小老師”。
教材中某些新知識有的學生已掌握,這樣的內(nèi)容,我們就可大膽放手,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當學生的角色發(fā)生變化時,常會因新鮮感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在教學中,我時常讓學生換位當“小老師”,如教學“8、9的加減法”時,學生根據(jù)學過的“6、7加減法的方法”,能想出計算方法,我就讓多個學生發(fā)言,上臺當小老師,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因為同學們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所以講得特別詳細,下面的學生聽得也非常認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學中,只要老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那樣,就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更生動、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