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萍
摘要:情感作為學生的情緒之一,其對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著重要的幫助。尤其是對于思維能力和個人認識水平尚未發(fā)育完全的小學生來說,情感教育更能夠幫助他們樹立良好英語學習觀念的關鍵,因此開展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情感教育;重要性;實施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學生智能發(fā)展的過程。小學英語教學中只有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才能為學生終身的英語學習和發(fā)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對小學英語進行情感教學的重要性
1、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缺失。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態(tài),而對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和心理素質關注較少。小學生心智發(fā)育不成熟,不知道如何表達或者害怕被責罵而不敢表達,同時,教師由于事物繁忙,忽視了這類學生的情感問題,他們并不能從老師身上得到關愛,學生會變得越來越自閉,甚至叛逆,對老師的好感下降,出現(xiàn)情緒低沉、沮喪、憂郁等,長此以往可能造成語言呆板、思維遲鈍,影響以后的學習,師生關系僵化,出現(xiàn)危機。
2、提高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情感則是使教育發(fā)揮更大作用的重要工具,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就是小學生通過自己的情感去體會教材當中人物情感的過程,教師只有在講解的過程中不斷發(fā)掘出人物、句子當中所包含的真正情感,才能夠讓學生產生更大的共鳴,使學生自己愿意繼續(xù)學習,并深入了解教材內容,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一些硬知識,這就是學習興趣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關注他們情感世界的首要影響。
3、有助于形成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小學上課學習階段,教師與小學生相處的時間要遠遠超過父母,因此,教師與學生的情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精神、提高師生的默契程度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相反,矛盾重重的師生關系則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使教師失去應有的權威性,學生不聽教師指導,教師控制不住學生,兩者之間沒有默契可言,學生之間也不會形成真正的團結精神,這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提高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加強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要求教師抽出足夠的精力和時間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和鼓勵,才能讓小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愿意更加主動地學習英語。
4、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力。在小學英語教學時不能僅僅關注他們的詞匯積累和句子運用,還要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國外文化知識的分析和介紹,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理解教材所學內容,才能夠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力,加深印象。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情感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人物所表達的基本思想,同時通過小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的反饋,了解他們的理解程度和興趣點,教師可以將這個興趣點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國外文化習俗不斷地延伸下去,這樣不僅能夠關注到學生的情感世界,還能增強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力,有利于將來的學習。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建立和諧的師生情感關系。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就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在素質教育大的背景下,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和引導者。所以,教師要不斷的轉變自己的角色,做學生真正的朋友,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教師應及時的做出評價,并參與其中,感受學生的思想,這樣也便于更好的開展下次教學活動。另外,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教師要走進學生,聽取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并及時的做出調整,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需要教師用情感和愛去澆筑的,它可以消除學生在教學中產生的對立情緒和不良的心理,使學生可以真正的打開心扉,去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教師真正的從內心身處去關心、愛護學生,公平、客觀的對待每一名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建立和諧的師生情感關系。
2、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由于每個學生之間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他們自身智力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的制約下,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狀態(tài)也是不同的,尤其是英語這種非母語語言學科而言,學生因情感因素而引起的學習興趣恰恰是制約英語教學的關鍵。在這種教學背景下,教師經常會將學分為“好學生”和“壞學生”,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其不僅會加大英語教學的難度,更會對學生的情感上予以重創(chuàng),從而使英語教學遇到困境。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將他們每一個人視為不同材質的“白紙”,而教師作為一位“藝術家”則需要在不同材質的“白紙”上,勾勒出一樣優(yōu)美的“畫雋”,所以注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是教師的基本素質。除此之外,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而并非學習的“奴隸”,從而在情感上接納英語學科,為英語學科的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3、將情感為教學突破口。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情感融入到教學方式中,語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工具,同時語言與情感色彩是緊密相聯(lián)的。在教學中如果教師的語言沒有感情、缺乏親切感,會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接受效果,相反,如果在教學中多運用Well done、Excellent、good 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會直接對學生的思維和語言發(fā)展產生影響,這樣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開展教學前,要對所教授的內容進行情感化處理,并借助實物開展教學活動,因為有些教學內容通過實物來演示,所展現(xiàn)出的教學效果更加的直觀,更利于學生在學習情感上的接受。
4、開展課外活動。教師應利用小學生喜歡自我表現(xiàn)的心理特征,給學生更多地實踐和表現(xiàn)的機會。例如:課后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發(fā)揮的空間,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并根據學生的情感特征安排活動內容。如英語習作比賽、課本劇的改編表演、演講朗誦及英文歌曲比賽、講英語故事、猜謎語比賽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各展才華,個施所長。此類活動的開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們有所感悟和思考,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也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了英語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激發(fā)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情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作用的橋梁和潤滑劑,情感是打動心靈的秘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敖藤F情深”,有感情就會增加教學的魅力,學生往往因為愛你而愛上了英語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 張曼麗.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情感教學的理解與實踐[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5).
[2] 許德貴.如何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探討[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3] 吳劍英.小學英語主動參與式課堂有效學與教的看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