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俊 王增池 孔德平
摘要:近年來,五年制高職教學遇到諸多困惑,教師難教、學生難學,問題突出。由于學生的基礎很差,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現(xiàn)狀,實施五年制高職的有效教學,使他們能順利完成五年制高職的學習。作者通過對滄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專業(yè)五年專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食品專業(yè) 五年專學生 教學建議
五年制大專的生源是初中起點的學生,是中等職業(yè)教育與高等職業(yè)教育高度融合的一種教育形式,學制五年,學歷是國家承認的專科層次的高職。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決定了其教育教學工作不同于三年制高職的學生,也不同于中專的學生。五年制高職的學生在基礎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方面都偏低,反映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便成了“教學重心難明確、教學過程難掌控、教學評價難實施、管理工作難度大”的“四大難”問題。那么,在職業(yè)學校的五年制高職課堂里,如何結合職業(yè)特色和學生實際,促進教與學的轉型,打造高效課堂呢?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做了一些摸索與嘗試。
1.夯實初中基礎知識
對于大部分五年制高職的學生而言,其初中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一點不會。為了進一步聽懂更加深奧的專業(yè)知識,應為學生復習回顧以前相關的初中知識,如數(shù)學、化學知識。必要時有些內容可以重新再講一遍,不要怕麻煩、圖省事,一些內容不要一帶而過。如果初中基礎沒學好,剛開始的知識學不懂,那么這樣惡性循環(huán)下去,后果可想而知。這樣的課堂不僅教者生厭,而且給學生留下了學時無趣、學后無用的印象,不僅減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無法將基礎知識運用到專業(yè)課上。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五年制學生都是初中畢業(yè)沒有考上高中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較差,主要原因就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由于自身、學校和家長等原因,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教師在對一年級新生上課時,一開始就要以“嚴”字開頭,規(guī)定上課不能玩手機、睡覺、說話、上廁所等。在詳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認真細致地講解新知識,注重提問和學生板演,并及時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板演和作業(yè)的格式、計算過程進行強調,從一開始就嚴格要求。要求學生做到課前預習、課中聽講、課后復習、不懂及時請教、獨立完成作業(yè)和練習,每節(jié)課不能滿堂灌,都要留出十幾分鐘讓學生自主練習,下課之前留出幾分鐘讓學生寫出本節(jié)的小結。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課后如何看書、如何復習,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和良好的學習方法。
3.巧妙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五年制高職課堂上,要想一開始就牢牢扣住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導人新課尤其重要。如講食品中細菌總數(shù)測定時,教師可以先介紹微生物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的原理、現(xiàn)象及危害,然后把課前準備好的3瓶水放到講臺上,創(chuàng)設“哪一瓶水可以飲用”和“判斷瓶裝水是純凈水、自來水還是河水”的情境,為明確哪瓶水可以飲用,判斷瓶中究竟裝的是什么水,學生就必須檢測水中細菌總數(shù),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做實驗的熱情。實踐證明,巧妙的導入所起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在整個教學課堂中,它起著第一次信息反饋的作用,起著從舊知到新知的誘導作用,起著誘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的作用。
4.改進教學方法
如在講授關于我國食品安全現(xiàn)狀的內容時,通過播放典型食品安全事件“蘇丹紅”、“阜陽假奶粉”和“聚氰胺”等相關視頻,在學生了解整個安全事件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從深層次上挖掘出現(xiàn)安全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有效避免此類安全事件的再次發(fā)生,以及安全事件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角色互換方法進行學習,也就是說,對于相對較簡單的內容,讓學生提前預習,在下一次上課時由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并對其中的內容加以理解、消化,對這一部分的內容記憶更加深刻。
5.注重實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如我校每年過中秋節(jié)給學生和老師們發(fā)幾塊月餅,都是學生親手制作的作品,非常有創(chuàng)意。舉辦食品節(jié)活動,學校提供實踐活動場所,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自行設計產(chǎn)品,自己檢測產(chǎn)品質量,做出的產(chǎn)品在校內只收成本供全校師生品嘗。另外,學校提供門市,讓學生出售自己親手制作的產(chǎn)品,學生從中獲得樂趣。這些活動不僅使參與實踐活動的學生得到了鍛煉,而且學生的學習動力被激發(fā)出來,各種感覺器官活躍起來,容易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火花。
6.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可以真實地再現(xiàn)和模擬事物情景,以其特有的生動形象的聲、光、色、動畫等表現(xiàn)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傳統(tǒng)教學中,一些專業(yè)課的理論與實驗分開授課,理論課教學抽象,看不到實物,學生只能憑想象去理解和死記硬背,而實驗課的演示又不夠全面及細致,有的學生看不清楚甚至看不到教師的演示操作,學習效果不甚理想。為此,我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用多媒體將文本、圖形、圖像、動畫演示、聲音、視頻等融為一體,從而使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使實驗操作演示更加細致、直觀、規(guī)范。同時針對學生觀察到的問題、輔以討論、交流等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7.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
如果老師在授課時將抽象的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相結合,學生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些技術問題,知識的實用性也潛移默化進入學生的思想,學生的重視度會大大提高。如在食品工程原理課程中講到雷諾實驗時,我會問同學在宿舍用水時,若一下把水龍頭開得很大,則會怎么樣?若住的樓層比較高,則水壓小時又會怎么樣?為什么我們出去旅游的時候,看到的既有“飛流直下三千尺”氣勢磅礴的瀑布,又有水波不興的涓涓細流。這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大家展開了熱烈討論,意識到日常生活中,水的流動是有差別的,此時再引入雷諾實驗論證及得出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流動形態(tài),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8.改進考核方法
學習絕對不是為了考試,考試也絕對不是為了把學生“考倒”。相反,考試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體系和重點,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和學習的熱情。如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是平時講理論、做實驗,期末一張試卷對學生進行定論。這種考核方式的結果造成學生平時不上課,課下抄作業(yè),期末搞突擊,學習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我們對考核進行改革,期末筆試占40%,操作占10%,平時占50%,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xiàn)、動手能力、作業(yè)情況、平時測驗等。老師應獎罰分明,有一套加分扣分制度,然后按百分比折合到最后的總成績當中。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積極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9.多鼓勵,慎批評
五年專學生大多在呵斥、譏諷中長大,表揚、激勵對他們彌足珍貴。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維護學生的尊嚴。當學生有進步時,我們應當不失時機地對他們說:“非常好,棒極了?!迸u時要講究方法和方式,一定不要挖苦、譏諷、惡言惡語,這樣會讓學生反感,厭惡上你的課。讓學生從心里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斷鼓勵,給學生以信心和勇氣。這樣學生會逐步喜歡聽你的課,對你產(chǎn)生信任。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課堂上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
在進行五年制高職教學時,要從實際出發(fā),對學生要求不要過高,堅持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得到適合自身特點的發(fā)展,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各有所獲、各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