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學校工作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學科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應擔此重任,數學教師要不斷適應新的要求,在教學中適時滲透德育,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關鍵詞】數學教學 德育 教師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學科德育滲透在智育活動中對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應盡職責,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一、通過組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觀、全局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上課前,明確提出課堂學習的要求,強調課堂紀律,使學生明確課堂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在討論式、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對個別活躍過頭、言行過急、違反紀律,影響他人學習的學生要及時制止,必要時應適當整頓課堂紀律,使課堂“活”而不亂學習中既能相互協作、配合而又不相互干擾,既能相互交流又不影響他人和全班的學習。為此,教師要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邊引導學生學習,邊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偏差,制止不良現象,強化學習要求。這樣,使組織教學的過程同時成為培養(yǎng)學生紀律觀、全局觀的過程。
二、通過課堂練習和作業(yè)批閱,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誠信、求真的品質
通過課堂中集體和個人的練習,教師可觀察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信心及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對學習較差,不自信的學生,要充分肯定其在練習中正確的部分,鼓勵其向他人請教,敢于主動回答問題,敢于到黑板上做題。同時在練習和作業(yè)批閱時,在注意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觀察學生中有無不懂裝懂,抄襲作業(yè)等情況,如發(fā)現情況就要及時找這樣的學生談話,指出其缺點,幫助其填補學習中的漏洞,并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信、誠實、求真的品質。
三、通過個別輔導,強化德育教育工作
學生學習數學的差異較大是正?,F象,這是由多方面復雜因素決定的。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區(qū)別對待。對因基礎差,個體思維特點造成的困難生,教師要通過幫其樹立自信心,改進學習方法,強化個別學習輔導來幫助其進步。對因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差而造成數學成績差的學生,教師的個別輔導重點應擺在學習態(tài)度的引導、紀律教育、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上,使個別輔導的過程,成為有效的德育教育過程。
四、數學教學中可結合教材適時進行民族自豪感教育和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
(一)教學前,教師要充分準備,挖掘拓寬知識。教學中要適當地、自然地引入德育教育內容。例如,可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取得的重大數學成就,讓學生了解中國數學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巨大貢獻,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通過對典型數學家的介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勤奮學習、探求真理教育。例如,介紹華羅庚一生愛國熱情,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物質條件,毅然回國,在艱苦條件下忘我工作,為祖國數學領域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人格教育。再如,通過祖沖之對圓周率的推算和陳景潤完成哥德巴赫的猜想,對學習進行不畏艱難、勤奮學習、探求真理的教育和頑強意志品質的教育。
五、全面提高教師素質,適應德育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數學教師,如果不具備相應的素質,即使擁有再好的教科書和教學內容也無法塑造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學生。只有老師擁有了良好的自身素質,才能擔負起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任。
(一)具有良好的師德。良好的師德是教師的立業(yè)之本,教育界中常言“學校之魂是教師,教師之魂是師德”。教師應該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教育事業(yè)高度的責任感,能堅持真理、實事求是、敬業(yè)奉獻、為人師表、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嚴謹治學,具有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
(二)具有廣博的知識和文學素養(yǎng)。數學教師除應具有豐富的數學學科知識外還應該廣泛學習與本學科有關的人文知識,以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特別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講解數學中的德育素材,使學生心靈得到感悟,從而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生影響。只有這樣,教學才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塑造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來。
(三)具有合理的能力結構。數學教師在教學要滲透德育,除應具備其專業(yè)能力外還應當具有相應的能力。如“價值指導”能力、對事物的分析評價能力、教研創(chuàng)新能力等。只有具備了合理的能力結構,才能在新的數學教育領域中培養(yǎng)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才。
總之,學校德育教育史一項綜合性的教育工程,它不僅需要各類活動和管理工作來推進,更需要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來實現。數學雖然是一門基礎學科,但它仍然涵蓋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只有教師有著強烈的德育意識,明確的德育目標,精心備課,充分挖掘、拓展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廣泛聯系社會生活實際,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合理利用組織教學手段,適應學生個體特征,數學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就能收到更自然的、潛移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