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聾校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困難,如何提高聾校學生的語文教學是當前聾校語文教學的重點,本文對聾校語文教學和生活分離的因素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聾校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高效措施,主要是對教材資料進行一定發(fā)掘,結合生活實際,建設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這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其教學效益與語文水平。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聾生
Abstract: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Chinese in Deaf school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schools for the deaf students is the focu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chools for the dea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life separation in deaf schools,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combine it with the reality of life to construct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language level.
Key words: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life
在現(xiàn)階段全面實行素質教育工作、教育變革的大環(huán)境之下,聾校語文教學還是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生活沒有多少關聯(lián)。大部分老師比較重視教材理論的教授與智力的開發(fā)工作,還有相關技能的訓練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們教學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得他們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其學習潛能不能夠更好的體現(xiàn)出現(xiàn),使得課堂沒有活力。因此,需要培育學生處理問題的水平,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一、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脫節(jié)的原因
第一個因素,主要是受到老師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干擾。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是有著以教授作為重點的問題。這些老師通常是根據(jù)以往的教學方式展開理論教授工作,較少能夠感受他們的實際生活,更沒有將生活實際和教學進行關聯(lián),更加忽略了理論知識與生活水平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使得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是完全脫離的。第二個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學生自己條件的約束。他們的聽覺有所缺憾,導致是思維能力與處理問題的能力是比較遲緩的。這些聾生學習和健全學生相對比,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通常會出現(xiàn)斷章取義的時候,對于問題進行認知時,太過片面化。在學習過程中有著一定的障礙,會約束教學生活化的順暢實行。
二、營造聾校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挖掘與處理好教材內容
雖然聾校的語文材料當中有大量有關生活實際的學習內容,不過和他們的實際生活進行對比,這些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是比較乏味的,特別是對于教材中比較抽象的詞語含義或者是句子含義,他們通常不能夠準確的了解。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于原來的教材內容展開一定的處理,針對和他們實際生活有著密切關聯(lián)的內容,要在最大限度上使聾生更好的學習和聯(lián)系,通過此種方式,能夠減少他們的學習壓力,有助于打造知識理解和實際應用間的橋梁。
2、運用生活,讓生活孕育教學
需要密切重視他們家庭生活。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家庭是他們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場所,其父母就是他們最為主要的啟蒙老師。他們絕大多數(shù)的知識均從家庭生活中學會的。所以,老師能夠根據(jù)每個學生家庭的特征,制定出教學生活化的相關方案。比如:筆者所處的班級里面,一些同學家里是養(yǎng)羊的,筆者就讓這些同學對于自身家庭所養(yǎng)的羊,寫出相關文章,如此不只是能夠呈現(xiàn)出各個學生的特點,還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帶動其學習興趣。
需要和實際生活進行密切融合。因為這些學生有著一定的特殊性,聾生很少和社會進行接觸,不過對他們而言,最后還是要踏入社會。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和實際生活進行一定關聯(lián),是實行生活化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比如在對于《美麗的畫》進行一定學習之后,讓他們借助回家的時間,體會自身所處的地方,利用自身體驗,能夠更好的體現(xiàn)出他們的視覺優(yōu)勢,進而引導他們用自己的畫筆畫出家長之前的面貌和如今的面貌,并且使這些學生進行一定比較,對于發(fā)生的改變進行剖析,能夠提升他們的生活觀察水平。
需要和實際生活進行一定關聯(lián)。筆者所處的學校實行的是寄宿制,有些學生一個月職能回家一次。因為在學校里待的時間是比較長,自然而言學校變成了他們的重要學習區(qū)域與生活區(qū)域。例如所開展的文藝匯演、宿舍比賽、運動會等。學校當中的每個實例均能夠變成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素材,老師需要鼓舞他們融合自身的認知和體會,運用口語方式進行更好的變成,能夠提升他們的實際表達水平,還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了教學的主要作用。
3、創(chuàng)設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情境
這些學生的思維能力比較遲緩,不過其形象思維的發(fā)展是比較迅速的,對于不同直觀事物的認知能力比較強。老師能夠把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就需要按照教材內容與思維特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比較直觀的手語方式、實物演示方式、游戲方式、多媒體方式等,交流語文教學和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打造語文課程的生活情境,將教材中所描述的更好的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能夠使得學習難度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在聽覺層面的缺憾,使他們能夠體會到身臨其境,激發(fā)聾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的學習興趣,能夠更好的體會生活,學習理論知識。比如在教授《秋天》的時候,筆者采用多媒體方式,將所有的圖片結合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他們所看見的不只是乏味的板書,而是有趣的畫面,能夠讓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帶動學習興趣。
三、結語
總而言之,聾生語文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存在著緊密關聯(lián),生活化教學完美呈現(xiàn)了教學的原理知識與方式,利用教材資料當中的相關問題和他們的生活進行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他們的語文表達水平與生活水平能夠共同進步,能夠引導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踏入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 嚴水琴.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引導聾生健康成長[J]. 中國培訓, 2016(7).
[2] 張謝麗. 淺談高中聾生語文教學中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16(1).
【作者簡介】
張爾麗(1980—),女,山東人,本科學歷,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一級教師、班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