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課堂中,教師秉持“共生”理念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體悟意境、升華思維和積極參與互動。
一、放飛想象,體悟意境
高中學生通過小學和初中的鋪墊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詩詞分析能力。因此,在高中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學生自由體會為主,解開學生的思維枷鎖,達到詩詞體悟中的“共生”。
高中語文課涉及的知識比較廣,對學生掌握的要求比較高。高中語文教學已經(jīng)褪去了初中教學的引導和啟發(fā),逐漸轉變?yōu)閷W生為主、自學優(yōu)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來理解和分析課文,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中的《短歌行》,這首詩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深刻體會詩人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yè)的心情,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為了讓學生解開思想束縛,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將這篇詩詞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且以演講的形式,將自己的想法講出來。對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很感興趣,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華,進行自由發(fā)揮。在演講時,將這首詩改寫成“曹操——勵志篇”“曹操——教育篇”,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曹操——憂愁篇”表達賢才太少、求賢若渴、大志難成的感慨。學生通過自由發(fā)揮,使得自身對這首詩的理解更加深刻。
對于詩詞意境的體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對于高中而言,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都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在體會中感悟詩詞中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自主體悟的意識,逐漸將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語言表達中,提升詩詞鑒賞素養(yǎng)。
二、單元整合,升華思維
高中語文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動態(tài)架構,教師要掌握學科的整體特點,對于學生學過的知識及時進行整理和歸納,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的詩詞有系統(tǒng)性的清晰記憶。在教學中,教師應經(jīng)常組織學生在詩詞單元學習過后,對所學內容進行單元性整合。
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課文都是詩詞,包括《詩經(jīng)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詩三首》,每篇的主題各有不同,對于學生而言,如何能夠將其區(qū)分并且深刻理解是個比較難的挑戰(zhàn)。對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在教學中采取單元整合的方式,針對整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對比和介紹:“同學們,請大家認真思考,說一說,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你認為哪兩篇詩詞比較相似?談談你的感想?!辈⑶易寣W生進行自主發(fā)揮和比較:“《短歌行》和《歸園田居》(其一)兩首詩詞,一個要建功立業(yè),一個要歸隱田園,這兩種思想你更趨向于哪個?”通過此類的問題,使學生找出每首詩詞的不同主題,在品味和比較中,體會每首詩詞的不同意境,達到思想上的“共生”。同時,我還進行適時地指導和點撥,使學生能夠盡快地掌握所學內容,體會到詩詞帶來的豐富內涵,升華自身的思維。
詩詞學習需要思維上的活躍,尤其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詩詞,在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背景、作者經(jīng)歷等資料,通過對單元內容進行整合,使學生能夠辨析詩詞的內涵,真正理解其內容,從而升華自身的詩詞鑒賞素養(yǎng)。
三、多元互動,深層交流
在語文課堂上,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促進師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探討,探討過程即是學習和“共生”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詩詞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并且融入其中,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想互動,最終統(tǒng)一答案,達到思想上的“共生”。
還以《短歌行》為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去日苦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些詩句都寓意豐富。在教學中,我會將這些詩句提煉出來和學生進行交流:“同學們,大家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含義?可以相互討論一下,作者究竟要表達怎樣的情感?”“我認為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努力建功立業(yè)?!薄皬谋砻嫔峡?,曹操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憂愁時間飛逝,來不及有所作為,其實他是在提醒別人?!睂W生熱烈討論起來,有時我也融入其中。在討論中,教師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及他們對詩詞的掌握情況。同時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及時糾正對方的不足之處,最終達到共同進步。
通過有效的交流探討,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更詳細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掌握程度以及思想動態(tài)。對于學生而言,通過與教師的交流探討和教師的點撥,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總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幫助和啟發(fā)學生,對課堂時間進行合理的使用,留出充足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引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以達到“共生”的教學目的,使學生達到新時代下的學習能力標準,全面提升古詩詞素養(yǎng)。
作者單位:遼寧省葫蘆島市第二高級中學(1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