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亮輝
摘 要:英語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科之一,它不僅僅需要教師作為學科知識將其傳授于學生,更需要學生作為交流工具將其掌握和運用。所以,它承載著學科知識與交流工具兩大重要責任。既然英語是一門語言科目,那么,掌握語言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朗讀。圍繞英語朗讀,結合本土特色進行探索,旨在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朗讀技能,提高英語朗讀水平,從而運用語言與人交流,最終實現(xiàn)自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技巧;現(xiàn)狀
小學英語教學中,朗讀教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朗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是學好語言的基礎,沒有好的朗讀能力,語言就無從談起。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很多老師只知識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然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只要能說出來就可以,便是,忽視了朗讀的重要作用。朗讀更能讓學生學會口語表達,形成一定的英語語感。
一、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
為了研究小學英語教學的朗讀情況,筆者特意聽了很多老師的朗讀課。在觀摩中發(fā)現(xiàn)朗讀教學不容樂觀。比如,有的老師先通過實物或者道具來導人新詞匯或新句型,再進行朗讀教學。但是,我發(fā)現(xiàn)展示的圖片有問題,有的老師的圖片上的英語單詞太小,學生在下面根本看不清楚,甚至有的圖片上竟然沒有單詞。課堂氣氛也很好,有角色分工,有表演,有游戲,但是,老師很少要求學生朗讀單詞或?qū)υ?。這樣的朗讀課堂看起來與別的非朗讀課堂沒有什么區(qū)別,主要是沒有突出朗讀。老師把認詞與讀音的教學完全割裂開來,沒有做到音、形、義的結合,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復習也是不利的。另外,有的老師讓學生朗讀時,對學生的一些很明顯的錯誤沒有指出來,只是讓學生大聲讀出來就認為是完成教學任務了,殊不知,朗讀的要求是很高的,很多同學做不到。比如,在集體朗讀時不齊,有的拖音嚴重,也因為是集體朗讀的原因,讀起來沒有節(jié)奏感,更沒有什么豐富的感情。齊讀時,學生那種漫不經(jīng)心態(tài)度很明顯,也有的同學在齊讀時并沒有發(fā)出聲音。當然,還有一些關于課堂之外的朗讀作業(yè)我們看不到,學生回家作業(yè)時也不充分。比如,有的學生回家根本沒有跟錄音朗讀。要知道,小學階段一般一周只有三節(jié)英語課,只在課堂上的時間完成朗讀學習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課下練習。
二、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意義
從朗讀的定義可以看出,朗讀就是運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diào)等技能把所給的文本中的思想用語言的形式有感情的表達出來,就是是用清晰而宏亮的語言把詞匯、句子、段落、文章等念出來。朗讀的功能如下:朗讀有利于提高記憶。朗讀要看課文,是一種視覺上的鍛煉,而且朗讀的聲音大,還可以調(diào)動人的聽覺,在朗讀過程中,是把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很好的結合起來,有助于提高記憶力。朗讀有利于培養(yǎng)語感。語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過長期的訓練才可以達成,而語感的形成與提高是與朗讀課文是分不開的。沒有朗讀就沒有語感,經(jīng)常進行朗讀練習,可以把英語詞形、聲符和語義內(nèi)涵等建立一定緊密的聯(lián)系,這些都是影響語言系統(tǒng)關鍵因素,是英語語感形成的基礎。朗讀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朗讀多了就會接觸更多的詞匯和句子,這也是一種積累,而寫作的素材就是在平時的朗讀積累而來,在朗讀中需要不斷的思考,從而鍛煉思維能力,語言感知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想象力也在提高,特別是跟讀下的朗讀提高各方面的素質(zhì),對英語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小學英語朗讀學習的途徑
首先要樹立學生講好英語的信心,為朗讀作準備。雖說小學里面沒有考口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讀音準確、規(guī)范就會為朗讀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抓好讀音這一關。
教師以自身優(yōu)美、純正的語音、語調(diào)感染、熏陶學生,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引起學生的朗讀欲望。示范時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口形,然后模仿練習,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教師自己范讀、領讀,給學生樹立一個愛朗讀的好榜樣。學生覺得老師讀得好,進而就會模仿其語音、語調(diào)等。除此之外,平時還應讓學生多跟著錄音機后面讀,錄音磁帶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錄制而成的,語音語調(diào)相對比較規(guī)范、純正,對于初學英語者,應盡可能多地多聽、多模仿,增強感性認識,感受不同角色的語調(diào)、語氣、音質(zhì)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語言的“入門關”。但是學生年齡小,聽錄音對他們來說比較枯燥,因此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培養(yǎng)他們善于聽錄音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請家長與孩子開展“比一比”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聽錄音的興趣。
其實每天的早讀課時間很重要,教師應利用這一點指導學生朗讀。英語讀書就是要做到兩大:一個是嘴巴要張大,第二個是聲音要大。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和節(jié)奏感、還有利于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和記憶的加強。除了要求學生放聲朗讀之外,教師也和同學們一起朗讀,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們朗讀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為呢?有時候除了老師教學生,也可以讓學生來教老師,學生覺得很有趣,能更加刺激他們朗讀的欲望。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有計劃、有目標地指導學生讀出英語的獨特韻味,讀出英語的高尚情趣,讀出英語的國際化魅力,從而使讀之有值,讀之有得。使朗讀成為一種習慣,讓學好、用好英語成為大部分學生的可能;使朗讀成為一種途徑,為學生打開自學的大門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田蕊.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青年文學家,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