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導者,是聯(lián)系班級中各任課教師的紐帶,是學校領導實施教學教育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橋梁。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每個學生的人格尊嚴是平等的,要像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重視他,欣賞他,傾聽他的意見,接納他的感受,被尊重是每個人內(nèi)心的需要,也是學生進步的內(nèi)在動力。如果說理解學生是教育的前提,那么尊重學生則是教育獲得成功的基礎。以一顆平等、真誠的心,關心愛護學生,我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理智的、無私的愛,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愛,偉大的愛,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石。
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就必須正視三個習慣性問題。問題一是拋棄男女不平等思想。喜歡女學生尤其是喜歡漂亮女學生可能是大部分老師的習慣,這往往會導致老師在處理班務時發(fā)生情感偏向,有意無意地偏袒女生。犯同樣錯誤,對男生處理重對女生處理輕,這樣從另一個角度就激化了男生與女生之間、男生與班主任的之間的矛盾。問題二是拋棄優(yōu)生差生觀念。在班主任的頭腦中,應該是沒有優(yōu)生差生的概念,更不能在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中去人為劃分出優(yōu)生差生。班主任應該改變育人思想。從內(nèi)心對班上每一位學生寄于殷切的期望,在頭腦中堅定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力爭教育不落死角,不留邊輻。問題三是要正確對待違紀生。學生違紀,有些是無心之過,有些是心底里壓抑,有些是初次過失,當然也不乏故意惡作劇者,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先應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做到既公平又公正地處理問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待那些屢次違紀的學生,班主任千萬不能憑自己的主觀推斷想當然地斷案。
加強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班主任擔負著學生走出校門后的自我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在加強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和自我教育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開班會時經(jīng)常要求學生上學向家長說再見,路上遇到長輩與老師一定要問好,晚上給父母端盆洗腳水,會洗衣做飯,能自理生活。教育學生要有強烈的時間感和責任感,做任何事情都要守時,負責任,干就干個踏踏實實,痛痛快快,改掉散漫的壞習慣等。而自我教育則側重于解決學生之間的內(nèi)部矛盾,讓他們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利用換位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寬容,大度,友好,團結的情操素養(yǎng)。例如,在一個雨天,我班上的楊曉剛和史國梁在教室前打架,經(jīng)調(diào)查,原來史國梁不小心把泥水踩濺到楊曉剛身上,兩人就因為這個先吵后打,班主任經(jīng)過談話,他們從內(nèi)心認識了錯誤,理解寬容是一種美德。
利用班委會推進各項工作——由于班委會成員往往是一些熱班級,具有較強的交往能力和工作能力,在班級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因而他們在班級中的作用是無法代替的。作為班主任的我,信任班上的每一位同學,更理解和信任班委會成員,對于班委會的學生,一方面常開班委會議,共同商討班務;另一方面注重和加強對班干部的教育和培養(yǎng)。每次教室布置、黑板報的更換放手使用班干部,由學生自主完成,而且每次評比全校名列前茅。這就使得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最大潛能的發(fā)揮,更有利于班主任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班級學生的團結與凝聚力的增強。
切實做好轉(zhuǎn)化“后進生”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是我深深地感到,轉(zhuǎn)化“后進生”比培養(yǎng)優(yōu)秀生更困難,對“后進生”需要付出比其他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愛護。因為“后進生”一般自卑感強,容易對老師產(chǎn)生抵觸情緒。作為老師,應與他們多接觸,建立老師加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賞識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的長處、優(yōu)點得到發(fā)揮;讓他們體會到存在的價值,消除其自卑感,激發(fā)其求知、上進的信心。在學習上多輔導,在生活上多關心,在言行上多提醒,并教育其他同學多團結、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和老師、同學的熱切期待,為其轉(zhuǎn)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
班級是組成學校的“細胞”,班主任則是班級的組織者,是學生的第二個“家長”,所以擔當班主任工作就是勇挑重擔,搞好班主任工作是光榮的,也是艱辛的。幾十位同學就像幾十把鎖,班主任要用不同的鑰匙去開啟他們,開啟他們的智慧,也開啟他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