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zhí)行“小、多、快”的教學原則
?。杭葱〔阶?。美術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目標,教學的步子要小,把教學內(nèi)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然后分層漸進,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處有成功,處于積極學習狀態(tài),從而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動機。多:即多活動。調(diào)節(jié)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有大量參與教學、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能力的發(fā)展也通過逐步積累而得以實現(xiàn)??欤杭纯旆答?。就是在每一層次的教學中,既有教師的講,也有學生的練,還有教師的查??焖俚姆答?,可以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使之受到鼓勵,樂于接受下一個任務,又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在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會體驗到平等、友善、寬容、親情和情感體驗。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會有自信,敢于以自己的方式去學習探究,敢于形成或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那么怎樣才能創(chuàng)設一個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呢?
多一份真誠。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要坦誠相見、平等相處。教師不要繃著面孔、居高臨下,以免使學生產(chǎn)生壓制感。要提倡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的看法,進行不同的爭論。即使學生錯了或說得不完整,教師也要熱情鼓勵,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觀點,或讓學生重答,或幫助學生回答完整;有時教師錯了,應虛心聽取學生的建議,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有利于學生敢想、敢問、敢說的習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心智,迸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多一些尊重。維護學生的尊嚴,對學生發(fā)表的各種見解,教師都應認真聽取,認真對待。要讓學生明白,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若有不同的看法盡可大膽地提出來。若正確的,大力加以表揚;不完整的進行啟發(fā)與補充;錯誤的,耐心地加以引導。使每個學生都能“信心十足地站起來,心悅誠服地坐下去?!倍嘁恍┹p松。如帶著微笑走進課堂。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著微笑出現(xiàn)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橋梁,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漿。再如帶入一點教學幽默。特級教師魏書生明確地向自己提出“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的要求。他在課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不僅使優(yōu)秀學生因成功而發(fā)出笑聲,也能讓后進生在愉快的課堂和諧的氣氛中受到觸動。據(jù)研究表明,教學幽默有以下功能;活躍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的心智,優(yōu)化學生個性。
三、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故事——在敘述中體驗情境:故事是學生最愛聽的,也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學中,通過故事的介入,語言的敘述來表現(xiàn)情境,其對學生認知活動有一定導向作用,并且?guī)в袕娏腋星樯首饔糜趯W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幫助的想象,使學生體驗特定的故事情境。例如教學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時,敘述動畫故事情節(jié),用情境渲染來加強對形象特征描繪的認知,使學生在學中體驗歡樂、愉悅,從中浸透關心、團結、尊重的人文精神。
音樂——在旋律中捕捉感受\"音樂是感性內(nèi)容占優(yōu)勢的藝術,它的語言是極為微妙的,也是極為豐富強烈的。它以特有的節(jié)奏、旋律極大限度地塑造音樂形象,把聽眾帶入美妙的情境中。藝術教學中音樂體驗的介入,使得學生的情感生活得到虛擬;同時,在這虛擬狀態(tài)中,把學習美術的興趣推到高潮。中國繪畫的欣賞教學中,播放奔放熱情的旋律,能讓學生體驗出美術作品的激情、震撼,促使自己對美術課更有興趣。
評價是一種激勵手段,它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培養(yǎng)人才服務的。成功的評價方式必須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必須滿帶鼓勵和表揚。評價要盡量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實施鼓勵性評價。
激勵是成功教育動力機制中的基礎要素之一,因此,美術教學中的評價要十分強調(diào)評價的鼓勵性,對學生應該有較多的期待、激勵和表揚,避免直接的有傷學生自尊心的批評。讓學生明白:自己可以成功,學習中的失敗只是努力不夠或方法不對,并非缺乏能力或“智力問題”,明白自己的成功教師是看在眼里的,一定會報以肯定的。同時教師也必須理解學生的眼高手低,不脫離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不脫離學生實際學生水平與生活經(jīng)驗,不從藝術性考慮,更不用成人的標準來度量他們。把握好鼓勵、表揚和嚴格要求的關系,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指出努力方向,并使其成功。
四、采用多渠道多層次的評價形式
長久以來,人們習慣于教師以同一把尺來評價所有學生,使整個評價過程形式單一、標準單一,而且它易受教師個人水平與愛好的局限步入誤區(qū),阻礙學生的成功體驗。我們必須采用多渠道、多層次的評價。(1)多渠道:A、學生自評。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畫講講構思及畫中圖例,以上述標準衡量自己,讓學生學會自省促進發(fā)展;B、師生共評。讓學生先評價對方的作品,將個人的審美與認知表現(xiàn)出來,教師在一旁因勢利導:你認為他好為好?你認為他有沒有創(chuàng)意……;C、作業(yè)展評。將同學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優(yōu)劣比較,一目了然,讓全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優(yōu)點。同時,將不理想的作品讓學生修改,力求完美,達到成功;(2)多層次: 把上述分層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同學分別開來評價,確立每一層次的要求,每個人在自己所處的層次里爭取成功,又可以爭取“升級”,邁入高一層次。這樣學生就有奔頭,促進作用大。
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成功體驗。課題實施以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體驗到的成功的樂趣,能自主地參與課堂教學,同時美術水平也有較大提高,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美術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