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一、文化立校理念的生成背景
在全社會已經(jīng)開始提高學校教育認知水平的當今形勢下,如何提升校園文化品質,理應進入所有中小學辦學工作的常規(guī)議事日程,給予重視。
中小學校辦學水平的評估,可以細分成多項指標進行考量,而“學校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指標。但從學校教育所具有的自身功能、社會職能和接受主流社會教育審美心理審視的宏觀角度看,學校文化內(nèi)涵建設的態(tài)度及其外在的教育形象,卻在學校辦學水平顯示上,又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為,學校幾乎所有的教育管理設計、運作,付諸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所有行為表現(xiàn),能夠讓人獲得的最初、最直接的感受,都無不聯(lián)系著學校的校園文化、教育文化的精神品質,從中感受到學校在這方面深層次的秉持和追求,其品位之高下、目光之長短,思想之深淺,是學校辦學水平的當前層次和今后發(fā)展趨勢的決定性因素。
二、重視文化立校的現(xiàn)實需要
從專職教育督導的政府部門所組織的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活動來看,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知還有待提高,比如比較成熟的評估方案及其評估標準,一般對學校文化建設的評估是二分法,即有形和無形,或顯性和隱形的表現(xiàn)。其實,是可以從校園文化精神風貌、文化生活開展和文化環(huán)境建設這三個方面,把它作一合理的科學的界定。也可以從有形環(huán)境、無形環(huán)境和影響力這樣三方面分解評估指標。影響力在這里有具體的內(nèi)涵,指向其吸引力、教育性和藝術性。
從學校辦學水平的角度看學校文化內(nèi)涵建設的現(xiàn)狀,其有待加強學習,加以改變、改進和提高的突出問題:一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達的城市學校向經(jīng)濟社會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叭〗?jīng)”,如在校園環(huán)境里過度堆砌了文字、圖畫、色彩和小品制作,看似加強了文化教育氛圍的營造,其實不然,它們或“土氣”,或雜亂無章,文化審美層次很低;二是以豪華制作見長,大到學校雕塑,小到???、宣傳板報、臨時宣傳欄等,極少見到有師生親筆書寫的文字、親自動手制作的小品,它們看上去很美,但都是從專業(yè)公司購買的商業(yè)化服務,與師生的雖可能稚拙,但畢竟真實的文化參與風馬牛不相及;三是課余活動在很多學校被組織成另一種課堂形式,全部被“統(tǒng)”起來,都以“動”為主,而引導和鼓勵學生在閱覽室里靜靜地閱讀報刊或在教室里自由閱讀課外書籍的場景極少見到,雖然可能學校閱覽室場地較小,圖書室可供學生借閱的圖書一時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但學校是否重視學生廣泛閱讀和學會安靜讀書的學習品質培養(yǎng),這在學校文化評估中必須加以關注,它比起所謂“活動套餐”“課程超市”“圖書漂流”等“熱鬧”的學校文化教育場景來,其教育意義和教育文化精神品質,同樣值得肯定。
在上述兩大景觀背景之下,研究“學校文化建設”的評估和指導,可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學校文化內(nèi)涵建設的教育性
學校教育文化當然必須姓“教”,當然,它還有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元素。但就是從其具有教育性,首先是具有德育性的基本屬性來說,我們的學校教育文化建設還存在許多需要反思和改進的方面。
目前,這方面的校園文化活動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重數(shù)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nèi)容,重娛樂輕品位。具體說來,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藝術節(jié)等,其教育意義及主題詞、宣傳口號等設計,一般極少加以認真研究和策劃,以為這不就是“例牌”么,大家玩玩的么?于是由此帶來的活動形式就難免有點單調,若干年一個樣。這一來,還有教育的吸引力可言么?說實在的,教育力是有了,但吸引力式微了。
再比如某些節(jié)日,年級或班級自行組織的文化(娛)慶祝活動,學校對此組織不力,引導不力,似有放任自流之嫌。于是有些缺乏正面教育性的通俗文化、市井文化、淺層次的粗俗文化等,摻雜其中就在所難免,它們與青少年學生應當接受的主流文化、經(jīng)典文化、先進文化是明顯不相切合的。
學校文化的教育性原則落實在有形環(huán)境,亦即物化環(huán)境建設中,則主要表現(xiàn)為校園的美化、凈化、綠化水平上,其營造的校園文化氛圍首先要讓人能夠感受到這所學校的辦學層級,是初中還是小學,一目了然。教育“以人為本”,其文化氛圍的接受對象一旦錯位,其隱形的教育熏陶就落了空。如有些小學在建筑立面上鐫刻比較深奧的名人名言,學生讀不懂,也難記??;或者面向公眾的文化宣傳字體均為印刷體、黑體,而無一處是童體字的設計,也無表現(xiàn)童心童趣的童言童語,均為成人化語言,這樣的校園文化就無親切感、親和力。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學生還是少年,其文化氛圍的營造必須貼近學生這個年齡的審美心理特點,學校文化宣傳的文字,以及所有內(nèi)容和形式的設計,不可以在文化風格和語言色彩上偏離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審美能力。