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明
摘要:高中階段的數學難度較初中階段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就使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數學學困生.本文主要分析了形成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
在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均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從總體上看,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中學困生就是一個突出問題.近年,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數量在學生總數中所占比重持續(xù)上升,他們逐漸喪失了對數學學科的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
一、形成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原因
1.基本功不扎實.初中階段的數學基礎不扎實,數學計算能力較弱,而且容易出錯.不僅如此,他們很難透徹地學會較為簡單、快速的計算技巧.甚至還有一些學生都無法真正掌握課本中涉及的基礎知識,使他們在解答數學題時出現諸多的低級錯誤.逐漸加快的數學學習節(jié)奏,使這部分學生越來越跟不上教學進度,更無法形成自身特有的思維模式,最終因為基礎差成為高中數學學困生.
2.未掌握合理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自學能力,學生也沒有自學意識,所以沒有形成預習與復習的學習習慣.正因如此,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強,犯低級錯誤后不懂得進行總結與反思,而過于注重最終的答案,忽略了解題過程中的細小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方法不到位,學生始終未能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
3.教材、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的差異.將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進行對比,有些高一新生持有這樣一個觀點: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點明顯增多,難度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而且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加以一些學生在升入高中后依然采用初中時期的學習方法,使這部分學生出現了對高中數學的不適應情況.此外,還有教師未對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異同點進行深入的分析,也沒有意識到學生在升入高中后應轉變思維與學習方式,最終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4.學生自身生理與心理因素.學生自身的生理與心理因素同樣是其成為數學學困生的重要因素.高中階段的學生大都處在16、17歲的年紀,這一年齡段學生的心理正在由具體變?yōu)槌橄?而一些學生未意識到這一變化的到來,也未達到高中數學學科學習目標,最后變成學困生.
二、提高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效率的策略
1.重視學困生,和學困生建立良好關系.數學學困生的成績通常都在班級的后半部分,與其他學生比起來,他們的自尊心更加敏感,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正因為如此,他們更加需要獲得教師的關心.實踐證明,很多學困生都是因為得不到教師的幫助與良好溝通,才最終對數學喪失興趣的.對此,教師必須要給這部分學生足夠的尊重,不吝嗇于鼓勵與夸獎,優(yōu)化師生關系,掌握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從而為他們進行相應的解惑.
2.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情況下,學困生的反應速度都比較慢.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用通俗、易于理解的語言講解知識.同時,還要盡可能事先準備好與學困生生活、學習實際有關的問題,并將其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激發(fā)學困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3.幫助學困生掌握合理的學習與思維方法.從總體上看,當前高中生對數學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這是因為每道數學試題往往有多種求解方法,而每找到一種求解方法,學生的成就感就會有所增強.但是對于一些學困生而言,盡管他們在課下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數學學習,卻成效甚微.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未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也不知應該從哪里著手,在解答問題時找不到思路.對此,教師要幫助學困生根據自身實際尋找科學合理的學習與思維方法,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4.明確目標,找準學習榜樣.與其他學生相比,學困生的競爭意識非常淺薄,而且從主觀意識上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缺少自信,甚至都不敢想象在數學學習中有較大突破.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注意建立學困生的信心,在班級中找一個合適的學生作為學困生的榜樣,從而使學困生可以在不斷超越榜樣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提高數學學習效果,挖掘其內在潛力.
總之,提高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效率是教師要面臨的一個難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研究形成學困生的原因,走進學困生中,改變他們的學習觀念與方法,從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